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纤维素基水净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被认为是21世纪最严峻的全球挑战之一。随着水污染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亟需设计和开发各种材料和技术处理污水以满足人们对安全洁净水的需求。以天然生物质为基材的细菌纤维素(BC)具备环境友好性、可再生性和经济适用性,在面对水危机、寻找可持续发展材料的挑战中具有重要的竞争力和深入研究的意义。本文以廉价绿色的BC纳米纤维为原料,利用其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构建并优化制备了一系列高性能水净化材料。以可溶性污染物(重金属离子、染料和抗生素)和不溶性污染物(油和芳香族化合物),以及细菌、蛋白质等其他典型污染物为模拟污染物体系,深入研究和理解不同污染物在吸附、膜分离过程中的净化机制,阐明污染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材料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实现细菌纤维素资源在水环境控制与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体内容如下:(1)细菌纤维素/钙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以BC为模板,采用原位浸渍的方式将有机纳米纤维和无机矿物粘土的物化特性和功能性进行高效集成,制备了BC/钙基蒙脱土(Ca-MMT)纳米复合材料。借助多种表征手段和静态吸附实验,探究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吸附性能。以亚甲基蓝和四环素作为模型污染物,通过改变污染物溶液的p 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参数,考察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BC/Ca-MMT对亚甲基蓝和四环素的理论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338.8 mg·g-1和230.5 mg·g-1,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机理主要是静电吸引、阳离子交换和氢键相互作用。此外,该材料能实现对亚甲基蓝-四环素共存体系的同时净化,且在连续循环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可回收性和稳定的吸附能力,因此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质吸附材料。(2)季铵化细菌纤维素作为多功能高效净水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利用聚乙烯亚胺衍生季铵化合物(QAC)对BC进行改性,获得了一种可用于广谱污染物去除的多功能QAC-BC膜。采用多种手段对其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抗菌实验系统研究了材料的吸附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QAC-BC对Pb2+和刚果红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00 mg·g-1和694 mg·g-1,吸附过程受氢键、静电引力和金属螯合作用等机制控制。同时,样品能有效捕获Cu2+、Cr6+和甲基橙等其他常见污染物,且性能显著高于同类型生物质材料。以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证实了样品对细菌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此外,在多组分共存的模拟废水和真实废水中,QAC-BC能实现对重金属离子、染料和微生物的一步净化,且易于再生便于重复利用。由此,该多功能高效净水剂有望成为在实际条件下进行水处理的理想材料。(3)基于细菌纤维素的高通量防污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在BC表面修饰上粘附性聚多巴胺(PDA),再进一步沉积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片,制备了一种用于分离染料、油水混合物的高通量防污超滤膜(BC/PDA/RGO),并利用不同的表征方法以及超滤的各性能参数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在长时间的过滤测试中保持稳定的纯水通量(>1100 L·m-2·h-1),对分子量大、分子尺寸较大、带正电荷较多的染料展现出优异的截留性能,主要机制是物理筛分和静电相互作用。同时,BC/PDA/RGO具有独特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对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显示出出色的分离性能。此外,在多次循环实验中该复合膜表现出较好的耐蛋白质污染能力和较高的通量恢复率(~96.9%)。基于以上特征,并结合低成本、高效、易于制备等优势,将有助于该超滤膜材料在环境修复及水净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4)柔性TEMPO-氧化BC/HAP超长纳米线滤膜的构建与性能研究以高打浆度的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氧化BC纳米纤维,和具有超高长径比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HAPNW)为基本单元,借助真空辅助抽滤技术,通过复合、修饰等手段构建了亲疏水性可调控的柔性自支撑复合膜。研究结果表明,TEMPO-BC@HAPNW复合膜具有突出的强度、柔韧性、可变形性等力学性能,其丰富的多孔结构和独特的层状结构以及亲水性赋予了材料良好的渗透能力。在对Ti O2纳米颗粒的过滤试验中,表现出长期稳定的高水通量(>800 L·m-2·h-1)和高效率截留(>99%)。同时通过尺寸位阻和静电相互作用,对亚甲基蓝染料显示出优良的过滤吸附性能。此外,利用油酸钠改性后的复合膜表现为疏水性和亲油性,对多种有机溶剂和油均具有卓越的油水分离效果,并且能循环再利用。优异的膜分离性能、简便且精确可控的制备过程和易于功能化的特点,为该水净化滤膜实现其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聚焦离子束在(Focused Ion Beam,FIB)技术近几十年在微纳加工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支持了原位透射实验(in-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in-situ TEM),原位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in-situ Scan Electron Microscopy,in-situ SEM),三维原子探针(Atom Probe Tomogra
