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与审美书写——新月派背景下凌叔华和林徽因创作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un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月派是由一批生活趣味、性情思想相同或相近的文人聚合而成的流派,他们多出生于名门贵族,又留学欧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西方现代文化的洗礼,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同时又处于时代的边缘,在风云动荡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们在文化和美学上始终坚持着对艺术与美的尊崇,推动着中国现代文学审美主义的发展。凌叔华和林徽因是新月派的两位代表女作家,本文即从新月派对爱与美的寻求和执着入手将一代才女的诗意人生与创作相结合进行研究,展现凌叔华和林徽因以美的眼光来审视自然、人生、社会与文化从而在作品中建构的诗意境界,有别于当时的主流文学,同时也是新月文学中的一抹亮色。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梳理新月派与审美主义的发展,凌叔华、林徽因与新月派的关系以及有关凌叔华、林徽因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自然情感的审美化。以爱与美的眼光看待自然,从新月派享乐物质而不沉迷,追求高逸情趣的生活方式出发,抓住凌叔华和林徽因对于自然的推崇,展现她们创作中对自然赋予情感的书写、对自然人性的追求以及对文学崇真尚情态度的坚持。
  第三部分: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以爱与美的方式审视生活与社会,奔波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凌叔华和林徽因也不免感受到生活的艰难,然而新月派独特的贵族气质让她们仍然能够在苦难中保有着对生活、对志趣、对文学、对事业的执着,将退居后方的生活化成苦涩的诗,这种诗性气质让她们在创作中保持着与时代的距离,以站在高门巨族的门槛上、明窗前的姿态从自我出发书写时代,以女性的温婉观照时代。
  第四部分:文学与人生的容忍性。以爱与美的态度包容人生与文化,新月派同人多喜欢交友,对待人生的人事多持宽容态度,凌叔华和林徽因在参与组织聚会、友情婚姻的处理上亦是如此,这在文学上则表现为对传统与现代开放兼容的态度,在创作中承续传统,探索现代。
其他文献
According to a G10 Study1,there were only two periods during which negative real interest rates prevailed for a prolonged period.These were during the 1920s and 1940s—broadly the two war periods.This
为观察学龄以下(0~6岁)儿童暴露后接种狂犬病疫苗,采用Essen(5针法)和"2-1-1"(4针法)两种免疫程序产生的不良反应。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接种"成大速达"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犬伤门诊登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2-1-1"程序比Essen程序减少一剂疫苗和两次就诊,学龄以下儿童因免疫耐受性低,体温调节功能差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人们生活在由数字符号组成的软城市当中。这些数字符号把人们想做的事情,想说的话,通过网络变成了现实,不用去机场就可以买到飞机票;不用去电影院,就可以看到电影;不用去商场,就会有人把东西送到你家门口,网络给人们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所带来的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呈现出来的。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学位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者和建设者。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刻变化,以及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意识形态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极大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教育是为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位
[db: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在逐年递增,尽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仍然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无法成功就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正在逐年加剧。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突显出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笔者通过分析麦可思对于2009届大学毕业生关于就业各方面的重要数据,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进展状况以及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的
学位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天文学、易学和黄老之学是司马氏家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司马迁幼承家学,司马谈的易学思想自然对其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梳理分析《史记》引《易》用《易》文献,能探究易学思想对司马迁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为了解《周易》与汉代史学体系形成的关系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管窥西汉《周易》教化传统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论文以《史记》引《易》、用《易》文献为研究对象,在收集
学位
汉代是以儒、道为主的各家思想交流碰撞的时期,学术思想十分复杂,扬雄所生活的西汉末期,经学神学化严重,在这种背景之下,扬雄作为两汉之际承前启后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积极融合儒道,致力于打破经学神学的桎梏,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其独创性。儒道兼有可以说是扬雄思想的一大整体特点,其文论思想也具有鲜明的儒道互补色彩,因此以儒道互补的视角研究扬雄的文论思想,可以把握其文论思想的总体特点,避免了将其单纯归为“醇
学位
寿妻词是指专门用于祝贺妻子生辰的词作,是寿词中的一个独特存在。本文从创作成因、表现手法和情感内蕴等三方面对宋代寿妻词进行细致论析,以期为寿词研究做一定补充。宋代寿妻词的产生离不开寿词的兴盛,理学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强化,道教的盛行与普及等亦催化了寿妻词的创作。另外,词人的创作心态、祝寿对象较高的社会身份和温惠贤淑的个人性情也与寿妻词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宋代寿妻词在意象选用组合和表达方式上有明显的倾向性
学位
莫言是当代具有特殊地位的作家,学界对其创作众说纷纭。相关研究者从很多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认为莫言的创作基本体现了当代文学潮流发展轨迹和艺术观念的嬗变,而作为莫言“最新”一部长篇小说——《蛙》,是带有一定创作总结的象征价值的;《蛙》在叙述内容的母体原型、思想主题的复调组合和艺术形式的杂交融合等方面,都具有复杂的叙事“意味”,具有值得研究的价值。本论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主要分为绪论、正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