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中目标位姿定位光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中目标位姿定位是测量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基于光电探测原理的测量系统具有作用距离远、实时性好、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本文针对空中目标位姿定位的实际需求,基于光电扫描测角原理和激光雷达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机载扫描定位系统的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光学系统。首先制定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利用垂直共轴双路激光扫描实现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测量,同时利用飞行时间探测法探测目标的距离。分析了该方案可能存在的误差有扫描光束质量、转台转速误差、扫描偏心误差等,讨论了避免误差的措施。完成了线形平顶化激光发射、激光接收和逆向反射器模块的设计。根据主、从机光学系统对发射模块的要求,对激光进行了光束整形。最终实现激光束X方向发散角小于±0.05°,均匀度大于90%;Y方向扫描角为30°,均匀度大于98%。通过使用分光镜、反射棱镜等光学元件,对整形后光束进行了结构上的合理排布,使其满足工作要求。接收镜头选择APD作为光电探测器,最终优化设计的镜头为4片结构,包含2片非球面,接收视场为±37.5°,F数为0.57。最后进行了公差分析和杂散光分析,重点研究了太阳光对接收镜头的影响和解决办法。选择角锥棱镜作为系统的逆向反射器,通过仿真模拟确定了单个角锥大小为21 mm,且角锥分两排排布,各排分别倾斜7.5°和22.5°。完成了主、从机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根据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反射模块的装调要求,设计了各模块相应的机械结构和系统的整体结构,并对各部分的装调过程进行了简单说明。最终主机系统外形尺寸为Φ103mm×65 mm,从机系统外形尺寸为Φ116 mm×39 mm,满足机载系统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表面的防热层会由于高温而发生烧蚀,防热层在烧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及其他烧蚀产物引射到边界层内,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质量引射。质量引射会影响飞行器的流动稳定性。本文以Ma=6的高超声速钝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和线性稳定性理论(LST),通过定义N值修正量ΔN来定量研究质量引射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二维情况下质量引射不同参数对扰动演化的影响,包括引
转/静碰摩是转子系统常见故障之一。当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发生碰摩时,系统会产生丰富的非线性现象,且多部位碰摩所产生的现象更加复杂。理清多部位碰摩的故障特性,可以为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定位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针对五点支承的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利用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分析了高/低涡轮碰摩所产生的动力学特性,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五点支承的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模型,模型中考虑高/低压涡轮两处碰
小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凭借其结构精简,成本低廉,功重比高等诸多优势占据了低功率飞行器的主流地位。航空煤油由于其闪点高,使用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引起了民用航空领域的重视。但是航空煤油存在着粘度大,雾化困难等特点,在中低负荷工况下燃烧不稳定。此外,航空煤油的抗爆性较差,导致以火花塞点燃的方式极易产生爆震。因此研究活塞式航空煤油发动机中低负荷下的燃烧特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基于一台四冲程航空煤油发动机,探
中介轴承是航空发动机中联系高、低压转子的特殊轴间轴承,中介轴承表面波纹度及弹流润滑作用都会对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为深入理解中介轴承-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本文分别对考虑波纹度的中介轴承-双转子系统以及考虑弹流润滑作用的中介轴承-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包括:1.对双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考虑表面波纹度的滚动轴承及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考虑弹流润滑作用的滚动轴承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成为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边界层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对飞行器的表面阻力、热流等有重要的影响,而转捩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以马赫数为6的高超声速边界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的矩形凹槽对自然转捩的影响。该影响主要包含由凹槽引起的平均流修正对来流第二模态扰动的局部散射以及与自由流中的快慢声波相作用而引起的局部感受性。数值结果表明,凹槽对边
鸟撞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航空飞机的运行安全。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统计,飞机撞鸟次数逐年增加,在飞机所有受鸟撞的部件中,航空发动机被鸟撞击次数最多,被撞后部件发生损坏的比例也最高。风扇位于航空发动机的最前端,因而风扇是飞机所有受鸟撞部件中最应该被关注的位置。目前鸟撞风扇的研究中,鸟体模型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替代鸟体模型,但传统替代鸟体模型只是对真实鸟体躯干部位的近似简化,而鸟体其他部位对鸟撞动态响应影响
活塞式发动机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升功率高、结构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无人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点燃式活塞发动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功重比,成为无人机上的主流动力装置,大多使用航空汽油作为燃料,而由于航空汽油的运输、储存等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随着燃料单一化战略需求的日益提高,以航空煤油作为小型活塞式发动机的燃料也成为一种趋势。航空煤油粘度、密度较大,雾化较为困难,并且航空煤油辛烷值较低,在大负荷工况
基于燃料应用安全性,航空煤油因其闪点高,饱和蒸汽压低,不易挥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点燃式活塞航空发动机。同样,这也带来了混合气形成质量差、燃烧不稳定、爆震倾向增加等热点问题。以往的学者大多只关注喷雾SMD对混合气的影响,而喷雾不均匀度也是影响混合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以优化煤油混合气形成质量为目标,探究航空煤油发动机额定工况和冷机起动这两个重要工况时,不同燃油温度和当量比条件下,喷雾不均匀
作为无人机的动力源,与传统的汽油航空活塞发动机相比,航空煤油活塞式发动机在安全性、通用性以及燃料易得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以航空煤油作为航空发动机燃料正受到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然而,航空煤油雾化困难,自燃温度低,辛烷值较低,在实际应用时往往面临着小负荷时燃烧稳定性与大负荷时易发生爆震的问题。因此,航空煤油活塞式发动机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大负荷工况下的爆震抑制,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目前针对汽油机爆
本文以一台排量650m L的低压空气辅助直喷单缸试验机作为试验平台,进行了冷起动试验研究。发动机冷起动动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着火阶段,即从开始喷油点火到形成首循环燃烧的过程,围绕温度低、雾化差,难以形成火核的问题进行了冷起动性能试验研究,提高火核形成能力;然后是暖机阶段,围绕因缸温低、进气不稳定而产生异常燃烧的问题,研究了首循环之后的燃烧特性,提高做功能力。对这两个阶段进行改善,全面优化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