学位
基于能量枢纽的电热网优化运行中,忽略能量枢纽设备能量效率随其输入或输出功率变化而变化的特性会导致优化运行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偏差。针对以上问题,首先,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逼近设备的可变能量效率,建立标准化矩阵模型对考虑设备可变能量效率的能量枢纽进行描述。其次,以系统购能总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考虑设备可变能量效率的能量枢纽将区域供热网和配电网耦合,建立了电热网优化运行线性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
期刊
纳米流体是指受限于纳米空间中的流体,常见的纳米限域包括了纳米管、纳米孔、纳米通道以及其它更加复杂的纳米空间结构。根据受限空间的尺度又将其中的纳米流体分为“经典纳米流体”与“扩展纳米流体”。受限于纳米空间中的流体往往具有独特的纳米尺度效应,包括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等等。这些独特的效应使得纳米限域与纳米流体在离子分离、生物医学、纳米检测以及能源利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当水分子限制在
学位
高功率连续波光纤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然而,随着输出功率的不断提升,连续波光纤激光器中依然存在输出功率瞬态响应过程缓慢且有巨脉冲、连续波分裂出大量高峰值功率脉冲和输出激光模式动态变化等时域不稳定问题。以上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激光器输出功率波动,输出光谱及光束质量劣化,严重影响激光器应用,甚至威胁系统安全。为此,本文开展高功率连续波光纤激光
学位
新需求的提出和生产工具的改进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新需求可视为问题的提出,生产工具的改进可视为方法的设计。科学研究亦如此,其是一个从提出问题到设计方法、使用方法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问题和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通常以学术论文、专著、专利或报告等学术文献形式作为交流与传播的载体。浩如烟海的学术文献是科研工作者的隐性知识的显性表达,可通过抽取学术文献中的“问题-方法”
学位
芮方法,即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是近三十年来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一种多体系统动力学新方法。因其无需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系统矩阵阶次低、计算速度快、程式化程度高等优点,而被全球广泛运用于52个工程领域150多类产品的动力学仿真与设计,并仍处于高速发展中。作为我国国防基础科研科学挑战专题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超精密飞切机床系统为背景,应用并扩展芮方法,从理论、计算、试验三个方面系统研究超精密
学位
随着器件尺寸不断微型化,传统硅基半导体电子技术已经接近物理极限。当其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时,将会出现明显的量子效应,导致器件结构和功能性设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有机分子具有尺寸小、稳定性高、柔性可弯折以及性能高度可调等优势,有望突破传统硅基半导体的瓶颈。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金属与有机半导体接触界面的电荷注入势垒(肖特基势垒)是影响界面整流性能的关键因素,对器件的电学、光学等性能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界面
学位
基于状态空间法,建立了一种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器状态空间模型,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表明:出口空气含湿量最大相对误差为2.1%,出口空气温度最大相对误差为2.4%,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器的瞬态传热传质特性。分析了逆流式中空纤维膜进口参数(空气进口温度、空气流量、水温度、水流量)与出口参数(空气出口温度、空气出口含湿量、出口水温度)之间的瞬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到成像设备和外部环境等不利因素的限制,所获取的图像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与噪声等退化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觉体验与后续的高层模式识别应用。虽然通过改进成像系统中的物理设备可以提升图像分辨率,但是该方法经常会受到成本与应用场景的限制。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作为一种以软件手段增强图像分辨率的方法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