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群链球菌CovRS双组份系统致病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是引起人类细菌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之一。据2011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概有7亿例GAS引起的轻微、局部感染病例,其中约65万例转化为严重侵袭性感染(严重全身性感染),最后导致约四分之一的感染者死亡。A群链球菌感染可以引起相对轻微感染,主要有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软组织感染、脓包病。它也可导致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如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坏死性筋膜炎。该菌也可能造成非化脓性后遗症,如风湿性心脏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GAS血清型的复杂性以及疫苗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尚无针对GAS的商业化疫苗。近年来由GAS引起的猩红热和严重全身性感染的发病率有所增长,引起了人们对该类细菌感染的更多关注。尽管研究者围绕GAS的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目前对GAS导致侵袭性感染的致病机理和局部感染向侵袭性感染转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进一步研究GAS在侵袭性感染过程中的固有免疫逃逸机制和了解GAS如何从局部感染转化为侵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将有利于发现新的抗感染靶点和建立侵袭性感染早期诊断方法,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严重侵袭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从A群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坏死性筋膜炎等危及生命的感染病例中分离频率最高的M1T1血清型代表菌株进行侵袭性感染致病机制研究。第一,发现GAS可以通过CovRS双组份调控系统抑制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募集以增强其侵袭能力,也解释了侵袭性感染临床分离株MGAS5005中covS基因的天然无义突变是导致该菌株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能力、侵袭能力和毒力增强的主要原因。第二,用侵袭性感染模型评估了三个受CovRS双组份系统调控的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因子在侵袭性感染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三,发现中性粒细胞在M1T1血清型GAS引起的局部感染转化为侵袭性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第四,进一步完善M1T1血清型GAS引起的局部感染转化为侵袭性感染的分子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M1T1血清型GAS侵袭性感染模型。本研究首先用临床分离的侵袭性感染代表菌株MGAS5005和咽炎感染代表菌株MGAS2221通过皮下接种的方式感染小鼠,建立侵袭性感染研究模型。在该模型中,与咽炎感染代表菌株MGAS2221相比,侵袭性感染代表菌株MGAS5005具有较强的毒力和软组织侵袭能力,并且感染部位缺少中性粒细胞。该表型与严重侵袭性感染——坏死性筋膜炎感染部位缺少中性粒细胞的临床表现一致,表明该动物模型成功模拟了侵袭性感染的临床表型,为侵袭性感染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M1T1血清型GAS通过CovRS双组份系统抑制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募集以增强其侵袭能力和毒力。本实验室首先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野生型covSwt基因置换MGAS5005基因组中天然无义突变的covS△1bp基因,构建MGAS5005wtcovS回复菌株。动物实验表明MGAS5005wtcovS显著降低了毒力和侵袭能力,并且在感染区域募集了大量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含量与咽炎感染代表菌株MGAS2221感染部位募集的中性粒细胞水平相当。相反,MGAS2221△covS突变株毒力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感染部位募集的中性粒细胞含量降低至MGAS5005相似的水平。该结果表明,GAS通过CovRS双组份系统抑制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募集,并因此增强侵袭能力和毒力。上述结果也解释了侵袭性感染分离菌株MGAS5005中covS基因的天然无义突变是导致其抑制中性粒细胞募集能力和毒力增强的主要原因。通过检测患者感染部位分离菌株的covRS基因是否发生突变,或许可以成为一种侵袭性感染的辅助预测方法。3.链球菌分泌性酯酶(SsE)是侵袭性感染中重要的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因子和毒力因子。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在GAS侵袭性感染过程中,CovRS双组份系统参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募集。CovRS双组份系统需要通过调控下游基因实现抑制中性粒细胞募集的功能。白介素-8蛋白酶(SpyCEP)、C5a肽酶(ScpA)和分泌性酯酶(SsE)是受CovRS负调控的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因子。