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奶期奶牛胎次与瘤胃发酵特征和甲烷排放的关联分析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wor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采用Greenfeed测定系统进行干奶期奶牛胎次与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特征、甲烷(CH4)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联分析,进而获得在舍饲生理状态下的CH4排放规律,建立预测模型。试验一:干奶期奶牛胎次与体重和新泌乳期乳成分的关联分析旨在研究干奶期奶牛胎次与体重及新泌乳期乳成分的关联。试验共选取48头处于干奶期的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为一胎组、二胎组、三胎组以及四胎及以上胎次组,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三胎组和四胎及以上组的体重和代谢体重显著高于一胎组和二胎组(P<0.05)。(2)三胎组和四胎及以上组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显著高于一胎组和二胎组(P<0.05);各个胎次产奶量、4%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奶期奶牛的胎次与体重和代谢体重有着显著的关联,体重随年龄或胎次的提高而增加。对于新泌乳期,胎次与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尿素氮关联不显著,而乳中体细胞数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试验二:干奶期奶牛胎次与瘤胃发酵特征的关联分析旨在研究干奶期奶牛胎次与瘤胃发酵特征的关联。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表明:(1)各个胎次之间的p H值和氨态氮(NH3-N)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2)一胎、二胎组的微生物蛋白(MCP)显著高于四胎组(P<0.05),与三胎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一胎组瘤胃中戊酸显著低于三胎组(P<0.05),与二胎和四胎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个处理组之间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和乙丙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奶期奶牛胎次与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p H和NH3-N的关联不显著,而四胎及以上干奶期奶牛的微生物蛋白含量最低。试验三:干奶期奶牛胎次与甲烷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关联分析旨在研究干奶期奶牛胎次与CH4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关联。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表明:(1)干奶期奶牛的CH4排放量范围在处于249.65~476.65g/d,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4 022.8~22 386.7 g/d;(2)三胎、四胎及以上组干奶期奶牛的CH4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显著高于一胎牛(P<0.05),与二胎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奶期奶牛的平均CH4排放量为335.50g/d,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8 419.8 g/d。随着胎次的增加,瘤胃CH4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呈增加的趋势。试验四:干奶期奶牛胎次与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关联分析旨在研究干奶期奶牛胎次与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关联,借助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瘤胃微生物群落差异,探讨干奶期奶牛CH4排放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胎次组的瘤胃微生物物种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2)在门水平优势细菌菌门中,一胎组和二胎组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三胎和四胎及以上组(P<0.05),各个胎次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es)的相对丰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3)在属水平优势细菌菌群中,各个胎次的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4)在门水平和属水平,各个胎次的优势古细菌群落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奶期奶牛胎次与瘤胃内物种丰度关联不显著,与细菌和古细菌在门和属水平的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关联不显著。细菌中在门水平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在属水平,普雷沃氏菌属是优势菌群;古细菌中在门水平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为优势菌群,在属水平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为优势菌群。试验五:不同胎次干奶期奶牛甲烷排放量的预测模型旨在研究干奶期奶牛CH4排放量与胎次、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特征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表明:(1)干奶期奶牛的CH4排放量与胎次和体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7和0.61;(2)基于体重建立预测模型:CH4排放量(g/d)=0.348×体重(kg)+64.018(R~2=0.46)。结论:根据体重可以预测干奶期荷斯坦奶牛的CH4排放量。该模型还可以用于验证其他生理阶段奶牛的CH4排放量。
其他文献
饲料“禁抗”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用三种饲料添加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植物炭),探讨其在肉鸡生产中对抗生素的替代效果。试验选取1 d身体状况相近、健康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240只(公母混雏),随机分为5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CON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KS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 20%金霉素+300 mg/kg 20%盐霉素;
学位
呼吸道疾病是严重影响当前养猪业发展的一种主要疾病,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和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是养猪业中常见的三种重要的呼吸道常在菌和致病菌。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和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临床上常发生混合感染,三者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猪呼吸道
学位
胚胎植入包括胚泡在子宫内膜的定位、黏附和侵入等环节。研究表明,70%的不孕症发生在胚胎植入阶段,且营养代谢的紊乱和生殖器官的损伤是引起胚胎异常植入的主要因素。钼作为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多种生物酶的活性位点,而反刍动物对钼极其敏感,过量摄入钼可引发钼中毒。大量研究证实,钼可作用于机体生殖系统,参与生殖过程的调控。本研究通过灌喂钼酸钠分别建立未怀孕绵羊钼处理模型和围植入期绵羊钼处理模型,探讨钼调控绵
学位
副猪嗜血杆菌(Glaesserella parasuis,GPS)是猪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和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7型GPS的分离率明显提升,但目前尚无针对该型菌的商品化疫苗和诊断方法。本研究进行了7型GPS的分离鉴定和疫苗菌株的筛选,初步建立了7型GPS抗体的微量凝集试验检测方法(MAT),为7型副猪嗜血杆菌的疫苗研发和抗体检测与评价奠定基础。1
学位
试验一:发酵构树饲料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构树饲料对生长肉兔生产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健康断奶幼兔144只,随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3%发酵构树饲料+97%基础饲粮),试验Ⅱ组(6%发酵构树饲料+94%基础饲粮),试验Ⅲ组(9%发酵构树饲料+91%基础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试
学位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外不同版本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已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对最新的2019年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基本不等式”小节习题难度进行研究,包括习题的呈现方式、习题数量、难度比较等,并给出研究启示和教学建议.
期刊
黄河鲤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品种,其以抗病性强、生长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养殖,但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的鱼类正遭受着许多病原体的侵害,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来说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最为方便、有效、经济的办法。但如果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不科学不规范,极易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还会引发动物性食品中出现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恩诺沙星是一种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
学位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所特有的消化器官,在饲料消化、营养吸收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众多外界因素可诱导瘤胃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紊乱,对瘤胃上皮组织产生影响。反刍动物对钼最为敏感,且瘤胃是其吸收和代谢钼的主要位点。在本研究中,通过给绵羊灌喂钼酸钠(0 mg/kg、5 mg/kg、10 mg/kg和50 mg/kg)28天,建立钼处理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TUNEL染色、透射电镜、免疫荧光、16
学位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分泌由toxA基因编码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asteurella multocida toxin,PMT),引起猪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本研究在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鉴定以及强毒株筛选基础上,对toxA分段克隆表达,并用重组蛋白进行小鼠免疫保护试验测定其保护效果,为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MT保护性抗原片段的筛
学位
甘草多糖(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GPS)和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都属于植物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代替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本试验在日粮中分别添加GPS和CGA,研究GPS和CGA对肉鸡生长性能、体尺指标以及生长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为GPS和CGA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试验饲养两批爱拔益加(Arbor 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