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固态绿光及紫外激光器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非线性倍频实现的绿光及紫外激光是现今全固态激光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激光光源之一。本论文基于对谐振腔设计和激光倍频理论的深入分析,优化了激光器件设计环节,实现了高效的绿光、紫外及双波长激光输出。主要对泵浦耦合系统、谐振增强四倍频腔、准增强四倍频腔和Z型腔等作了理论分析和优化。这些设计标准能够广泛应用于商品化的激光器的研发和制造,以提高激光的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LD端面泵浦YVO4/Nd∶YVO4复合晶体经腔内倍频实现了高效率连续绿光输出。考虑了泵浦光将引起激光晶体的热效应和腔内倍频晶体的损伤阈值,该实验采用低掺YVO4/Nd∶YVO4复合晶体作为激光晶体;高抗灰迹KTP作为倍频晶体。理论分析了不同的端面泵浦耦合系统下,泵浦光在激光晶体内的光强分布情况和相互作用长度,提出一个有效的泵浦耦合系统。基于优化的泵浦耦合系统,采用紧凑的平平腔结构,该激光器获得最高功率为7.2W的连续绿光输出,光光转化效率为26.2%。实验结果表明该泵浦耦合系统可以应用于设计高效的掺钕激光器。  2.围绕掺钕激光晶体开展了三倍频和四倍频的紫外激光器设计工作。在激光四倍频的实验设计中,提出将绿光在腔内多次反射的准增强四倍频设计。在平面波近似下,研究了准增强四倍频设计可获得的光强增强倍数为21倍,解释了光束干涉对激光整体效率的影响。实验中采用声光调制,分别研究了端泵和侧泵情况下准增强紫外四倍频激光的输出特性。分别获得平均功率为388.5mW和1.08W的266nm紫外激光输出,绿光到紫外的光光转化率为11.9%和12.6%。此外,实验研究了三倍频紫外激光输出特性。  3.基于Yb∶YAG晶体开展了连续红外及绿光双波长激光器的设计工作。本设计分析了以Yb∶YAG为工作物质的准三能级系统模型,计算了最佳耦合率、输出功率及腔内功率。基于高斯光束的谐波产生模型,分析倍频效率随束腰的变化,给出最佳倍频时的束腰尺寸。采用Z型谐振腔设计,实验研究了Yb∶YAG在不同输出耦合率下的激光输出特性,讨论了准三能级和四能级系统间的竞争机制。实验研究了腔内倍频激光的输出特性,同时获得8.9W1030nm和5.4W515nm激光输出。该光源可以应用于光热共路干涉仪,其优异的性能可以将测量精度提升至几个ppm。
其他文献
聚合物混合体系能够自组装形成许多新奇的结构,然而这些聚合物在均质基板或本体中往往形成高度无序的结构。理论和实验证明,可以通过受限和掺杂有效地控制聚合物混合体系的自组装行为。本文选用基于含时金兹堡-朗道理论(Time-Dependent Ginzburg-Landau Theory,简称TDGL)的元跑动力学方法(Cell dynamical system method,简称CDS),探讨了在纳米粒
量子点与具有连续谱介质之间的耦合,涉及到许多基础的物理问题,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一系列的进展。人们通过研究这些相关的问题,建立了许多适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室温下稳定吸附在硅Si(111)-7×7重构表面的富勒烯分子在引入金属银原子后,却发生了五种吸附取向(角洞里的六环朝上、有缺陷半单胞中心的原子朝上、无缺陷的半单胞中心的五环朝上、有缺陷半单胞角落的五六键朝上和无缺陷的半单胞角落的六六键朝上)之间的自发循环转变,且以顶原子朝上与五六键朝上、六六键朝上与五六键朝上这两种变化之间的转变居多。反过来,将富勒烯吸附在已被银原
强子间弱相互作用的作用力程只有10-3fm,远小于核子的尺度。在如此近的距离内,强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对夸克之间近距离的关系是一阶敏感的。因此,研究强子间弱作用为定量研究夸克间
GaN是一种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为3.4 eV,有稳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被应用在LED、激光二极管和紫外探测器及高功率器件。GaN材料功函数为4.1 eV及电子亲和势为2.7-
随着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定量遥感逐渐成为遥感应用的发展趋势,这就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辐射定标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空间光学遥感器实验室辐射定标过程中,定标光源除
在1995年A.Braun首次实验发现飞秒脉冲激光在大气中传输形成等离子丝后,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也随之增多。本论文对强飞秒激光在大气中传输形成等离子体细丝进行系统的研究。
有机半导体材料显示了许多优于无机材料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低成本、大面积柔性电子器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作为最具代表的有机半导体器件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在材料、器
二氧化钒接近室温的金属绝缘体相变因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成为近期重要的一个研究对象。目前对于二氧化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在导电衬底上快速得到高质量
随着超强超短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光束自聚焦、脉冲自陡变和自相位调制等非线性光学现象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利用超强超短激光脉冲在空气中实现激光成丝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