走向主体间性:我国媒体发展的趋势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的理论,从语言学角度研究队媒体发展趋势的研究甚多,但从哲学、文学的角度研究的相关著述并不多,本选题的着力点在于从哲学的高度,用主体间性概念和思维方式,解决我国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是顺应时代发展之需,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经历了传播技术革命、市场化革命、全球化进程的洗礼之后,我国的媒体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那种单向式传播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时代要求,互联网的出现,为交互式的传播方式打开了新的篇章——它为这个时代的发展提出新的议题:媒体该以信息接受者为中心还是以信息传播者为中心?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主体间性的概念中,何谓主体间性?它是一种以承认主体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进行交互对话的重要意义的思想。那么,它是如何与我国的媒体发生联系,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关联?我们在以承认主体间性间存在交互交往为前提的拉斯韦尔模式中找到了交叉点。我们用主体间性理论分析我国媒介传播存在的问题,重点强调主体间性思维何以成为我国媒体发展的新维度,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主体间性思维”对我国媒体发展的特殊意义。   主体间性思维的引入使“谁才是大众传播领域中信息传播主体”的问题迎刃而解。过去,在传播领域,我们一直在“谁听谁”的问题上纠缠不清,这使我们的发展常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正因长期受着“受众应当听从传播者”这种主流思想的影响,我们默许了这种单向传播,也习惯性地把传播者视为向受众“送福音”、“下命令”的行为主体,而把广大的传播受众默认为消极受动的“工具”。   媒体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是现实人的重要活动场所,人们在这里都应该享有自己充分的生活空间、思维空间和解释空间,并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这里不应当存在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人当作“工具”的关系,而是平等对话、彼此交流的关系。要实现这个跨越我们有必要引进“主体间性”的思维范式和行为方式。   “主体间性”这个古老的哲学概念经过历史的淘涤后,它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延伸,并因此而获得生机。它将为我们的媒体的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和检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主体间性”思维进入我们的传播领域,不仅能够为我国的媒体注入全方位的主体活力,而且将引领我们远离主体分裂的困境,为全面促进我国“人的发展”问题提供无限的希望与生机。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虽然人类的起源只是近百万年的事,然而人类的出现却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适应并改造着自然,逐渐成为
1 措施与成效rn根据《浙江省农作物种子市场信息调查统计工作规范》要求,各地必须及时、准确、科学地反映农作物种子市场信息.但种业体制从2007年改革后,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君臣关系历来是儒家学说探讨的重点,因为君臣是专制社会的统治阶级,他们既相互依赖,又彼此对立,这种矛盾统一的关系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胡安国是两
本文从多个角度阐释了老子的本体论,“道”是老子整个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在《道德经》中,“道”既是最高的哲学范畴,又是老子所理解的世界本原;同时老子又拥有许多有特
在20世纪初是实证主义科学观大行其道的时候,此派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拒斥形而上学”,认为形而上学是没有意义的命题,应予以抛弃。同样认为伦理和价值的问题也不是真问题,他们或是
李二曲,自学成才,乃明清之际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从地域上看,二曲属于关中学者,但其思想和早期关学学旨截然不同,只是保持了浓郁的关学学风而已,因而不能将其学说简单地等
今年是区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的一年。党委换届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也把组工干部推上“风口浪尖”。换届工作要风清气正,首先要从组织部门做起,组工干部要带头讲党性,
当今时代,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尤其是转基因产品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生物技术的恐惧感日益增强。生物技术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冲击,
程堅甫出生於十九世紀末的晚清,原名君練,號不磷室主、半叟.他青少年時受的是晚清和民初的教育,三四十年代在陳濟棠開辦的廣州燕塘軍校擔任過圖書管理員,也任過廣東省鹽業公
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国文化保存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历史舞台上曾经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辉煌过也沉寂过,如今在新中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此时,全面而客观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