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1991年底的中国B股市场是指境内上市外资股证券市场,其中B股指的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内外投资者发行、募集外币资金并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与A股市场几乎同时起步的B股市场理所应当的属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证券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A股市场同时起步的B股市场却在发展中遭遇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甚至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退化的局面。B股市场本身也出现了边缘化的迹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并且这种局面已经维持了多年。但是这种局面在整个中国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是显得非常不和谐的,无论B股市场最终是关闭还是重新取得新发展,都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不应该继续现在这种不管不顾的局面。本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本文试图在这次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之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探讨B股市场可能或可以的发展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为导语,分别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然后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在第二部分中介绍B股市场相关理论及B股市场发展历程。其中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金融功能及演进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B股市场历史沿革和发展包括B股市场主要政策变迁、B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发展情况等内容。在第三部分中,将第二部分的相关理论和B股发展情况联系起来,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B股发展的情况,得出B股市场作为证券市场存在功能性缺失这一结论。虽然得出了这个结论,但是目前关闭B股市场也是不可性的。.因此也就继续分别分析了B股发展成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B股与A股尽早合并、B股与H股合并这三个方案在目前情况下的不可行性,也从侧面为后文提出B股市场应该积极发展做好铺垫。第四部分先是介绍了本次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国际环境带来的主要变化,以及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特征(GDP增速放缓但发展态势良好、加速经济结构转变、通胀压力巨大、货币供应激增、外汇储备节节攀升),因为这些是发展B股市场的国内外现时背景,对B股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然后根据金融危机之后的这些经济情况,分别阐述了此时发展B股市场的现时意义和战略意义,主要包括完善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推动证券市场国际化、分散外汇储备风险、助推“走出去”战略这四个方面。正是由于发展B股市场的现时意义和战略意义,在第五部分中提出B股市场“短期积极发展、长期自然融合"的发展思路。首先界定了这个发展思路中短期和长期的含义。在短期积极发展中主要包括B股市场的重新定位、以及新定位的发展措施。长期自然融合主要对新加坡内外资股的发展进行案例分析,主要包括从新加坡内外资股合并看A、B股自然融合的条件和新加坡内外资股合并对我国的启示。本文综合B股市场现存的问题、关闭方案的弊端和B股市场如果发展起来的现时意义和战略意义,提出B股市场“短期积极发展、长期自然融合”的发展思路。该发展思路中的“短期”和“长期”的含义分别是:“短期”所指的时段是现在到中国汇率改革最终目标的完全实现,即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而“长期”所指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成熟度达到可对外开放时。在思考B股市场退化的原因时,虽然制度、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B股市场现在尴尬的状况和进退两难的局面。但本文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随着B股市场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了变化,而B股市场的定位也越加模糊,导致其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纵观B股市场发展历程,可以看出B股市场除了刚开始设立的几年中其定位相对比较清晰,而后发展至今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市场层面都没有对B股市场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在设立之时,中国国内外汇需求旺盛缺乏外汇资金,而人民币尚未开放,为了解决好这个矛盾,B股市场才得以建立。由于当时这个定位比较清晰,在这个时段中B股市场的发展也比较顺利,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曾一度超过A股市场,其历史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而后由于B股市场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B股市场的定位却没有调整或跟上这些变化,逐渐走向了边缘化。因此,解决B股市场的定位问题是寻找B股市场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立足于B股市场目前面临的国内外新环境,结合证监会2008年发布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将资本市场建设成为更加开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发挥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并且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其发展的大方向和趋势,从各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中应遵循渐进。而文中多次强调B股市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中重要的一条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管制,这也是目前发展B股市场的硬约束。综合这些因素,将B股市场定位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桥梁,定位于中国的境内外币证券市场。在既考虑B股市场现状,又考虑B股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将这个境内外币证券市场积极建设成为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先驱。因为目前A股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再赋予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这个重任可能会影响A股市场自身的发展,引起剧烈的波动,加大其系统风险。如果直接在A股市场进行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改革,一旦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将极有可能被放大,可能将中国20余年的证券市场建设成果毁于一旦。为了加强新定位的准确性,提出要坚持B股市场发展的持续性和方向性。所谓持续性指的是B股市场在没有实现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这个战略目标或没有达到自然融合条件之前是要坚持发展的,不是单纯的过渡市场,否则将会给投资者造成对B股市场的短期性和不确定性的预期,影响和阻碍B股市场正常的运作和发展。所谓方向性指的是B股市场的发展方向是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部分先融入到国际资本市场去,在国际化市场参与主体、国际化市场制度建设和国际化市场监管体制等各个方面积累相关的经验,从而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战略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并不是简单的利用外资这个单一功能。并且要将发展B股市场的持续性和方向性准确的传达给市场,让市场形成良好的预期,从减少B股市场发展的波动性。最后将我国的A、B股与新加坡内外资股的异同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得出制度和交易计价方式的不同及原因才是新加坡内外资股能顺利自然融合的重要因素,从也正是我国A、B股长期自然融合的条件。并从新加坡内外资案例中得出如下启示:(1)内外资股在短期内的并存是有合理性的,而在资本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后,内外资股的合并是符合全球性资本市场要求的。(2)A、B股合并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不能一蹴而就。新加坡内外资股在合并条件都已实现的情况下也用了7年之久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程,而我国目前的制度和人民币兑换问题这两个条件都还没有实现,由此可见A、B股市场自然融合的长期性。(3)新加坡是世界公认的开放性国家,但在资本市场中还是设立了内外资股,其初衷是出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这提醒我国在以后A、B股合并时以及经济对外开放中是需要注意国家经济安全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