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苏丹红海盆地和阿姆河盆地为例,分别讨论了裂谷拉张构造环境下和微挤压构造环境下盐构造变形机制及变形特征。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比例化物理模拟。比例化物理模拟实验是研究盐构造变形机制及变形特征非常有效的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实验利用纯剪切和单剪切两个拉张模型分别模拟了苏丹红海盆地两个不同区块的盐构造变形与演化特征。实验表明,在纯剪切拉张模式下,易形成地堑-地垒-地堑三段式构造形态。盐下伏地层断层丰富且呈高角度,断层通常全终止于岩盐层而不继续向盐上伏地层传播,盐上伏地层主要形成了盐背斜和盐向斜等盐相关构造。岩盐层易形成盐隆、盐席等构造并且部分岩盐出露于表面形成盐刺穿。在单剪切拉张模式下,易形成滚动背斜-地堑两段式构造形态。当岩盐层厚度不同时,盆地内构造演化模式不一致。当岩盐层厚度较小时,盆地基本不发育盐构造,盐下伏地层中的断层容易切穿岩盐层向上传播到达盐上伏地层。当岩盐层厚度较大时,盐下伏地层断层主要分布于地堑下方并向上终止于岩盐层中。岩盐层易形成盐隆、盐焊接等构造且部分岩盐出露于表面形成盐刺穿。对比苏丹红海15区和13区实际地震剖面,两模型试验结果分别与它们具有较好的对应。实验结果对解释苏丹红海15区和13区的地震解译、盐构造变形和演化及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验利用单侧挤压模型模拟了阿姆河盆地微挤压环境下盐构造变形与演化特征。实验表明,在微挤压过程中,沉积模式的不同会影响盐上伏地层、盐下伏地层以及岩盐层的构造变形。当无同构造沉积过程时,盐上伏地层无论在靠近挤压端还是远离挤压端的盆地内部均形成逆断层和以岩盐为核心的褶皱,同时盐上伏地层在靠近褶皱顶部容易形成正断层系列;当有同构造沉积过程时,盐上伏地层不容易在远离挤压端形成逆断层和褶皱,而只在挤压端形成褶皱,同时岩盐的揉皱作用强烈,容易形成盐聚集。对比阿姆河盆地实际地震剖面,实验结果表明阿姆河盆地现今盐构造格局是新近纪新阿尔卑斯构造运动的产物,受同构造沉积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