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生产与消费机制中的文学选择——以王朔和海岩为例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berg4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和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资源的输入,“大众文化”研究成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但是,从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入手,对“大众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机制做出综合细致地考察的论著还是比较少见的。鉴于此,本论文以王朔与海岩的文学创作和“大众文化”实践为个案,从文学生产者文学观念的变化、出版机制的改革、影视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大众文学”的意识形态建构以及受众对“大众文化”的消费状况等方面考察了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生产与消费机制的转变对“文学”产生的根本性影响。  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考察王朔和海岩的文学观念中的矛盾与冲突,分析了80、9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转型给文学生产者带来的文学观念上的重大变化。这些矛盾的文学观念给文学生产者的创作和“大众文化”实践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从王朔与海岩文学观念的矛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精英文学”的“文学”观念对“大众文学”的渗透和影响。  第二章考察了90年代的图书出版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与王朔、海岩的小说畅销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对王朔和海岩在电视剧的“本土化”领域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影视艺术尤其是电视剧生产与海岩的文学创作之间新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对王朔与海岩文本中的意识形态生产进行了考察。其中,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王朔和海岩80年代创作中对国家与个人、“主体”与“个人”之关系的文化想象;第四章讨论了90年代以来海岩的“都市言情”小说对全球化市场化时代国家与个人关系的重新建构;第五章分析了海岩小说中对90年代以来的“日常生活”、金钱、中产阶级与底层、个人性格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建构。由此指出,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意识形态建构力量,需要我们以更为审慎的态度对此做出回应。  第六章从文化消费的角度,讨论了文学评论者在对王朔作品的“消费”过程形成的冲突。王朔的写作对“文学”和“知识分子”的既定概念形成了巨大冲击。在一些知识分子的批判中,王朔成为90年代以来世俗化商业化的“大众文化”的始作俑者。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的不同态度引发了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论争,这场知识分子广泛参与的文化论争既宣告了“大众文化”话语的正式登场,也表征了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层。
其他文献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部分,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需深化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实体经济供给质量.rn在产业层面,
期刊
分析矮秆基因Rht-8的遗传力及其对小麦株高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利用三个小麦品种晋麦47、西峰20、丰产3号分别与Rht-8的供体亲本济宁13杂交,以其F2分离群体分析Rht-8的遗
习作就是把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作为教师,应该针对性地对学生习作的疑难问题进行剖析,寻找解决的方法,从阅读、生活、活动中汲取素材,积累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1 前言随着对光纤网络大容量需求的增长,原来被忽略的物理现象——偏振模散射(PMD)出现在我们的面前.PMD是光脉冲传输一段距离后波形展宽从而影响系统性能的一种散射现象.
罗荣贤设计制作的紫砂壶,或绘或刻,为紫砂壶注入国画的神韵、书法的精髓,将书画与壶艺完美结合,在传统上创新,突显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我都是根据壶势,随手刻绘,灵感来
本文根据机械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数控转塔冲床进给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MATLAB/Simulink建立数控转塔冲床进给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固定在锡掺杂玻璃光波导元件表面,通过500℃热处理得到TiO2薄膜,且对低浓度的苯乙烯蒸气进行检测。从实验得知,该传感元件在挥发
中国古代文论影响了日本诗学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发展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暗合于中国古代文论。日本中世文学的“幽玄”理论极具日本民族审美特征。谷山茂博士认为“幽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