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铁还原对水稻土中苯系物降解的强化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Fe(III)还原过程对厌氧环境中有机物的代谢及一些无机物的形态转化具有显著的影响。多数异化Fe(III)还原微生物可通过利用H2和有机电子供体使Fe(III)还原,并从中获得能量进行生长。在受污染的含水土层中,异化Fe(III)还原过程通过作为污染物氧化的电子受体而使得有机污染物降解。纯培养研究进一步证实,一些异化Fe(III)还原微生物可以利用芳香化合物作为电子供体,促进芳香族碳水化合物的氧化过程。因此,异化Fe(III)还原过程在促进厌氧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强化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原位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选择我国典型的水稻土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壤泥浆厌氧恒温培养及微生物接种液混合培养的研究方法,初步探讨了厌氧微生物利用甲苯、苯胺、苯酚和苯甲酸以及作为唯一碳源时对微生物Fe(III)还原过程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浓度苯系物对Fe(III)还原过程影响的差异,以及电子穿梭体(AQDS)对Fe(III)—苯系物氧化还原体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自然水稻土与有机质耗竭性水稻土的比较,研究了水稻土中Fe(III)还原过程对不同苯系物的利用潜力。采用模拟苯酚污染的土壤,探索了微生物Fe(III)还原过程对强化苯酚降解的可能性。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由水稻土中提取的微生物可以利用苯系物作为唯一碳源,在厌氧降解的同时将电子转移给Fe(III),促使氧化铁还原为Fe(II),但利用不同苯系物的铁还原难易程度有所差异,铁还原率表现为苯甲酸最高(53.99 %),甲苯为最低(19.55 %)。4种苯系物作为碳源时的铁还原率均低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的铁还原率(71.16 %)。(2)混合培养过程中,不同浓度苯系物对氧化铁还原过程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所设置的浓度范围内,苯胺、苯酚、苯甲酸浓度为1.0~2.0 mmol/L时,促进铁还原过程;甲苯浓度为2.0~4.0 mmol/L时,促进铁还原过程。以2.0 mmol/L苯系物作为碳源时,蒽醌-2,6-二磺酸盐(AQDS)可明显地促进苯系物与氧化铁之间的电子传递。(3)土壤厌氧培养过程中,添加苯系物后抑制了土壤中铁还原反应,不同苯系物的抑制程度不同。苯酚、苯甲酸抑制程度较大,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没有Fe(II)生成,甲苯、苯胺抑制程度较小,铁还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添加外源氧化铁后,不同苯系物处理中铁还原程度都有增加,但增大程度不同,其中苯甲酸处理中Fe(II)累积量增加最多,甲苯、苯胺处理中也有一定程度增加,苯酚处理中增加程度最小。(4)采用耗竭性水稻土的厌氧培养过程中,添加苯系物后强烈地抑制了土壤中铁还原反应。苯酚和苯甲酸处理的抑制程度大,而甲苯和苯胺处理的抑制程度较小。和自然水稻土进行比较,有机质耗竭性水稻土中添加氧化铁后,各处理中Fe(II)累积量增加程度减小。
其他文献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作为一种评价家庭功能的自评量表,在国外发展近30年,广泛运用于科研研究和临床评价。关于它的研究一直受到心理学、精神卫生和社会学等专家的
在前人对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概括了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在体育科研中应用的一般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在体育科研应用中值得注
本论文旨在研究一种新式的用于浅海石油平台的结构方式——桩基石油平台。首先,平面布置和结构型式的研究。由于高桩梁板码头与石油平台在使用功能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平台的
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蒙东地区常见的6种饲草料,进行了8种维生素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新鲜牧草中VE、VA和VB2的含量最高,分别为65.99、0.35、373.21 mg/kg;玉米秸
目的:探讨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费森尤斯(anti-human T lymphocyte rabbit immunoglobulin-Fresenius,ATG-F)和IFN-γ、IL-2组成的培养体系诱导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
目前已有四所港校确定了今年招生工作计划。这四所港校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与以往相比,一个重大的招生政策变化是,今年香港高校不会再发生
期刊
通过秦山第二核电厂计算机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辅助判断功能、事故诊断和评价功能、应急响应行动模拟、应急响应支持等四大功能,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应急指挥部提供
在对首山一矿己16-17煤层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考察过程中,针对三率法无法科学准确区分该煤层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每米钻屑量和钻屑解吸指标等敏感程度问题,采用了包括预测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远。在居住区中出现人际关系冷漠、缺乏归属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然而,人们内心渴望着与人交往,这是人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