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电影作为儿童心灵的守望者,具有娱乐、审美、德育、智育等功能,担负着引导儿童认识世界、感受真善美、分辨假恶丑的责任。中国电影市场自2012年以来发展迅速,2015年的票房总量突破了400亿大关,城市影院观众数量达到了12.6亿人次。这些数字虽可喜,但是400亿票房中儿童电影占比却寥寥无几,儿童观影的情况也并不乐观,这些现象说明现阶段我们的儿童电影传播障碍重重。笔者结合自身参与儿童电影项目的真实经历,依托对6所学校(培训机构)900名6-14岁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儿童电影传播的障碍所在,并尝试针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本篇论文主要从结构性障碍和功能性障碍两方面来分析儿童电影的传播问题。结构性障碍主要论述了政治、文化和经济对儿童电影传播的影响;功能性障碍主要从儿童电影的创作、形式和思想等方面来论述。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论文首先论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儿童电影行业的不景气却显得很不和谐,探究儿童电影的传播障碍有助于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并且国内外鲜有关于儿童电影传播障碍的完整论述,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对这个问题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阐释。接下来确定研究对象是儿童电影和儿童电影的目标受众(6-14岁的少年儿童),所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交叉分析法和SPSS分析法等。第二部分即第一章。论文首先厘清了儿童电影的概念——围绕儿童各个成长阶段的心智发展情况(理解力、接受力和发展特点)所创作出的儿童乐于接受的影片。接下来对儿童电影进行受众观影分析和功能分析,在了解受众特点和儿童电影功能的同时能够体现本研究的价值。之后重点阐述了儿童电影的生产和传播现状——现阶段儿童电影产量少、排片少、反馈少。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分析了儿童的观影特点——大部分儿童都喜欢看电影,但是分不清电影的类型,通过网络观看电影的儿童居多,在选择电影时较为看重影片的内容等。第三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也是本篇论文的重点。第二章和第三章重点论述了儿童电影传播的障碍。结构性障碍分别从政治、文化、经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述。政治: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文艺政策都对儿童电影的传播产生不同的影响。文化:传统文化对于儿童电影的创作以及思想内容的传播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为其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观念会影响儿童电影的创作,外来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或引导着当前少年儿童的社会认知及其价值观的确立。经济:是论文论述的重点——通过对回收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儿童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父母的学历和职业等都对儿童的观影产生影响。通过对当前我国电影市场的分析发现,儿童电影处于成人电影、外国动漫以及市场资本三者的夹击之下,传播空间受到挤压。之后则通过与儿童电影《麦豆的夏天》的制片人、导演、编剧的交流以及对若干部电影的内容分析得出儿童电影的功能性传播障碍是儿童电影的创作偏离儿童电影的创作规律、形式单调、思想性不突出等,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电影产业水平不高、儿童电影播放途径少也是其功能性障碍的表现。第四部分即第四章。这部分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儿童电影传播策略——创作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儿童意识”和儿童的“游戏精神”,将儿童电影打造成释放儿童天性、培养想象力的平台;坚持“儿童本位”,杜绝“成人思维”入侵儿童电影创作;提升编剧创作素养;丰富儿童电影的创作类型;善于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提高营销水平,重视产业化发展;合理整合放映资源,拓宽儿童电影放映渠道;充分发挥儿童电影影视评论的功能等。第五部分即结语。这部分是对论文研究的总结,并指出研究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优秀的儿童电影能够启迪心灵,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因此儿童电影的有效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权益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创作者和生产者都要有强烈的儿童意识,恪守“儿童本位”原则,争取多出精品。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家长要重视儿童的观影需求,创造条件让儿童观看到属于自己的优秀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