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系统地比较了有代表性的4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两种盲蝽象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包括其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和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的毒力,对绿盲蝽不同虫态的生物活性,对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后续影响,研究了对绿盲蝽的致毒过程、中毒症状、作用方式和药剂温度系数等,并进行了药剂的田间药效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和苜蓿盲蝽的若虫均有较高的毒力:供试4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中,氟啶脲对绿盲蝽2龄若虫的毒力最高,其LC50为51.63 mg/L;氟铃脲对其3龄若虫毒力最高,LC50为66.87 mg/L;杀铃脲对绿盲蝽4龄若虫毒力最高,LC50为93.04 mg/L,三种药剂毒力均高于马拉硫磷。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苜蓿盲蝽3龄若虫毒力最高的为氟铃脲,其LC50为18.09 mg/L,与对照药剂硫丹毒力相当。2、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以亚致死剂量处理绿盲蝽若虫可显著影响其生长发育:以4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LC30~40剂量处理绿盲蝽若虫后,对其存活若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明显的后续影响。氟铃脲对试虫的影响最大,处理2龄若虫,表现为若虫发育历期延长、成虫产卵量略有降低、成虫寿命降低;处理4龄若虫,羽化率降低、成虫产卵量、成虫寿命均降低。3、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处理成虫对成虫产卵量及其所产卵孵化的若虫的存活有显著的影响:将4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分别稀释1000倍处理豇豆,饲喂成虫,直接杀死成虫作用很低,但均严重影响成虫的繁殖,氟铃脲的处理平均单雌产卵分别为88.3粒,而对照为125.6粒,尽管上述处理的部分卵能孵化,但孵化若虫的死亡率为95.6%。4、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分别采用豇豆浸渍饲喂法、饲料混毒法和点滴法,测定了4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毒力,结果表明:豇豆浸渍饲喂法对试虫的毒力高于饲料混毒法,说明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的作用方式除包括胃毒作用外,还应含有其他作用;点滴法测定结果说明4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5、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为正温度系数药剂。6、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苜蓿盲蝽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5%氟铃脲乳油和5%氟啶脲乳油两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分别以1125 mL/hm2、1500 mL/hm2和2250 mL/hm2的制剂量喷雾防治苜蓿盲蝽,对其若虫都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后第5 d、7 d时防效均在90%以上,其中1500 mL/hm2和2250 mL/hm2的剂量在防治后7 d的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