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局面,国家对人才整体素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高等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体阵地,一个权衡人才质量关键的指标便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业成就。关注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学业成就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家庭教育是伴随个体出生就开始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长久。父母和家庭是学生步入社会和开始适应社会生活的起点,也是影响学业成就早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成就动机,是人性格中稳定的内在的一种特征,作为一种社会性动机,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很多社会因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教育改革和办学、管理体制的深化,高校大学生人数逐年提高,大学生考研、考公务员热度不减,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等,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成就动机。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在遇到事情时,易情绪化,受周围新鲜事物吸引,而现在多数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学习环境,这就会使他们自控力不强,努力程度较低,行动力不足,导致成就动机较低。成就动机,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对孩子学业成就的进一步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在这4个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学业成就的相互关系,并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构建相关分析和回归模型,深层次的分析了成就动机作为中介变量时,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成就是如何进行预测的,使具体影响学业成就的中介变量研究更加丰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学校图书馆阅读有关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学业成就的文献资料、核心期刊等,整理变量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目前研究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哪些问题,并进行借鉴和概括,深入理解本文研究的相关变量;其次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前人的理论之后提出父母教养方式的3个具体维度对学业成就的关系模型,最后把中介变量成就动机加入影响因素中,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假设。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对学业成就量表的个别问题进行适当改动,然后对问卷进行设置。问卷发放总数为630份,最后收回来优质问卷577份,最后对收回的相关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与录入,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做分析和检验;对得出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讨论,并具体从父母、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这3个角度得出实践启示,期望为提高大学生学业成就作出努力。本文拟实现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本文尝试性地引入成就动机这一中介变量来分析其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这一关系中的具体传导方式,弥补了只考虑两个因素的理论缺陷,更接近现实中各种情况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综合作用;其二,以往的文献大多将父母教养方式统一起来进行分析,这也许是研究结果有差异的原因之一,所以本文将具体把父母教养方式和成就动机分开维度,详细分析二者在不同维度下对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是探讨学业成就的一个新思路,并使其尽量完善。
其他文献
以某市为例,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探讨pH对土壤吸附重金属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镉的吸附能力不同(水稻土>紫色土>红壤),改变土壤的pH可以降低土壤对镉的
本文系《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柴胡类方证的研究》的一部分,通过对60例验案的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客观地阐述了柴胡加龙牡汤证的内部结构和临床规律。在研究方法上也进行了有益
教材是课程的灵魂,它的作用在任何一门课中都是毋庸置疑的,对英语也是这样。但是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英语教材,那么什么样的教材是适合于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哪套教材更能够促
当一个国家打开国门进行贸易,便不可避免有赢家和输家,但赢家的获利往往会超过输家的损失,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还可使其越发强大。事实上贸易的其他经济利益,超出了它所强调的标准
报纸
期刊
研究区内西山窑组西3层沉积体系主体为扇三角洲沉积环境,亚相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微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与河道间微相.不同的沉积环境形成了不同
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银行消费者权利保障机制,加剧了我国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冲突。通过借鉴英国、美国在银行消费者者权利保障制度上的经验,分析了我国银行消费者权利保障制度的
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生态文
互联网给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各高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深入研究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