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的车道线与车辆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道线与车辆检测是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系统中的重要任务,也是车辆后续路径规划、决策与控制的基础。卷积神经网络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各种视觉检测任务的同时,也为智能车辆视觉系统的交通目标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理论,研究出精度高、实时性高和鲁棒性强的车道线与车辆检测算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多场景车道线数据集,其中包含50,000张带有车道线注释的道路图像。针对车道线的细长线型属性,提出了基于关键点与梯度均衡损失的全局车道线检测方法。通过设计关键点表征完整车道线,构建了车道线分类与关键点坐标回归结合的车道线关键点检测模型,实现端到端的全局车道线检测。分析样本不平衡下网络训练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梯度均衡损失函数优化模型的性能。采用多项评估指标实验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算法在多种驾驶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鲁棒性与实时性。建立了道路交通环境车辆数据集,其中包含14,092张带有车辆注释的道路图像。研究了YOLOv3框架的多尺度预测结构与目标检测原理,提出基于YOLOv3网络的车辆检测方法。通过实验论证了模型参数对车辆检测性能的影响,包括输入图像尺寸、损失权重系数和负样本阈值,确定适用于车辆目标的模型参数。实验表明,最终的车辆检测模型在不降低处理速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针对车道线与车辆检测的实时应用要求,提出了基于多任务网络的车道线与车辆联合检测方法。构建了由Darknet53基础网络、YOLO-Head分支网络和Lane-Head分支网络组成的多任务网络,在一个模型上同时实现车道线与车辆检测。采用全参数更新与独享参数更新结合的交替训练策略,在车道线与车辆数据集上进行网络多任务训练与测试,同时引入路面箭头标志识别任务,更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多任务检测能力。实验表明,多任务网络的训练损失能稳定收敛,车辆检测性能稍低于YOLOv3模型,车道线检测性能与车道线关键点检测模型相当,增加检测任务并没有降低模型的多任务检测能力,充分验证了多任务网络结构与训练策略的有效性。相比于采用两个独立的网络模型,所提联合检测算法的速度性能提升39.61%,在自动驾驶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现当代的绘画艺术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对于图像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显著。早期绘画对于图像的运用,仅仅是作为绘画的辅助材料使用,并未形成为图像而绘画的一种形式风格。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科技的进步所推动摄影摄像技术的发展,图像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也必然会形成一种图像化阅读的方式,即通过阅读图像来辨识发生事件的真伪。然而图像所提供的仅是某一瞬间的记录,其背后所隐藏的
学位
建立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通用型生物传感器是生化分析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通用型生物传感器是指使用相同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个别测定单元以达到检测不同物质的目的,其
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是植被及地面整体向大气输送的水汽总通量,它对评估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以及植被的需水情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蒸散量响应因素相关性这一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于2019年正式成立,旨在建立关于商品及服务的单一大陆市场和大陆关税同盟,促进区域经济共同体以及整个非洲的协调发展,是非洲国家为推进大陆经济
随着海洋资源的更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探索水下空间和执行水下作业的关键设备—水下机器人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凸显出来。而多自由度机械臂是水下机器人海洋开发工具中的重要
智能制造模式能够平衡个性化定制产品生产的高成本与高附加值,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其大大推动了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的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常呈现出多品种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执行,各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问题尤为重视并制定了不同的污染排放控制措施,但由于地区间的实际发展存在差异,区域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当今时代,借助技术创新网络合作开展双元创新活动成为企业发展的实际战略需要。网络惯例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创新合作非契约治理手段,然而由于目前较
1933年出版的《中国建筑史》及其前身的《中国建筑学》讲义是乐嘉藻一生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凝结和表达。由于该研究贯穿一生,而其一生(1868—1944)恰又处于近代中国变化最剧烈的时段,因此这一漫长研究不可避免地呈现复杂面貌,或可称为“层累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最终呈现的文本入手,对这一“层累的过程”进行拆解分析,探究其发展脉络和复杂面貌的成因。研究发现,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其对于“建
学位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逐渐趋于成熟,但是通过临床大数据研究发现NIPT依然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案例,准确性约为99.99%,而ch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