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型哮喘中医四诊信息调查及CFA分析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ur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以慢性顽固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干咳,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现,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听诊两肺多不能闻及哮鸣音,往往有个人或家族过敏症。咳嗽变异型哮喘过去曾称为“过敏性支气管炎”或“隐匿性哮喘”。1972年Gluser首次报道了该病,并命名为变异性哮喘,Irwin等于1981年首次提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概念,并沿用至今。咳嗽变异型哮喘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冬春季发病为多。研究表明,慢性干咳患者中,大约有28%的患者有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干咳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中,约46%咳嗽变异型哮喘,2年后发展成典型哮喘。儿童发病率高,已发现30%以上的儿童干咳与咳嗽变异型哮喘有关。在成人中,咳嗽变异型哮喘发病年龄较典型哮喘为高,约有13%患者年龄大于50岁,中年女性较多见。咳嗽变异型哮喘作为咳嗽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因病机复杂,治疗较为棘手,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与深入研究也只是近10年。CVA的发病病因多与感染、遗传、环境以及免疫水平低下等方面有关。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全球医学界对CVA发病机制达成共识的主要有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AHR)、免疫因素、神经机制、细胞因子等几个方面。200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该指南反映了国内、外的现代医学界对CVA病因诊断的最新研究进展。治疗方面,西医一旦确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即停止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同时应注意避免过敏源的接触。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哮喘治疗原则。首选药物为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常联合用药。但长期应用副作用明显,特别是对儿童,且有短期内易复发,远期疗效不理想等缺点。中医对CVA的病因病机和证型尚无明确的标准。因而急需对CVA的中医病名诊断、病因病机和证型分布作进一步分析及深入研究,以制定该病全国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辨证论治的疗效判断标准,以指导临床,进一步发挥中医治疗该病的优势。目的:收集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征候分类。方法:随机调查10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详细记录中医四诊信息,应用Epidata软件录入中医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用EQS6.1软件建立数据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结果:行四因子及五因子分析,其中五因子分析结果与临床实际相一致。结论:按五因子分析结果排序,以标准回归系数0.4作为主次证界值,将咳嗽变异型哮喘分为风邪犯肺、寒饮伏肺、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阴亏虚5大征候。
其他文献
采用Nomura法并加以改良切除翼管神经,同时经上颌窦筛窦径路切除筛前神经治疗9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术后随访1a3个月至3a11个月,显效7例,有效2例,均无任何并发症。认为这一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网络为载体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承担了新的载体作用,一方面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巨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发生决策失误,发生会计信息使用者违背真实意愿的交易,这种严重侵害会计服务对象利益的行为,影响社会的稳定,同时给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刘义庆所编纂的《幽明录》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志怪小说集,《幽明录》内容丰富,其中的婚恋故事既浪漫又离奇,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人神恋、人人恋、人妖恋。这三种类型的
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是国家和省区土壤侵蚀定期调查和水土保持宏观决策的支持工具,也是土壤侵蚀学科的前沿领域。利用区域水土流失模型有利于认识土壤侵蚀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有利于
<正>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发展的新领域,是将“会计”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被认为是中国管理会计先驱的李天民教授先后编著了《管理会
随着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和良好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酒店营销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现有的《酒店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实效不能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是:缺乏实施《酒店市
本文通过对建筑内装修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的列举与分析,提出了防火对策,提出了一些监督管理办法,展望建筑内装修消防安全发展前景。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测定入选的8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值。结
在一些高参数工况下,传统的接触式机械密封往往会出现磨损严重、寿命较短的现象,难以承担设备长周期运行的重任。开展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特别是双向旋转式非接触机械密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