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改性海藻酸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藻酸钠是一种无毒、生物相容性好、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但是因为海藻酸钠(NaAlg)分子是一种刚性大分子,溶解性差,牵伸性能差,离子交联键能量低,所以海藻酸纤维强度低、脆性大、不耐酸碱,其生产和应用十分有限,主要局限在医用敷料等特殊领域。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接枝共聚,在NaAlg分子上接枝具有功能性的基团硫酸根和聚乙二醇(PEG)柔性大分子,引入基团和进行聚集态结构调控,提高海藻酸纤维的染色性能及力学性能,以拓宽海藻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范围。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实现海藻酸的酯化改性。第一种方法是以NaAlg为原料,以氨基三磺酸钠为酯化剂,对NaAlg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备制得海藻酸钠硫酸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海藻酸硫酸酯的接枝率,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法,对磺化质量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酯化PH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枝聚合最佳反应条件为磺化质量比为6:3,酯化温度50℃,酯化时间5h,酯化PH为9,此时酯化度最高,最高为1.13%;海藻酸硫酸酯的热稳定性更好。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海藻酸硫酸酯纤维,采用阳离子红染料对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NaAlg分子引入硫酸根,增加了它对阳离子红的吸附效果。第二种方法是以NaAlg为原料,不同分子量的PEG为接枝大单体,以1-乙基-(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偶联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合成海藻酸聚乙二醇酯。通过单因素变量的方法,探究了单体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与聚乙二醇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24h、反应温度为60℃、对苯磺酸用量为0.324g时,接枝率最高,达到0.98%。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它们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海藻酸聚乙二醇酯在1689cm-1处出现新的酯基伸缩振动峰,说明PEG已经成功接枝到海藻酸分子链上。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海藻酸聚乙二醇酯纤维,考虑纺丝液浓度、凝固浴浓度、挤出速率、牵伸倍数等因素对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液浓度3%,凝固浴浓度5%,纺丝速度27s-1,牵伸倍数为2倍的工艺条件时,纤维力学性能最好,最大力学性能为1.59 c N/d Tex。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对纤维进行热分析,采用单纤强力仪对海藻酸酯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海藻酸聚乙二醇酯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耐热温度达到280℃,聚乙二醇分子量越低,越容易跟海藻酸上的羧基结合生成酯,从而形成网络结构或者封闭的环状化合物;SEM结果可以看出聚乙二醇的引入增加了纤维表面的光滑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结肠或直肠癌手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
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近年来一路飞快上涨。本文以中国为例,在理论上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路径,在实证上利用2003—2016年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
目的探讨乳腺癌脑膜转移的MRI表现特点及转移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MRI表现:平扫仅3例表现为条片状或结节状异
<正>导言近年来,受"新史学"思潮的影响,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领域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于"断代史"和"专题史"的研究,尤其注重对新史料的挖掘与再分析,有效地推动了中国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独立学院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应用技术型的人才迫切需要,然而对于“双师型”教师认定的量化指标研究较少。针对独立学院的现状及
DV纪录片创作边缘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创作题材、创作主题和审美三个方面。其边缘化的倾向体现了DV纪录片创作多元化的局面,有助于个体精神的自我表达;关注和关怀弱势群体,在一
【正】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基于时代嬗变的历史背景、现实风险的客观诱因,加之社会新媒介的渗透、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群
<正>病人,男,36岁。因左前胸刀刺伤1小时50分钟于2018年10月23日21点57分入急诊科。入院时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约16分钟后心跳恢复,休克状态。超声检查提示心包积液、左侧
人权保障前提下的讯问犹如戴着脚镣跳舞,舞美的前提是对非法与合法界限的把握.心理学讯问技巧与引供的区别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辨析.
本文借鉴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探讨人类伴随着媒介进化逐渐进入虚拟空间的过程(主要以口语、文字和印刷阶段、电视阶段、网络阶段为例)与媒介沉迷现象的关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