为了分析和比较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因子SpyCEP、ScpA和SsE在侵袭性感染过程中的重要性,本研究以侵袭性感染代表菌株MGAS5005为亲本菌株,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分别构建这三个基因的单基因缺失突变株,双基因缺失突变株△spyCEP△scpA,△scpA△sse,△spyCEP△sse和三基因缺失突变株△spyCEP△scpA△sse。通过侵袭性感染模型,对单基因缺失突变株、双基因缺失突变株和三基因缺失突变株一共7个突变株同时进行比较发现:凡是缺失了sse基因的突变株(包括单基因、双基因和三基因缺失突变株),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能力和毒力都显著降低;然而,spyCEP和scpA这两个基因的单基因和双基因缺失突变株的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能力和毒力与野生株相比没有显著变化;并且三个因子之间没有协同增强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能力和毒力的效应。以上结果证明SsE不仅是GAS侵袭性感染过程中抑制中性粒细胞募集的重要因子,而且是GAS侵袭性感染过程中的重要的毒力因子。通过开发针对该毒力因子的药物或者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有希望用于治疗侵袭性感染。将该毒力因子的表达水平与GAS侵袭性感染严重程度相关联,有潜力发展为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判指标。4.中性粒细胞在咽炎感染代表菌株转化成强侵袭性菌株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某些GAS菌株在小鼠体内传代后,covRS基因可能发生突变。covRS基因突变的菌株不能分泌广谱半胱氨酸蛋白酶(SpeB),因此本文将该类菌株简称为SpeB阴性菌株(SpeB-菌株)。本研究将咽炎代表菌株MGAS2221(SpeB阳性菌株)进行皮下感染,发现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从感染部位分离到的SpeB阴性突变菌株(SpeB-菌株)比例越来越高,具有体内生存优势。体外生长曲线和体内竞争感染实验共同表明SpeB-菌株在体内的生存优势并不是生长速率导致的,而是因为SpeB-菌株在感染部位具有更强的抵抗炎症细胞清除能力。通过RT-PCR方法发现,与MGAS2221相比,SpeB-菌株中spyCEP、hasA和sse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在小鼠软组织感染模型中证明,与亲本菌株MGAS2221相比,SpeB-菌株具有更强的毒力、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能力和侵袭能力。以上结果表明在小鼠体内传代,可以诱导咽炎感染代表菌株MGAS2221“转化”成为具有强中性粒细胞募集抑制能力、强侵袭能力和强毒力的SpeB-菌株。为了研究宿主中性粒细胞在该“转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缺乏中性粒细胞的小鼠进行实验。首先,分别通过抗Gr-1和抗Ly6G的两种单克隆抗体消除正常小鼠感染部位中性粒细胞,两种抗体处理的结果均表明中性粒细胞在该“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使用中性粒细胞杀伤能力有缺陷的gp91phox-/-基因缺陷型小鼠再次确定中性粒细胞在该“转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为了排除炎症单核细胞在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使用炎症单核细胞不能从骨髓进入血液的CCR2-/-基因缺陷型小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炎症单核细胞并未对“转化”过程产生影响。5.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M1T1血清型GAS引起的局部感染向侵袭性感染转化的理论模型。(1)在建立感染之初,GAS不仅需要正常的CovRS双组份系统来感应环境变化并迅速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同时需要分泌广谱半胱氨酸蛋白酶(SpeB)来破坏机体的第一道屏障(如咽喉或皮肤上皮细胞)。(2)当GAS突破第一道屏障之后,机体在感染部位募集大量中性粒细胞来清除GAS,此时GAS将通过各种免疫逃逸机制来抵抗免疫系统的清除。(3)其中,covRS基因发生突变将使得免疫逃逸相关的因子能够大量表达,因此具有较强的固有免疫逃逸能力,获得了体内生存优势。(4)成功免疫逃逸的GAS进入血液全身性扩散进而导致侵袭性感染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认识,促进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水平。方法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肺泡蛋白沉积症住院患者6例,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针对基底先存构造对裂陷盆地断层控制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应用脆性断裂新理论——“不协调性准则”来阐述、分析裂陷盆地基底先存构造控制断层形成和演化的力学机理,确定基底
本研究利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分析了我国家禽市场价格波动的特点。结果表明,波动性对冲击具有非对称性效果,即负冲击所引起的波动要大于同等程度的正的冲击。同时禽
文章认为新型城镇化下,需要发展市郊铁路推动中小城市建设,疏解中心城功能,并支撑郊区人口增长。但目前市郊铁路发展面临内涵不能适应都市圈发展的要求、缺乏合理的技术设计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研究了改性聚丙烯纤维(MPPF)、玄武岩纤维(BF)、仿钢纤维(ISF)以及MPPF的掺量、长度对高强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与空白组进行了对比
大内生平威廉·G·大内(William G.Ouchi,1943-),又名比尔·大内,是日裔美籍管理学家。出生于夏威夷檀香山,在1965年于威廉姆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从斯坦福大学获得MBA学位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