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用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25z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五代语音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唐代韵书韵图、对音译音材料以及大量的韵文作品等都是中古音研究的材料来源。前贤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唐代语音材料中,除了大量诗歌之外,散落于唐文中的赋、铭、赞、颂、碑、祭文等韵文也是反映当时口语的宝贵材料,且其中大部分都不受唐代官韵的限制。然而目前尚未有人对唐五代的韵文进行穷尽式研究。我们以全面收录唐五代文章的总集《全唐文》(包括唐文拾遗、续拾)为工作底本,尽可能多地提取其中的赋、铭、赞、颂、碑文、祭文等韵文作为研究材料。鉴于《全唐文》收采浩博,其中的韵文亦来源广泛,其用韵情况能够代表整个唐五代韵文的用韵情况。我们借助计算机编制各种应用程序,处理海量语料,进而对这些韵文的用韵情况作穷尽式研究,力图展现唐五代韵文用韵的大致面貌,为今后对中古音展开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我们共收录1136位作者的3754篇韵文,摘录为20521个韵段,利用各种应用程序对这些韵段进行穷尽式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全唐文》中大部分韵文的用韵可分为二十六部,其中阴声韵八部:歌戈部、麻邪部、鱼模部、灰咍部、齐祭部、支微部、萧豪部、尤侯部;阳声韵九部:覃谈部、咸添部、侵寻部、寒先部、真文部、江阳部、登蒸部、庚青部、东钟部;入声韵九部:合盍部、叶怗部、缉立部、月屑部、质物部、觉铎部、职德部、陌锡部、屋烛部。阳声韵部与入声韵部基本上平行。各韵部间存在一些跨部通押的现象。部分跨部通押现象反映了语音的发展,例如尤侯部的脣音字“母、富、亩、茂”等从盛唐时开始频繁与鱼模部韵字相押,体现出与鱼模部合并的趋势。(2)律赋是盛唐中唐之际开始兴起的一种新文体,由盛唐科举试赋催生而来,受官韵的影响比较大,其用韵可能与其他韵文有所区别。因此我们将之分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经分析后,我们认为律赋用韵大多与《广韵》韵目相互印证,可分为30部,其中阴声韵8部,与其他韵文相同;阳声韵11部,比其他韵文多出寒桓、江窗二部;入声韵11部,比其他韵文多出曷末、觉浊二部。律赋的阳声韵与入声韵也是基本平行的。(3)《全唐文》韵文中上去相押的韵段达到520条。从各个时代上去相押的比例来看,中唐以后韵文中上去通押的情况已经较为常见。全文分六章,共三万余字。第一章说明课题意义及研究现状,介绍研究材料及操作程序。第二章分析归纳《全唐文》非律赋韵文韵系为26部,讨论特殊韵字。第三章分析《全唐文》非律赋韵文的跨部通押现象。第四章讨论非律赋韵文的异调相押情况。第五章分析归纳《全唐文》律赋的韵系为30部,并讨论跨部通押现象。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由于水文信息类别众多,各类水文信息遵循不同的编码标准,造成同一站的不同类水文数据之间存在一站多码、站名混乱、编码不一致等问题。针对宁波地区水文数据的特点,将分散、
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厂曾是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其中的铸工车间,于1968年建设,1971年投产。产业结构调整后,车间各部门陆续闲置,到1995年整体处于废弃状态。2008年初,学校决
对RP903磨煤机存在的石子煤排量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计算,确认磨煤机风环处风速过低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该原因提出了将磨煤机风环由静态改为旋转。技改后磨煤机
<正>一、明确工作性质,肯定自我价值幼儿园的教师配置是"两教一保",即一个班级配有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作为一名保育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懂得保育工作的意义,才能
本文阐述了无横撑肋拱桥的稳定控制条件是单承重面拱肋的横向稳定性,从理论上论述了由于吊杆的非保向力作用使得拱肋的横向稳定性有所提高,提出了计算无横撑肋拱桥侧倾屈曲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逐渐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成功实施外包,企业在降低经营成本、改善经营绩效、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
在中央提出“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下,河南省的中小企业在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中小企业的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战略和整体布局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鄂尔多斯市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污染和生态退化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探索符合当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是鄂尔多斯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在生态足迹视角下,根
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而“ 双一流” 建设是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作出的教育兴国、 民族强盛的重大战略决策, 明确了新时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