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民族学角度考察旅游与中国社会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向。其既体现出学科间的交叉互补又反映了时代发展对学术研究提出的现实挑战。从民族学的角度看,经济只是旅游的外壳,文化才是旅游的内核。旅游作为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求“异”的社会行为,它必将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国内学术界虽然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有所涉及,但要么是旅游影响的综述性论述,要么是就某一单一民族或某一单一旅游景点或景区进行调查。研究内容上多是就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方面进行论述,而对于民族社会的其他方面,如社会结构、社会发展、民族关系、民族意识、宗教文化、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影响,则几乎没有涉及。之于理论研究,国内虽有文章涉及“民族旅游”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问题,但同样还停留在引进介绍这一层面,尚未见专门文章对它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对其引发的“旅游民族”的身份重塑、民族认同意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以及性别差异与旅游影响、民族旅游地的城市化问题等也未作深入的探讨。最重要的是,对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管理与调控并未引起学术界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这与国内民族学者甚少参与旅游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研究有很大的关系。
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选择了该项研究。本研究基于这样一个观点:民族地区的旅游类型主要是民族旅游,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借助的主要是特色民族旅游资源,民族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主要由民族旅游地的居民承担,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接待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内涵——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持,而这取决于文化的主人也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人——当地社区居民对于旅游影响的知觉及其对于自身特色民族文化发展方向的选择。
本文从民族旅游着手,重点考察了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居民的关系,着重阐述了民族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和脆弱性,以及在大社会背景下民族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变迁和特色危机,在分析了民族旅游建构中的“权力博弈”,明确了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各利益主体和民族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变迁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和调控措施。全文的观点和论据建立在西北和西南8个不同民族旅游地(代表了不同的民族旅游开发模式、不同的民族旅游地发展阶段)的案例调查资料和其他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
全文分为两部分。导论部分全面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相关研究与文献简述、研究与写作的基本思路。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概念篇,对旅游、民族旅游、民族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论文牵涉到的相关概念也是目前学术界含混不清的一些基本概念予以界定。第二章是产业背景篇,全面论述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产业特征,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现有的开发模式,并阐述了旅游业发展对于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第三章是影响篇,首先对民族学视角中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了阐释。然后,从旅游对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文化的商品化问题,旅游与民族认同、地方文化再建构,少数民族妇女与民族旅游,民族旅游地的城市化问题等五个方面就旅游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论述。最后,构建了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的模型。第四章是管理篇,就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重点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就民族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是案例分析,在具体的案例研究中,阐述了笔者的一些观点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