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A处理调控桃形李采后果实花色苷合成代谢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pere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熟的桃形李(Prunus salicina L.cv.taoxingli)具有色泽诱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浙江地区的特色水果。花色苷是其主要的呈色物质和营养物质,不仅赋予水果丰富的色彩,而且具有抗癌、消炎、抑制脂质氧化、保护皮肤和视力等功效。桃形李成熟于高温多雨多台风的季节,成熟的果实在这种天气下易受多种病原菌侵染、极易发生裂果和落果现象,所以桃形李一般在成熟前采摘,但过早采摘延缓了果实上色,降低了果实花色苷含量,甚至无法通过后熟来达到成熟时的颜色和营养物质含量。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是植物自有的挥发性化合物,能诱导果实花色苷合成。目前,有关MeSA促进花色苷合成的分子机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以桃形李为试材,分析MeSA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花色苷合成的影响,并利用RNA-Seq分析MeSA调控桃形李采后果实着色的分子机制,利用酵母单杂交体系鉴定参与桃形李采后果实花色苷合成的转录因子。主要结果如下:(1)MeSA(10、100、500μmol·L-1)处理促进了桃形李采后果实成熟。在常温贮藏期间,MeSA显著提高了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软化速度和果皮转红程度及速率,同时维持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的风味和色泽品质。其中,100μmol·L-1 MeSA效果最佳。(2)MeSA处理能够促进桃形李采后果实总酚、类黄酮和花色苷积累,提高果实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同时,MeSA显著提高了桃形李果实花色苷合成途径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查尔酮异构酶(CHI)、黄烷酮-3-羟化酶(F3H)、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花青素合成酶(ANS)和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UFGT)的酶活,从而促进了果实花色苷的合成与积累,提高了果实色泽和营养品质。(3)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在贮藏的第4、8、12 d分别富集355、1975、2335个差异基因,表明MeSA处理在转录水平上广泛调控代谢活动。MeSA能够调控桃形李果实赤霉素信号转导、脱落酸信号转导、乙烯信号转导及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从而正向调控花色苷的积累。此外,ERF、MYB、NAC、HB-other、b HLH、WRKY、b ZIP、B3、Dof等多家族转录因子共同响应MeSA处理,共同调控桃形李采后果实色泽品质形成。(4)利用Ps ANS、Ps UFGT启动子和与花色苷含量正相关的Ps MYB4、Ps ERF1、Ps ERF2、Ps ERF3、Ps ERF4、Ps ERF5、Ps ERF6、Ps ERF8、Psb ZIP转录因子进行酵母单杂交实验,发现Ps ERF3、Ps ERF5、Psb ZIP1可通过与Ps UFGT启动子直接结合,促进桃形李采后果实花色苷合成,提高果实色泽和营养品质。
其他文献
由于细菌的耐药性,使得抗生素对治疗越来越多的细菌感染变得越来越无效。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广谱耐药细菌,再加上不良的卫生条件和不良的食品保存以及耐药菌的快速传播,使抗生素治疗更加复杂化。由于细菌在抗生素的使用下,在生存斗争中逐渐产生可以靶向分解长期使用的抗生素的分解酶,从而产生耐药性,这说明传统类型的抗生素已经不适用于杀菌和治疗细菌感染。本论文结合了银离子和天然的壳聚糖衍生物两者的优异性能并通过制备表
学位
胃肠道靶向缓释体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能够实现营养物质或药物的保护以及在胃肠道缓慢释放、提高它们的生物利用度等功能。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因其较好的功能特性、安全性等,被认为是具有潜力的壁材,可应用于制备水凝胶并实现其在胃肠道的缓释功能。然而,单独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力学性能较差,作为递送载体仍旧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化学或物理改性。本文通过利用葡萄糖和葡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糖基化反应
学位
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执行者,蛋白质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诸多的功能特性而被广泛用于食品体系。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不仅仅是通过单个蛋白质发挥作用,也依赖于各种物质间的协同作用(如蛋白-蛋白、蛋白-多糖、蛋白-多酚等),这些相互作用会影响食品的风味、色泽、以及营养功能。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β-乳球蛋白(β-LG)是常见的两种天然蛋白质,它们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常被作为药物载
学位
生物膜培养是向大自然学习,保护微生物免受环境压力的一种方式。与游离的微生物细胞相比,以生物膜形式固定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细胞具有更出色的稳定性和抗逆活性。虽然形成生物膜是微生物天然具备的特性,但其在材料表面的成膜能力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制备了静电纺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膜和玉米醇溶蛋白/纤维素复合水凝胶两种载体材料,探究益生菌在两种载体材料上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分析罗伊氏乳杆菌生物膜在体外模拟消化液中
学位
现有牛乳致敏原消减技术存在诸多局限性,花青素、黄酮等食源多酚可与致敏原蛋白发生交互作用改变蛋白质构象结构及致敏性。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多酚-蛋白交互作用开展低敏牛乳蛋白互作体系的构建及机制研究。通过特征多酚-牛乳典型致敏原低敏体系的构建,从分子互作体形成、致敏性评价和构效关联变化等角度,系统阐明多酚-蛋白交互消减牛乳致敏原的分子和生物学机理,旨在为乳制品低敏体系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学位
抗真菌活性乳酸菌是一类能够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抗真菌物质从而抑制真菌生长的乳酸菌。其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ell-free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CFS)中含有有机酸、抗菌肽和脂肪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筛选新的抗真菌活性乳酸菌并探索它在食品中抵抗真菌腐败的能力,在改善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浙江传统玫瑰醋中分离出9株乳酸菌并通过共培养探究对真菌的抑制作用。选择Lact
学位
缩醛(酮)是一类新型香料,它具有原料丰富、香气独特持久、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行业中应用广泛。随着香精香料市场规模的增长,缩醛(酮)类香料的合成备受关注。缩醛(酮)的传统生产工艺中,常使用硫酸、盐酸、磷酸等质子酸催化醛(酮)和醇进行缩合反应制得。质子酸催化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但反应过程腐蚀设备,后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采用杂多酸、离子液体、分子筛等催化剂催化制备缩醛(酮)时,虽在
学位
本文以从果蔬中分离出的产促植物衰老激素的三种致病菌——栖稻假单胞菌(P.oryzihabitans)、藤仓镰刀菌(F.fujikuroi)和损毁链格孢菌(A.destruens)为供试菌,选择两种小分子防腐剂以及紫外线照射、超声处理和热处理三种常见的物理方法,研究了两种小分子防腐剂及三种物理方法对三种致病菌的抑菌性能。并通过分生孢子萌发抑制、荧光发射光谱扫描、电导率及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细胞壁对防腐
学位
安吉红茶,采用与安吉白茶相同的鲜茶叶“白叶一号”,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其不仅口感甘醇爽滑,香气甜香馥郁,汤色橙黄透亮,同时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优质红茶。目前,对于安吉红茶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安吉红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品质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而分析其品质特征的形成机制,并对其冲泡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冲泡产物的抗氧化、抗糖化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学位
贻贝作为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具有产量高、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但是目前贻贝在我国仍以鲜销、速冻等粗加工方式为主,加工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发酵水产食品历史悠久,尤其是鱼露、虾酱等产品以其独特风味在调味品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题通过接种米曲霉发酵贻贝酱调味品,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贻贝酱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贻贝酱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和风味的变化规律,并对贻贝酱进行了调味工艺优化,以期拓宽贻贝加工应用范围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