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地区小鼷鹿种群数量与栖息地选择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群数量和种群的结构特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小鼷鹿是已知现存最小的偶蹄目(Artiokactyla)动物,在国外属常见种,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及其附近岛屿,我国仅有小鼷鹿(Tragulus javanicus williamsoni)一个亚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是对于我国小鼷鹿的研究稀少,而种群状况一直是个未知数。本文以分布与勐腊县境内的小鼷鹿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数量分布状况和栖息地展开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旨在弄清我国现存小鼷鹿种群数量和分布格局,及它对栖息地的选择利用情况。   2005年12月-2006年3月,通过对西双版纳州勐腊地区两个子保护区社区访问和对保护区工作人员反馈信息的收集,确定了小鼷鹿的具体调查范围共3片:勐腊大沙坝水库库区、尚勇勐满和龙门片区。并分别于2006年8月-2007年2月完成了大沙坝地区的野外调查,总计调查面积40krri2;于2007年6月-2007年12月完成了勐满和龙门片的调查,总计调查面积107km2。野外调查过程中,将坡位分为上坡、中坡和下坡,分别设置样线。采用系统取样法,每隔500m设置一个30 m×30m的样方。在样方内,以确认有效足迹链的形式来确定小鼷鹿的活动地。   通过方差分析法计,算出各调查区域内小鼷鹿种群数量的范围值。结果显示:在大沙坝调查区内抽取956个样方,有效足迹链为50条,种群大小在1297-983只之间;勐满片调查区抽取样方800个,有效足迹链为37条,种群大小在2352-1728只之间;龙门片调查区内共抽取样方1047个,发现有效足迹链为73条,种群大小在5739-4699只之间。利用GIS软件(Arc View GIS9.2),将勐满调查区与龙门调查区各有效足迹点生成小鼷鹿的分布格局和密度区间。结果显示:在季节性雨林中小鼷鹿分布较多,河流(水源)与小鼷鹿的分布有很大联系,所有的有效足迹点均围绕于河流两岸分布,且河流(水源)越密集,则小鼷鹿密度越高。   为弄清小鼷鹿对生境的要求,分别于2007年6月-12月的野外调查过程中,采用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栖息地的方法,对小鼷鹿栖息地展开调查。共测量13个生态因子。包括海拔(Altitude)、坡位(Position on slope)、生境类型(Habitat type)、距水源距离(Distance to water)、土质软硬度(Soil quality)、乔木层盖度(Canopytree coverage)、优势乔木(Dominant species of tall tree)、灌木层盖度(Shrubcoverage)、优势灌木(Dominant species of shrub)、草本层盖度(Herb coverage)、优势草本(Dominant herb)、落叶层盖度(Leaf litter coverage)和人为活动情况(Human activities)等。对7个定性因子的选择系数Wi和选择指数Ei的分析结果表明,小鼷鹿偏好在土质较软、没有人类活动的中下坡位活动。对优势乔木千果榄仁(Terminalia myriocarpa)、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和粗叶榕(Ficus hirtaVahl),优势灌木木奶果(Baccaurea samiflora)、斑鸠菊(Vernonia esculenta)、云南地桃花(Urena lobata)和大叶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优势草本长柄山姜(Alpinia kwangsiensis)和()叶(Phrynium capitatum)有选择偏好。   小鼷鹿栖境利用样地与可利用样地的6个定量因子中,仅海拔(AL)和草本盖度(HC)两个因子差异不显著,其余4个因子差异均显著。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乔木盖度(TTC)、灌木盖度(SC)、落叶层盖度(LLC)和距水源距离(DSW)是区分利用样地和可利用样地的关键因子,区分正确率达95.7%。   小鼷鹿对低海拔的河谷浅滩地带有明显的选择偏好。对胆小、活动能力较弱的小鼷鹿来说,坡度平缓、植被完整的河岸一带有利于它遭遇天敌时迅速逃跑或就近隐藏。而较密的乔木树冠层与高密度的灌木丛形成双重的隐蔽条件,极大地减少了小鼷鹿被天敌发现的几率,提高了安全性,这是导致小鼷鹿在勐腊地区呈沿海拔较低的河岸集中分布格局的原因之一。食源植物沿河谷两岸的集中分布,是影响小鼷鹿分布格局的另一原因。
其他文献
“文学”原为官职名  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即负责人称为张文学、李文学等。  汉武帝为选拔人才,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赶考,被举考官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记载的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  “萧墙”是
期刊
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p.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长尾小蜂科Torymidae大痣小蜂亚科Megastigminae大痣小蜂属Megastigmus。该蜂是小果垂枝柏Sabina recurva var. c
绰号这种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称谓语形式,大多含有亲密、憎恶或者玩笑的意味,有美称,也有恶称。美称多以人的好相貌或好品行特征为号,如称赞德行的“活菩萨”“包青天”等;恶称则多以生理缺陷或不良行径为号。如嘲笑人的“瘦竹竿”“王麻子”等。民俗学认为,“绰号”又叫外号、诨名,指在人的本名之外,他人据其特征另起的名号。《水浒传》中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说起绰号也是信手拈来,然而有些人物的绰号或因为晦涩难懂,或因
期刊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有讲究,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积淀。  百姓的称谓  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很多,如“黎民”,这是古代称呼普通民众最常用的词,《礼记·大学》载:“以能保我子孙黎民。”与“黎民”近义的词还有“黎庶”“黎氓”“黎苗”“黎甿”“黎首”“黎元”等,都有民众之意。这些词语长期活跃在古代汉语中,如杜甫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句中的“黎元”就
期刊
“中国·柯桥纺织指数”20130401期纺织品价格指数收报于105.80点,环比下跌0.02%,较年初下跌0.29%,同比去年增长0.03%。原料放量不足价格微势回调据“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监
双斑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是华南地区烟粉虱的两种优势种寄生蜂.本文研究了两种寄生蜂对不同龄期烟粉虱寄主的产卵选择特性.结果表明: 两种寄生蜂均可寄生烟粉虱的1~4龄若虫.
从植物中寻找天然活性物质,直接加工成农药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或作为先导化合物仿生合成新型农药,是目前植物源农药研究的热点。为了开发我国杀虫植物资源并进一步从这些植
野生食用菌是云南山区农村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野生食用菌资源利用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在一些野生食用菌产区,许多农户年采菌收入过万元。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
构件软件技术是实现大规模软件集成的关键技术。文章提出并介绍了构件式遥感图象处理系统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着重阐述了构件式处理软件开发环境中用户界面、对
云南松是云南省的主要造林树种和经济树种。它以滇中高原为起源和分布中心,分布于海拔700-3200m的地带。随着环境的恶化,云南松出现了很多发育不良的现象。比如木材扭曲、主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