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离散单元的轮胎热模型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zheng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胎由多种胶料与复合材料组成,在高速滚动时,由于橡胶材料具有粘弹性,而且轮胎与路面之间会相互摩擦,所以势必会造成轮胎各部分产生大量的热。累计在轮胎上的部分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消散,会导致轮胎温度的升高。轮胎温度的升高会造成各部分胶料的抗拉强度、疲劳强度和剪切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变差,这是导致轮胎疲劳损坏与耐久性降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建立能够表示轮胎温度的热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轮胎热模型的建立多以有限元模型为主,有限元模型虽然能够详细的表示轮胎的温度场分布,但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需要进行十分复杂的试验来确定各种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而且有限元模型计算量很大,存在计算缓慢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二维离散单元胎体的轮胎热模型,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Ftire轮胎模型中的热模型部分,根据该热模型的结构以及各部分传热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轮胎各部分温度变化的推导过程。接着介绍了一种基于三维离散单元的轮胎热模型Thermo Racing Tyre,分析了该热模型建立的过程以及轮胎离散单元的排列分布,同时阐明了该模型的产热和传热的计算过程。然后基于已有试验设备的结构和控制特点,制定了用于轮胎热分析的滚动阻力试验方案。首先介绍了试验中需要用到滚动阻力试验台、红外热像仪等设备,然后详细讲述了轮胎滚动阻力试验的具体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最后细致的分析了同一条件下轮胎各部分温度变化趋势的规律,比较了各部分温度的差别,总结了影响轮胎表面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之后结合轮胎的离散建模方法介绍了本文热模型构建的全过程,首先给出了基于二维离散单元构建的轮胎热模型的结构,之后推导了使用离散单元模型来计算轮胎各部分产热的具体公式,结合轮胎各部分的热传导关系,将该部分产热用于各离散单元的热平衡方程中,共同得出离散单元温度的计算公式,最后得出轮胎的热模型。最后介绍了轮胎热模型的参数辨识过程,首先采用轮胎高速过凸块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数据辨识轮胎离散单元模型的动态参数。之后使用轮胎滚动阻力试验中测得的轮胎表面温度来辨识轮胎热模型的各个参数。最后用参数辨识后得到的轮胎热模型进行仿真,再把仿真结果与轮胎表面温度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来确定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从"说理式班会课"到"心法式班会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说理式班会课"的诸多弊端,要求"心法式班会课"实现从"教师立场"到"学生立场"、从"问题导向"到"成长导向"、从"生硬说教"到"活动体验"的三大转向,并在其具体实施中通过对话生成、叙事共情、活动体悟、协同共育等形式,引导学生品德自我构建、内生外化,真正实现班会课的走心育人。
在化石资源日渐枯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发展节能、环保的纯电动汽车成为时代的需求。电动汽车因其无尾气污染、国家政策补贴等因素受到市场的青睐,但是续驶里程也成为大规模推广的制约性因素。而双电机四驱汽车可以在总驱动转矩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两电机工作效率的差异分布,合理决策前后电机的转矩分配,扩大动力系统的节能空间。已有双电机动力系统的匹配研究多集中于行星排式耦合驱动机构,对双电机四驱构型的研究较
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对车辆操纵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转弯时,会出现轮胎不能提供合适的侧向力使车辆操纵稳定性变差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低速行驶下车辆达不到期望横摆角速度,导致其转弯半径增加,车辆过弯时的机动性变差;高速行驶下车辆很容易超出稳定边界,出现侧滑甚至是翻车等危险情况。主动车轮外倾控制的变结构智能悬架可以通过控制车轮外倾角主动产生车轮侧向力并优化轮胎的附着特性,是改善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一种有效
针对资源勘探、军事打击、灾后搜救与灭火消防等领域的实际需求,传统被动悬架系统车辆在复杂地形行驶时,难以保持车身姿态稳定,影响野外作业精度,甚至会发生严重侧翻事故。而搭载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辆,能够实时根据地形信息对整车姿态进行控制,提升车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串联式主动悬架作为有限带宽主动悬架中的一种,它的执行器与减振器串联布置,相较于并联式与混联式的主动悬架结构更简单、设计成本更低、姿态调节范围更大,
自动泊车系统的发展目标是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驾驶,停车场为汽车的自动驾驶提供落地的场景,也是实现自动驾驶很好的切入口,因此自动泊车技术成为研究热点。车辆的剐蹭大部分都是发生在泊车时,泊车过程是车辆驾驶过程中比较复杂的过程,而自动泊车系统无需驾驶员的干预,车辆自动安全的泊车入库,有效地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减少与周围环境发生剐蹭的几率。随着车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倒库充电是一种典型的应用场景,要考虑车辆
自动驾驶领域高速发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方式主要有基于“感知-决策-控制”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的机器学习方法。本文针对端到端模仿学习的泛化问题与深度强化学习训练的前期不稳定问题,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端到端深度强化学习自动驾驶控制模型。该模型具有对环境理解深入、稳定性与泛化性较好的优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1)本文深入研究了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理论基础,介绍了以演员-评论家框架
实现车辆主动变道,需要感知周围环境并给出感知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研究如何实现多源传感信息融合与分析。依托于某量产车项目,本文研究在4个角雷达、1个前向雷达、1个前向摄像头的传感布局下的目标级融合方案和运动分析算法。多传感融合算法包括传感数据预处理模块、多目标融合模块和多目标跟踪模块。传感数据预处理模块,完成多传感器目标的空间同步;通过建立卡尔曼滤波模型解决多传感器目标的时间同步;将前向摄像头的
后进生转化工作,对整个班级的稳定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是构建和谐班级、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大力开展目标引领行为教育。目标可以引领行为的养成,在实践中,笔者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成长目标。例如,召开“我的理想树”“我的角色我知道,我的责任我承担”等主题班会。在这里,最核心的是围绕“中国梦,我的梦”确立全体学生系列成长目
期刊
目的 探讨针灸疗法对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方法 82例面神经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行针灸疗法)与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各41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改善及睡眠质量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随着治疗时间推移,观察组改善效果越显著,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购车理念日益成熟,人们日益关注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车内噪声的大小是评价乘坐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换气、除雾等需要,打开车窗时会产生低频率高强度的风振噪声,风振噪声极易使驾乘人员产生不适感,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及行车安全性,因此研究风振噪声的生成机理、探究风振噪声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汽车风振噪声进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一般性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