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人工晶状体应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后眼部结构的变化以及对眼后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眼科自愿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55例(88眼)高度近视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对A组38例66眼植入Bigbag人工晶状体,B组17例22眼植入MA60MA人工晶体。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变化;充分散瞳后应用裂隙灯显微镜下配合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以及后囊膜情况;利用A-型超声检测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及中轴区晶状体后囊膜至视网膜的距离,以评估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变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对玻璃体腔的影响;裂隙下前置镜检查配合B-型超声检查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的眼数分别为A组47眼(71.21%),B组16眼(72.73%),两组间统计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组前房深度平均值为(3.59±0.17)mm,B组为(3.55±0.21)m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740,P>0.05)。术后3个月A组和B组的前房深度平均值分别为(4.29±0.31)mm和(3.74±0.12)mm,两组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增长, (A组t=-9.529,P<0.05;B组t=--5.747,P<0.05),且两组间前房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9,P<0.05);术前两组间中轴区晶状体后囊膜至视网膜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89,P>0.05)。A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中轴区晶状体后囊膜至视网膜的距离的平均差值为(1.50±0.33)mm,B组为(1.67±0.12)mm,两组中轴区晶状体后囊膜至视网膜的距离较术前比较均有增长(A组t=-7.451,P<0.05;B组t=-3.800,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2,P<0.05);B组术后3个月发现1眼后发性白内障,新增玻璃体后脱离5眼(41.67%),A组未发现后发性白内障,新增玻璃体后脱离4眼(19.05%);术后1个月左右B组有1眼(4.55%)出现视网膜脱离的严重并发症,而试验组没有发现此类情况。结论两种人工晶状体均可安全、有效且稳定提高患者视力,但由于Bigbag人工晶状体独特的设计,可能使其在维持晶状体后囊膜稳定、减弱玻璃体前涌以及减轻手术对眼后段的影响上较MA60MA人工晶状体具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