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溞分子毒性鉴别评估对污染物识别能力探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dezhufangch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水体是所有污水的汇,其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样且复杂,污染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决定了混合水体对人体和生态危害的复杂性与难预估性。因此,识别复合污染水体中主要致毒物质十分重要,如今污染物鉴别难点在于低剂量的混合和非致死效应的确定。为了解决致毒因子鉴定问题,美国环保署开发了毒性鉴别评估(Toxicity Identification&Evaluation,TIE)方法,思路是将化学品的分级分离与生物测试手段结合,确定致毒物质。TIE过程可有效测定重金属、氨氮和硫化物,但是仅仅针对于急性毒性的鉴别。经过对TIE发展改进的原位毒性鉴别评估(in situ TIE)设计了一种两管连接将物质分离和生物暴露集为一体的新装置,简化了实验的操作复杂性。但原位TIE同样只能鉴别致死效应的污染物,对于低剂量和非致死效应的污染物鉴别无能为力。分子毒性鉴别评估方法是一套正在发展的新型污染物鉴别方法,以分子指标进行快速敏感且综合的化合物识别,是对TIE的补充。已有研究仅针对单一暴露物质进行,对于混合体系是否适用还未有相应研究和定论。本研究以BPA和Cd为例,基于大型溞分子指标,围绕混合体系污染物识别的问题,探究分子毒性鉴别评估方法对混合体系污染物识别的适用性。本次实验结果如下:(1)基于树脂分离的iTIE装置对不同类型的物质分离效率差异显著,可以选择吸附性能有特异性的树脂进行污染物分离。(2)根据已有文献和数据库,查找选择出25个与大型溞发育、氧化应激、血红蛋白、金属响应相关的基因。对选取的25个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和引物设计。(3)基于分子基因表达的分子鉴别方法可以识别出单一加标水样中的BPA,同时对25个基因基于环境浓度单一暴露的Cd和BPA表达聚类明显,证明了分子鉴别评估在单一物质存在下对污染物的鉴别的可行性。证明了分子鉴别评估与iTIE装置联合对污染物鉴别的可能性。(4)Cd与BPA混合暴露下,大型溞基因表达表现出协同效应,导致分子指标无法确认基因效应针对哪种化合物产生,从而证明了分子指标在混合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因此,分子毒性鉴别方法无法识别可能有复合效应的混合体系中的化合物本研究验证了分子指标在单一物质体系中对污染物的鉴别能力,同时首次探究混合体系下利用分子指标对化合物的鉴别能力,指出分子指标在混合暴露体系中的不适用性,提出使用树脂分离手段将混合体系简化为单一体系进行分子鉴别,为利用分子手段进行污染物毒性鉴别评估提供了新的证据与思考方向。
其他文献
采用共沉淀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Lu2O3∶Eu3+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照片,比较了两种方法制备的Lu2O3∶Eu3+粉末的微观结构,测量和比较合成粉体
期刊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患者在取材方式、性别、民族、年龄、吸烟指数及TNM分期等6个方面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延边地区202例首次明确Ⅰ
目的:探讨续筋接骨液对兔肩袖腱骨愈合及VEGF、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健康且骨骼成熟的新西兰大白兔,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模型组12只以及续筋接骨液组12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模型组以及续筋接骨液组建立肩袖损伤模型并行肩袖重建术后,同步予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续筋接骨液组均于肩袖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1周行肩袖重建术,术后第3天开始,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至肩袖重建术后第
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天然气发电工程的燃气轮机共有18个燃烧室,采用DLN2.0+燃烧器,当机组运行到6 440h时,#13燃烧室火焰筒出现烧穿故障。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中国推行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是财政体制的最重大变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就总体来说,在省以下层面实际运作的财政体
本文着重考察两宋时期铁业生产由官营到民营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並说明尽管这种演变是缓慢的、艰难的、不彻底的,但具有重要意义,显示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本文通过对德阳城市结构与功能、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演变、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多层面分析以及内在原因的探讨,发现作为中国重大装备技术基地的德阳在新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尤
利用插入化学法,将金属卟啉配合物——四苯基卟啉合银(Ⅱ),组装到改性磷酸锆(十二烷基三甲基铵磷酸锆)无机层状物中。配合物与改性磷酸锆作用后,层状框架的层间距由3.00 nm调整到
针对燃气锅炉现存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7项节能技术,包括气候补偿器系统、烟气冷凝热回收系统、锅炉集控系统、变频风机系统、分时空控制供热、水力平衡系统、室温调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