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hematic Study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Figure--Ground Theory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诗人,常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前驱。其代表作《天真之歌》于1789年完成,除序诗外共有小诗18篇;五年后与《经验之歌》合版发表为《天真与经验之歌——人类灵魂两种相对状态的展示》。《经验之歌》收录《序诗》和其它27首小诗,而它其中有很多小诗重复《天真之歌》中的小诗标题,如《保姆之歌》、《扫烟囱的孩子》等。《天真与经验之歌》广受欢迎,学者们纷纷结合各种批评理论对此诗集进行诠释,但目前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天真与经验的两种内心状态,或是强调天真与经验这两种内心状态的对比,或是涉及宗教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分析文本。而且目前为止少有研究涉及导致从天真转变为经验的内在原因。   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诗学框架下图形-背景理论来解读《天真与经验之歌》,并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详细分析每首小诗中的图形和背景,探索诗人是如何表达自身内在的情感追求,试得出结论:从天真到经验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诗文中一系列与上帝、自然、人相关的意象作为图形以及其相对应的背景之间的反复交错和动态变化,借此论证了天真到经验的转变就是诗人认知上对上帝、自然、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转变。此外又由于认知诗学正在发展中,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全成熟,因此研究另一方面也欲尝试验证图形-背景理论的可行性,为图形-背景理论的实践应用提供案例。   丹麦心理学家EdgarRub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图形-背景理论,他的人脸/花瓶图清晰地解释了这一理论概念,即在人的认知思维中,存在两个认知域—图形和背景,其中图形是突出的部分、注意的焦点;而相对突显程度低的、静态的部分则是背景。它们二者互补,背景衬托着图形,且二者不能同时被感知,只有图形才是认知的焦点。针对如何区分图形与背景,也出现了一些标准,例如完形心理学(或称为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普雷格朗茨定律以最小最简单的特征确定图形。但总体而言,通常最突显的部分就是图形,且具有动态性、详细性、鲜明性等特点。根据图形是注意的焦点这一认知基础,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图形与背景(诗歌中的图形通常用意象表现)可以理性地感官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同时读者也能清晰理性地认识自己的关注点所在。   而关于主题研究,神、自然、人三者间的关系一直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从认知诗学的图形一背景理论来看,诗人布莱克在《天真与经验之歌》的创作中,关于神、人、自然的意象出现频率高、比较凸显,构成整部诗集的图形。通过对三者不同程度的凸显及对三者的交错处理和动态变化,诗集集中探索了三大主题:即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而以上分类不仅基于人类共通的追求,更是以本文作者对布莱克研究知识的了解及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为基础,一些己获得公认的布莱克生平事迹验证了其个人经验对诗人认知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通过图形一背景理论分析,进一步能证实正是诗人在不同时期对宗教、人类、自然的不同思考,才会产生认知上从天真到经验的转变,从而使感性的主题研究赋予了理性的思考和辩证思维。   作者在文本分析过程中,主要结合了布莱克对宗教、自然、理性的观点以及其受到影响来思考诗人当时的心境。首先宗教方面,本研究主要侧重于传统基督教和斯威登堡教派对布莱克的影响,通过分析《天真与经验之歌》中的图形与背景发现,上帝被赋予了“创造者”、“父亲”、“保护者”的角色,但是由于现实的黑暗与残酷,诗人于是借助不同的图形及背景,使得笔下的上帝形象发生了变化,变得自私、冷酷,甚至成为一个毁灭者,以至于诗人只能把理想的神人关系寄托于自己的灵性世界。而正是由于诗人敏锐的宗教认知思维,他眼中的自然也超乎于自然之上,于是诗人笔下的“鲜花”也具备了超自然性。而现实中的大自然里,“草坪上的孩子”也能欢快地玩耍,享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是同样由于信仰的缺失、现实的桎梏,也使人只能在超自然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理想的家园。因此,借助图形一背景理论的研究方法,作者解读到了两种不同特性的“自然”:即生态自然和“人造自然”,而根据不同的特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得不尽相同:人在自然环境中,热爱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也是具有灵性的人,与人合为一体;但是人造自然却带来了腐朽,因此在人的超自然世界里,生态自然也是腐朽的,人在其中忍受着困苦、贫穷、饥饿。此外,除了表达自然、上帝的意象外,小诗中突显的人物形象也别具特色,他们大多数为天真的孩童。而在当时的英国,理性主义颠覆了传统,以理性的世界观看,人的大脑是机械化运作的,因此只能产生出机械化、生硬的、冷漠的社会交往关系,但是布莱克深受法国革命以及斯威登堡主义的影响,内心深处萌动了对自由、平等、民主的无限渴望,因此借助突显了以天真、乐观的孩童形象为代表的图形表达了两种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爱,以及残酷的现实世界给人心灵带来的伤痛使得人际间的爱的关系消失,只剩下冷漠和自私。   从《天真之歌》到《天真与经验之歌》的创作发表历时五年,通过借用图形一背景理论细读分析得出结论:图形-背景理论不仅帮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而且在阅读实践中能激发读者与作者的认知认同,因此图形-背景理论研究此诗集的主题具有可行性,用科学的理性解读诗歌的感性,给原作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但是也发现此理论存在一定的空间局限性和时间局限性。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的扩展滑膜观测器,通过测量定子电压与电流,获得电机的转速和转子位置。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扩展的滑膜观测器在空间矢量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通过让机器具有某种可视的能力,制造商们获得了一种有力的质量控制工具.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系统可捕获图像并可以测量一件产品的尺寸、位置和颜色、零部件的位置或者其
系统设计工程师开发电子产品时往往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得不审慎考虑系统的散热问题.其中一个限制是印刷电路板及机盒的大小及成本.由于产品越趋小巧,因此机盒内的气流
对正面宣传欠缺理论自信的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媒体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正面宣传的正当性、合法性和科学性,以西方新闻界时正面宣传的否定性话语为镜,保持清醒,确立自信。 The
19世纪美国,妇女解放运动、内战的爆发使得美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生活与观念等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学创作也相应表现出新的特征: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在这一时期交
阿赫玛托娃是20世纪俄罗斯伟大的诗歌艺术家,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这一称谓既肯定了诗人的历史地位,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诗歌创作的风格特征。通过阅读诗人不同阶段的诗
典型的现代通信信号链由发射和接收端组成,两个部分都需要RF(射频)功率监测和控制(图1).目前,在两部分电路中,RF功率的监测通常都采用将功率监测和基于基准电压设定点的自动
作为典型的关联词之一,汉英因果连词有着各自的语法化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体现出共性和差异。本文基于语法化理论以及各时期的语料,具体分析了三个问题:(1)汉语因果连词(因为)的语
本研究通过多维度的视角探究在EFL环境下大学生的课堂行为差异是什么,并试图用客观的量性数据和丰富的质性资料对差异产生的原因,从心理、生理、社会、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