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皿蛛科常见属种蜘蛛分子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皿蛛科蜘蛛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我们选择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和核18SrRNA基因作为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分子标记。 本研究应用DNA序列测定技术对来自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武汉、襄樊、江西省、广东省、云南省、河北省等地区的11属31种皿蛛及一个园蛛科和一个球蛛科外群的mtDNACOI和核18S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从Genbank上下载了2种微蛛的同源序列。基于mtDNACOI对皿蛛科蜘蛛构建的系统树将它们分为了两个类群,其中一个类群与形态分类中的微蛛亚科相对应,包括了传统形态分类中微蛛亚科的几种和钩舟斑皿蛛;另一个类群包括了形态分类中皿蛛亚科的盖蛛属,盾蛛属,侏儒蛛属,中皿蛛属,斑皿蛛属和苔蛛属。基于18SrRNA基因对皿蛛科蜘蛛构建的系统树将它们分为了两个类群,其中一个类群与形态分类中的皿蛛亚科相对应,包括了传统形态分类中盖蛛属、盾蛛属和斑皿蛛属;另一个类群包括了形态分类中微蛛亚科的几种和皿蛛亚科的侏儒蛛属,中皿蛛属,斑皿蛛属和苔蛛属。钩舟斑皿蛛与微蛛亚科始终聚到一起,因此建议将它从斑皿蛛属中移出。未知斑皿蛛2与盖蛛属始终聚在一支,因此须要进一步将它定种并建议重新归属。另外,仅选取了盾蛛属、苔蛛属、侏儒蛛属和中皿蛛属各一种,斑皿蛛属两种,可能是由于选取的种类太少,地理分布过于狭窄,代表性不够,导致它们的归属和形态上的分类出现了分歧。mtDNACOI和核18SrRNA基因在研究皿蛛科系统进化方面是较有用的基因,然而其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尚不足以得出完全正确的系统树。我们认为对于系统进化研究,增加分类单元,增强分类单元的代表性,进一步分析比较更多的DNA序列,通过多种途径的正确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和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二十年,植物转基因技术已有很大的改进,转基因效率及转化的物种数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植物种或品种不能进行转基因,或转基因效率很低。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植物转基因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一方面从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技术着手,探讨了植物中参与农杆菌转化过程的基因在提高水稻转基因效率方面的功效。另一
学位
本文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运用离散分布模型、聚集强度指数、分析几何等分析手段,对海南省假臭草所在典型群落间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殖配置进行了分析;从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对海南省
本文从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绞股蓝叶、茎水浸液的灭螺效果,绞股蓝总皂甙的水溶液灭螺效果与机理,及其室外生态模拟实验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⑴用三个不同品种的绞股蓝叶、茎
目的: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观察电针对内质网介导的凋亡通路在脑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对脑细胞凋亡逆转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保护
本文对跳蛛科原始类群及树蛛属的分子系统发生与进化进行了研究。跳蛛科是蜘蛛目中最大的,种类也最多的一个科。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60个属5121个已知的种,但是,直到最近,蛛形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家族,是一种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它包括四种不同的血清型,分别为DV1、DV2、DV3和DV4。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较为复杂,从没有明显或者是仅有轻度症状的登革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仅次于胃、食道癌。而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已成为恶性肿瘤第2位的杀手,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约11
本文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 从海南粗榧植物健康的树皮、枝、叶中分离得到72株内生真菌。依据其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将其中68株归为半知菌类,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