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观照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柳林风声》的两个中译本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林风声》是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的成名之作,近二十年国内关于这部童话作品的译本不下二十余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不合时宜的译本渐渐退出了市场,唯有任溶溶和杨静远的译本在历经二十年之后仍处于无法超越的地位,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然而,传统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阐释优秀译本的过程中大都着眼于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而忽视了对该选择背后的原因的研究,使得研究缺乏依据,主观性太强。2008年,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学的角度剖析了翻译的过程,将译者策略选择的原因归结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要求和翻译生态环境指导译者做出选择两方面。该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和所有其他的自然界的活动一样,都需要适应自然,在翻译过程中,所谓的“自然”指的是所有可以制约译者翻译活动的因素,统称为“翻译生态环境”,它包括源语,目的语,原文,读者,出版商,投资商,社会历史环境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该理论认为译者对于目的语文本的选择是以自身对多种生态环境的适应为基础的,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能充分适应多种生态环境的要求,其所做出的选择也会被自然淘汰。在该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翻译学着眼于宏观研究,致力于研究整个翻译过程的发生,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方法的运用。它引导研究者从整个翻译过程的角度来看待翻译作品的优劣,优秀的译本必然是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译本,而被社会和历史淘汰的译本便是不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译本。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探讨任溶溶和杨静远的《柳林风声》译本在自然竞争中胜出的原因,论证生态翻译学的观点在儿章文学的翻译过程中的解释力。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中适应和选择理论为理论框架,以收集、归纳、总结译者多方面信息以及对比研究的两个中文译本为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优秀的译本必然是符合生态翻译的译本。   本文首先对生态翻译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解释了生态翻译可以应用到儿童文学翻译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由译者自身的素质,儿童文学的题材,目标读者,以及译者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所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影响译者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而译者适应与否又直接影响到译者对于目标文本的选择,故此,作者分两步对翻译过程进行讨论。   然后通过对译者材料的收集和两个文本的对比分析,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讨论。在适应阶段,译者需要适应多种翻译生态环境的要求。作者创造性的将翻译生态环境分为内部生态环境和外部生态环境,前者包括译者的翻译动机,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和兴趣,双语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等自身因素;后者包括原文的风格,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和社会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宏观影响。在这一阶段,外部生态环境是存在变化发展的,译者重点是要使自己适应变化的外部生态环境。在选择阶段,译者为了使自己的译本能够适应多种翻译生态环境的要求,必须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译者不仅要考虑原文的风格和儿童读者的需求,还要考虑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通过例证分析法,作者证明了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能够有效的满足多方面翻译生态环境的要求,达到译文在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交际层面的多维度转换,形成经典译本。   通过研究论证,本文认为:第一,任溶溶和杨静远的译本不仅适应了译者所处时代的翻译生态环境,也符合当今社会翻译生态环境的要求;第二,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优秀的儿章文学译本必定是译者进行先适应后选择的翻译过程的产物;第三,生态翻译学对于儿童文学的解释力是毋庸置疑的,基于“生念学”这一元科学的翻译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其它文本的宏观分析,故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新视野。
其他文献
翻译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领域,其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讨论从未停止。可译性指的是双语翻译中翻译可能性的程度。一方面,要坚持可译论,另一方面,由于种种限制,不可译性是客观存
刻意曲解是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和各类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和误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刻意曲解是交际一方在完全清楚地理解对方话语的前提下,出于自己特定的交际
黑人妇女不仅遭受白人社区的种族歧视,还忍受着黑人社区中的性虐待和暴力。她们顺从地忍受折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压迫者通过曲解教义把基督教信仰作为控制被
目的了解浙江省鼠类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情况和病毒型别,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鼠类肺组织和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鼠血清IgG抗体,直
在我国教育机构的改革中,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但伴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英语专业学生入学的英语水平有所下降,在英语语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本研究
许多学者认为,外语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语焦虑的研究侧重于像口语和写作焦虑这样具体的语言技能,但是直到最近才注意到阅读焦虑。而且
期刊
学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口语能力仍然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最弱的一项。许多英语学习者,尤其是
20000301 提高倒装片工艺的成品率和可靠性—BrianJLewis.SMT,1999,13(11):64~68(英文)尽管有一些成熟的工艺适用于PCB上的裸芯片贴装,但倒装片技术是最独特的,芯片被直接倒装在基板上。倒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