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故乡·大地:莫言乡土叙事的三重变奏--以《讲故事的人》为基点的论述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世界丰富博大。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瑞典学院的演讲辞——《讲故事的人》以对母亲和故乡的回忆为主题,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对母亲、对故乡的眷恋,并由此阐述了自己的创作追求和文学理念。在莫言的记忆中,母亲、故乡、大地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性存在,他对母亲的诉说,既是对故乡的诉说,也是对大地的诉说。母亲、故乡、大地三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构成了莫言创作乡土叙事的三重变奏。
  莫言笔下的故乡是与自己血肉相连的母体的一部分。莫言说故乡是自己出生时母亲流过血的地方,是和自己的生命血脉相通的“血地”。因此,莫言小说中的故乡是可以逃离、可以憎恨、可以热爱、可以哭泣,但却无法选择和摆脱的宿命之地。依托着魂牵梦绕的故乡记忆,莫言建立了自己文学意义上的“高密东北乡”,并使自己的故乡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学地标。莫言的创作不断地审视和反思着那片埋葬着母亲和祖先灵魂的热土,沧海桑田,对乡土的热恋只增不减。
  莫言歌颂母亲、眷恋土地,他知道故乡那一方热土可以安放自己的灵魂。但他是清醒的,他在故乡大地上独自彷徨,他为这片土地上的愚昧和退化而感到忧患和焦虑,他是乡土大地上的思想者,无论是歌颂还是鞭挞,都是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对母亲和故乡如同大地一般厚重结实的情感在莫言心中凝结为乡土情结,这是莫言感情的归宿。回归故土,莫言既有高昂热烈的赞美,也有严苛犀利的批判,他理性地思考着乡土大地上出现的种种美的或丑的现象,并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怀着对大地的眷恋与忧患,在书写故乡历史变迁的同时,开始自我忏悔、自我解剖,寻找人与故土相依为命的依恋之“根”。
  本文以《讲故事的人》为论述基点,在研读莫言作品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母亲、故乡、大地三个维度,考察莫言文学创作的乡土叙事形态——以“母子情深”作为出发点,以“故乡情怀”为感情中心,以“乡土情结”为精神归宿,确立莫言乡土叙事的主体结构,由此走进莫言博大深厚的文学世界。
其他文献
我国刑事诉讼立法通过修改确立了庭前会议程序和证据开示的相关内容,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提高诉讼效率及国家法律、保障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由于我国刑事庭前会议程序和证据开示制度刚刚建立不长时间,欠缺理论基础支撑和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机制失灵,主要表现在庭前会议欠缺法律效力、证据开示制度混乱等方面。我国近些年正在进行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关于诉讼制度方面对刑事庭前会议程序和证据开示制度提出了更加严
学位
法律援助是指为经济困难或者为特殊类型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帮助的制度。根据援助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援助和被害人法律援助。本文主要以特殊的被害人之一的性犯罪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制度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性犯罪被害人,在以极度不安和恐怖的心理状态作证时,就很难积极证明其受害事实,如果没有法律代理的律师在场,其受到二次伤害的程度可能更大,推行对性犯罪被害人的法律援助,既能有效地预防
学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矿产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而不断增加市场需求,矿产资源开发因此成为某些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在高额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过度和违规开采矿产资源,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007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要求推动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之后,2014年《环境
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观的全貌,同时通过探讨其历史定位与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亦能更好地服务于四个全面伟大战略实施、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党中央和领导人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强调农村改革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为支点的改革撬动中国农村改革,农村、农民、农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
学位
譬喻故事作为佛经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本是佛说法的工具。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工具,它根本的价值是帮助人们理解佛理。但是譬喻故事在实现它辅助佛法宣扬根本价值的同时,也附带产生了其它方面的价值,因此,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汉译佛典譬喻故事进行研究。  第一,譬喻故事的嵌套叙事与结构。首先,譬喻故事的嵌套叙事。从叙事学角度来看,佛经文本是一个叙事性文本,在这个叙事文本
学位
礼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论文以礼县城关镇老派方言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的语音调查,描写了礼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整理出声韵调配合表及同音字汇,归纳了礼县方言两字组连读调的规律,总结出礼县方言的语音特点。礼县方言韵母的舌尖化倾向非常明显。普通话中[i][y]做单韵母时,在今礼县方言中均为舌尖音[(?)][(?)]。韵母的舌尖化同时还影响了声母的读音。这就形成了礼县方言中较为特殊的声韵配合关系:双唇音
学位
新闻是言语交际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成品,是众多话语形式的一种。时政新闻是指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内国际政治大事,其文本的结构组织和修辞风格受到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话语分析是探索话语文本和语言、言语环境、交际目的之间广泛联系的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国内针对时政新闻作品进行话语分析的专著和论文较少。  运用话语分析理论研究新闻文本由来已久,荷兰语言学教授梵·迪克提出了一整套应用于新闻文本结
学位
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作家埃莱娜·西苏提出的女性书写理论呼吁女性夺回被父权制文化支配的身体,以生理功能的系统体验为基础,勇敢言说被压抑的性别意识,建立新的话语体系。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是网络文学中最典型的女性书写文本。它以“穿越”的方式,实现了女性书写理论的“反抗”:从现代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是对现实世界的消极反抗;穿越女主人公们不愿接受封建女性悲惨的人物设定,在戏仿历史的虚拟时空中再次反抗;作者们一
学位
应劭,汉末人,生于累世通显之家,卒于鄴地。官至泰山太守,任职期间曾镇压黄巾军起义,后因迎接曹嵩不利,导致曹嵩被陶谦所杀,应劭怕曹操追责,弃官而寄袁绍篱下,被封为中军校尉。此后应劭在政治上再无所作为,转而著书立说。《后汉书·应劭传》云:“父奉为司隶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人像赞,劭乃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又论当时行事,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以辩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虽不典,后世服其洽
学位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成长期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造就了她自卑、孤僻、敏感的个性,也促使她走上文学创作之路。20世纪40年代她初踏文坛,便以精炼圆熟之作惊艳了彼时枯竭干涸的沦陷区文坛,很多人以“天才”来解释她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在全世界读者中颇受欢迎。他的个性与创作深受其童年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的影响。论文从自证、他证、创作思想、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