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颅颈交界区疾病大部分发生在寰枢关节,而造成延髓脊髓受压进而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的主要原因即是寰枢关节之间的不稳定,也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关键。根据术前牵引是否可以复位,可分为可复位和不可复位,对于牵引能达到复位者,单纯后路固定融合手术即可,但对于牵引不能复位的情况需要从前方进行松解手术,同时结合后路的坚强固定。枕颈融合术和寰枢椎融合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而枢椎作为颅颈交界区重要的解剖结构,对颅颈交界区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颅颈交界区稳定性的重建中能够提供坚强固定,枢椎椎弓根螺钉是上颈椎融合术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也是上颈椎融合中的难点。临床应用及生物力学研究表明,枢椎椎弓根螺钉能够达到三柱固定,生物力学强度优于其他固定方式,在控制轴向旋转和后伸稳定性方面有明显优势。枢椎椎弓根螺钉参与构成的固定系统可以提供坚强固定,满足植骨融合所需的稳定性,而置钉过程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良好。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徒手法置钉和影像学导航系统引导下置钉。徒手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即术中无需影像学引导下的置钉技术,要求术者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解剖学知识,通过对患者的术前影像学分析和术中充分的解剖显露,根据解剖标志和C型臂定位直视下置钉,达到理想的置钉位置;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术中影像学导航系统引导下置钉技术,术中影像学导航系统确实提高了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准确率,但它同时也增加了病人医生的辐射量及手术时间和病人的经济负担,并且这种置钉准确率的改善并未被证实确实降低与其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徒手椎弓根螺钉技术即术中无需影像学引导,通过充分的解剖显露和解剖标志,直视下置钉,可操控性强,便于个体化置钉,已经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目的:通过对颅颈交界区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影像学资料的分析,探讨枢椎徒手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区疾病患者50例,所有病人均存在寰枢椎不稳定,且均出现寰枢椎不稳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症状。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8.6岁,年龄范围为4-66岁。50例患者均出现寰枢椎不稳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症状。所有患者术前都进行MRI和CT以确定其是否适合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术后一周、及术后3、6、12个月行颈椎正侧位片,术后6月行CT检查,观察骨性融合情况及螺钉位置。通过CT资料,观察螺钉位置及皮质破损的程度,并记录随访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螺钉破损皮质的位置和其超出皮质边缘的距离所占螺钉直径的百分比进行分级(0=无;Ⅰ=<25%;Ⅱ=26-50%;Ⅲ=51-75%;Ⅳ=>76%)。将0级的螺钉做为A组,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中的椎弓根钉道皮质破损出现在外侧做为B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中的椎弓根出现钉道皮质破损出现在上部的做为C组。分别通过PACS影像洗系统对术前和术后CT进行测量,包括A、B、C组枢椎椎弓根的宽度(特指横突孔部椎弓的宽度)、枢椎椎弓根的高度(即横突孔内侧的椎弓高度),螺钉钉道的内倾角度和上仰角度,每个数据均由同一人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观察结果以X±S的形式记录,通过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分析左右两侧出现皮质破损的例数,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0例患者5例患者行寰枢椎固定,45例行枕颈固定,所有患者均行自体髂骨移植用于植骨融合,共徒手置入95根枢椎椎弓根螺钉,其中5个病人应为存在椎动脉或者枢椎畸形而只在一侧置入椎弓根螺钉,另一侧以椎板螺钉代替。平均手术时间为160min,出血量平均为200m1,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终止手术,所有病人术中均未输血,所有病人术后均未出现椎动脉或神经并发症。术后有3例病人出现并发症,一例为切口感染,一例为切口脂肪液化,此二例经过治疗后切口愈合;另一例病人术后3个月随访行CT检查发现双侧螺’钉松动,但植骨已融合,且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未做处理。术后6个月随访时,50位患者全部取得骨性融合。95枚徒手枢椎椎弓根螺钉中共有16个皮质破损,其中有2位患者双侧都存在皮质破损。13例破损出现在椎弓根外侧,3例出现在椎弓根上部,未出现椎弓根内侧的皮质破损。破损根据其程度分级结果如下:Ⅰ级10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1例。B组的椎弓根宽度和钉道内倾角度分别为(6.1±2.0)mm、(15.8±6.2)。,与A组的(6.9±1.8)mm、(19.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钉道上仰角度和椎弓根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钉道上仰角度为(29.1±7.1)。,C组的钉道上仰角为(30.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钉道内倾角度和椎弓根高度、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置钉47枚,椎弓根皮质破损13例,右侧置钉48枚,皮质破损出现3例,经卡方检验,X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中徒手技术置钉准确率达83.2%,由枢椎椎弓根螺钉构成的固定系统具有理想的固定强度,术后6个月骨性融合率可达100%,在颅颈交界区疾病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满意。2.当皮质破损出现时,大部分出现在在椎弓根的外侧,主要原因是内倾角度的不足,但是破损多数小于50%的螺钉直径,在出现破损的病人中术后极少会引起椎动脉或神经性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