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商业银行风险模型和模型风险管理问题。文章以问题驱动,以分工的视角研究商业银行风险模型内生演进的逻辑,以及对模型风险管理框架进行研究。 首先,文章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针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风险建模与银监会推动新资本协议实施基本同步的现象,提出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模型发展是“内生演进还是外部监管推动”的疑问?第二,针对银监会一再推迟自身曾一直推崇和极力推动的新资本协议实施进程、并开始倡导实施在风险模型计量之外的新监管标准,同时结合金融危机后社会各界对风险计量模型的质疑,迫切需要回答风险模型是否依然有效?模型风险如何管理和控制?随着近年来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各种估值定价和风险计量模型开始在我国商业银行广泛应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模型风险逐渐增大,对该问题的回答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全文分为第一部分“风险和风险模型概览”、第二部分“风险模型的演进”、第三部分“风险模型的性质及其模型风险管理”共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风险和风险模型这一研究对象及其概念和内涵。采用分类和归纳的方法对商业银行承担的各类风险及其数量众多的风险模型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明确各类风险及风险模型的概念和内涵,指出风险管理模型化在商业银行尤其在大型商业银行中的普遍性; 第二部分是探讨风险模型的演进机制。首先按照历史脉络对分工的发展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并进而以分工为主线,将涉及市场和企业、分工和交换、企业内分工和市场分工、迂回生产、资产专用性、协作、交易、契约、产权、制度、交易费用、代理费用等一系列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辨析。以企业内分工视角阐述了风险管理模型化的本质是一种分工现象,基于迂回生产、产品内分工、模块化分工理论,进一步将其表述为“风险模型本质上是基于分工实现跨时间、跨空间价值交换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进而采用分工矩阵这一形式逻辑的表达方式,按照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历史发展的脉络,建立了一个基于分工的业务价值链分析框架,对中国商业银行转型、银行大集中、业务流程再造以及风险模型的深化应用、市场风险管理的扩展、组合风险管理的提升、国际化发展与海外风险管理等现象给出了合理的形式化演绎和有说服力的经济学解释,并给出了实践检验。 第三部分是对风险模型的性质进行剖析并对模型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从将风险模型放在业务价值链环境下分析回到风险模型这一个环节本身,对风险模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提出了风险模型所具有的客观性、局限性、数据依赖性、工具性、相互关联性等五个基本性质,并以这五个基本性质推论出模型的局部适用性、时效性、双面性、依附性、创建的专业性和协作性、可解释性、相对性和差异性、趋同性、传染性和外部性、顺经济周期性等十类衍生性质。并给出了风险模型建模的IT框架平台,以及对模型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观点如下: 其一,风险模型在中国至少大型商业银行中已广泛存在。不同于大家所认为的中国银行业风险模型发展历史较短、风险模型应用较少;事实上,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开发和应用了大量的风险模型,虽未如国际主流银行有几百上千的风险模型,至少应有一百至二百多个模型之多。 其二,风险管理模型化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迂回生产、产品内分工和模块化分工实现跨时间、跨空间价值交换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风险模型作为其中间产品是否实现跨时空价值交换并不能改变最终金融产品的跨时空价值交换的性质,比如,使用风险模型或不使用风险模型,都会提供风险评估服务,都不能改变借贷交易“透支未来”的跨时间价值交换的信贷产品性质;但是,风险模型等中间产品的跨时空价值交换和资源配置,比如客户风险评级模型有助于提升信贷审批效率,通过标准化和统一信贷政策也有助于提升信贷审批质量,从而有助于提升借贷交易实现跨时空价值交换和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有助于提升信贷资金资源配置的效率。 其三,风险模型是商业银行在分工深化条件下内生演进的结果。当然,前提条件是存在分工的可能,比如市场规模较小、外部制度环境制约,分工收益较低或成本较大,则风险管理模型化分工就难以出现。 其四,进一步整合和深化了迂回生产的内涵。综合梳理和整合了奥地利经济学派门格尔、庞巴维克的引入时间维度的迂回分工概念、以及杨格定理中的迂回生产;认为简单的纵向分工并不一定是迂回生产,判断是否迂回生产的标准应该是能否“变串行生产为并行生产”,能否“以空间换时间”。 其五,银行大集中:实质是一种横向一体化,同时导致生产迂回程度加深。根据斯密-杨格定理,市场规模是分工的必要条件。在银行数据和管理大集中之前,银行虽然名义上是一个企业、一个法人,但各个地方分支机构实质上是一群各自为政的小型金融企业,对于各个小型金融企业而言,达不到应有的生产规模,各分支机构之间的简单横向分工的收益难以体现。银行大集中就是各个地方分支机构类似兼并整合实现横向一体化的过程。同时,银行大集中,大型主机、应用系统等通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使得金融产品生产的迂回度加深,分工进一步深化。 其六,风险模型可以跨企业进行分工,并不一定全部在金融企业内部完成,是分工收益成本比较综合权衡的结果。比如,中小银行基于成本收益考虑就可能直接使用外部风险评级服务。 其七,风险模型内生演进还是外生推动的争论,其实质是“是否遵循应用测试(Use Test)原则”,是“实质上实施新资本协议”、还是“形式上实施新资本协议”。 其八,一个金融机构内的风险模型体系是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某种组合,若内生演进产生的风险模型居于主导地位,则认为该金融机构是实质上实施新资本协议;反之,若外生监管推动产生的风险模型居于主导地位,则认为该金融机构是形式上实施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化改进的方向,应该是发展银行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所需的内生建模组织的培育。 其九,系统提出了风险模型所具有的5个基本性质和10类衍生性质。风险模型所具有的客观性、局限性、数据依赖性、工具性、相互关联性等五个基本性质,并以这五个基本性质推论出模型的局部适用性、时效性、双面性、依附性、创建的专业性和协作性、可解释性、相对性和差异性、趋同性、传染性和外部性、顺经济周期性等十类衍生性质。 其十,目前不是要不要发展风险模型的问题,而是要如何控制模型风险的问题。目前风险模型已经在商业银行大量存在,作为合理的推论,事实上难以脱离风险模型的作用;其次,坚持应用测试原则,内生演进的风险模型总体上模型风险是存在良好管理和控制的条件基础。 其十一,需要提供独立的风险模型生产环境、在风险模型开发、验证、监测、升级的全生命周期流程中控制模型风险。若更有效地进行风险建模生产,在IT基础平台方面需要提供独立于业务价值链流程应用环境、风险数据集市及应用环境的模型生产环境之外的风险模型生产环境。一旦模型生产完成、并经过审批发布之后,再以业务价值链流程所规定好的接口和界面提供给业务价值链流程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