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产价格波动明显加大,对金融稳定、经济运行造成的不利冲击显著增加。如:20世纪80、90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机,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由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所引起的次贷危机。与资产价格显著波动形成对比的是,同时期各国的通货膨胀率基本得到了控制。由此,引发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以调控宏观经济时,仅仅关注一般商品的价格是否可取?货币政策是否应该盯住资产价格?这一问题日益成为学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研究的焦点。从当前的国内形势来看,房地产投资成为居民重要的投资方式之一,以房地产形式持有的资产比重不断上升。加之,当前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国家连续出台“国十条”、限购令、“新国八条”等相关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在国家频繁实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更凸显出研究“货币政策是否应该盯住房地产价格?”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房地产价格作为资产价格的代表,以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利用2006-2011年的数据定性分析了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工具、消费价格(CPI)与货币政策工具。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以来以居民消费价格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对资产价格更多的是关注。接着,通过构建VAR模型分析得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对资产价格几乎没有显著影响,否定了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直接调控资产价格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肯定了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高度相关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资产价格的能力是不足的,由于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存在长、短期的均衡关系,故货币政策通过盯住通货膨胀而达到间接地调控资产价格足矣,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无需盯住资产价格,对资产价格波动采取关注的态度。由于影响资产价格波动的因素纷繁复杂,最优的选择是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其他措施直接调控,这样的政策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