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和2011年的3月~6月,对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赉湖西岸地区大鵟(Buteo hemilasius)的巢穴结构和巢址选择因子择进行了调查研究。观察发现大鵟的活动最早出现于3月25日左右,于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大约在6月初繁殖结束。采用野外观察和样方法定位了13个大鵟巢址,对巢址样方的20个生态因子进行测量,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大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大鵟巢穴较为粗糙,无固定形状,外部先用通过坚硬的木质结构建造轮廓并固定,内部则多用枯草、报纸甚至是渔网和破旧衣物填充以保持温度。 测量显示,大鵟巢穴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外径94.7±4.2cm;巢高度46.1±2.7cm;内径24.8±1.5cm;巢深14.0±0.9cm。生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达赉湖西岸地区大鵟的巢集中分布在湖岸或水塘附近的悬崖,营巢点坡度为15°~45°之间的阳坡或半阳坡;隐蔽度高于20%;草本密度大于5株/m2;植被均高大于30cm;巢距悬崖上部距离2~5m;距水源100m以内;距居民点距离大于1km;距草原道路的距离大于0.5km;而对于物种丰富度没有特殊要求。 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大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3个,依次为:隐蔽性因子(主要包括巢址区域的植物特征和地形特征)、食物因子和人为干扰因子。各主成分中,相对系数绝对值最高的变量依次是:植被均高、距水源距离、距居民点距离和巢的高度。通过对大鵟巢址选择影响因子的研究,为大鵟的实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可以在达赉湖西岸地区有针对性的保护大鵟的繁殖生境,为提高大鵟的繁殖成功率和扩大种群数量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维持达赉湖西岸地区的生态平衡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