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汞的急性腹腔毒性作用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重金属汞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有毒性作用。目前,关于汞对机体局部毒性作用的报道较少。本文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以腹腔注射的方式染毒氯化汞,探讨了氯化汞对小鼠腹腔内免疫细胞的毒性作用。材料与方法选用昆明种和FVB/N两个不同品系的小鼠,利用寇氏法,分别对雌性和雄性,测定了一次性腹腔注射条件下的氯化汞的半数致死量。雌性FVB/N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氯化汞,剂量为5mg/kg体重。注射后第1、2、3、5、7和9d后,利用脲酶法和赖氏法,分别测定了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用ELISA方法,测定了血清中的IgE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小鼠腹腔内细胞数目、细胞的凋亡率、T和B细胞构成比。结果昆明种雌性和雄性半数致死量分别为8.68mg/kg和8.89mg/kg,FVB/N小鼠雌性和雄性半数致死量分别为8.89mg/kg和13.05mg/kg。注射后第1天,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以及第2和3d,尿素氮的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注射后第9d,氯化汞显著地增加了血清中IgE的含量。注射后第1d起,氯化汞显著地降低了腹腔内免疫细胞数目和B细胞的百分比,而增高了 T细胞的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接触氯化汞第2d起,显著地增高了腹腔内免疫细胞的凋亡率。结论(1)小鼠的腹腔注射氯化汞的半数致死量在8.68和13.05 mg/kg之间,雌性和雄性没有明显的区别。(2)一次性腹腔注射氯化汞也增高了血清中IgE的含量。(3)氯化汞对腹腔内免疫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并且改变了免疫细胞的构成比。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中血压心率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RPP)的变化,探讨RPP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研究方法:根据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
近年来,在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中,不断从家鸭中分离到H10、H1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为了更清楚的了解H10、H11亚型禽流感病毒最新的分布流行情况、来源以及致病性特点,对20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作为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PAEs)代表性化合物之一,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塑料消费品、食品包装、聚氯
本文在具有Holling型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生境复杂性效应、时滞效应和收获效应,建立了具有生境复杂性效应和收获效应的多时滞的捕食者—食饵系统.本文运用动力系统的相关知识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首先,本文对一类具有生境复杂性效应和线性收获效应的多时滞的捕食者—食饵系统进行了研究,包括解的正有界性、平衡点的稳定性以及分支周期解的性质.研究
最近,[Hou and Deng,J.Phys.A:Math.Theor.,51,155001(2018)]推导了一种向后的带有反应扩散项的Feynman-Kac方程,本文对该方程的二维情形提出了一个有限差分离散格式.数值求解该方程的关键在于如何离散时间回火分数阶物质导数和回火的分数阶Laplacian两类非局部算子.这里,我们利用了卷积求积方法来离散时间回火分数阶物质导数,得到一阶和二阶的离散格
外来物种入侵威胁全球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土壤生物在植物入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植物能够改变土壤生物群落结构,从而调控后期植物生长,即植物-土
蚊传播多种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日本脑炎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防制蚊媒可有效阻断蚊媒病的传播,化学防制是当前蚊媒防制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杀虫剂长期、大量的使
背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该疾病目前仍不可治愈。B细胞受体(BCR)信号途径的活化和微环境的因素均在CLL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涌入我们的生活中。海量的数据造成了信息过载的问题,用户容易被没有价值的信息所干扰。推荐系统通过对用户历史行为
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作为所有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辅酶,其含量与包括癌症肿瘤、帕金森综合症在内的多种疾病有直接相关性,因此对细胞内NADH含量的检测能为相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