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生物质及三维一体式电极材料增强MFC产电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能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同步实现废水处理与能源回收,其可持续发展理念广受重视。但MFC的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例如功率输出、稳定性、电子利用效率低和投入成本等问题,都极大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一直以来,单室空气MFC构型被广泛使用,且多采用Pt/C作为空气阴极催化剂,但它成本较高,易被复杂溶液体系污染,单室构型虽节省了质子交换膜的使用,同时也损耗了阳极的电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阳极常用的碳布、碳刷等二维碳材料存在生物附着量低、传质过程受阻、长期运行稳定性差、价格昂贵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废弃的生物质(柚子皮、鸡蛋壳)作为材料来源,在阴极构建了Fe3C/WC/GC纳米复合物和鸡蛋壳膜(ESM)分隔材料,以提高单室MFC的功率输出、库伦效率及稳定性,并有效降低MFC投入成本。基于废弃柚子皮具有天然形成的多孔结构和含氧官能团,可以在柚子皮碳骨架上原位引入大量铁盐([Fe(CN)6]4?)和钨盐(WO42?),在惰性气氛下通过原位碳热还原的方法“一步”合成Fe3C/WC/GC纳米复合物,其中Fe3C和WC被胶囊状的石墨碳层紧密包围,能保护催化组分的有效活性,并呈现出暴露的Fe3C(001)和WC(100)晶面,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Fe3C(001)晶面仅需0.06eV的能量就可以实现O-O从O2分子中的裂解,而WC作为助催化剂能有效提高Fe3C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此外,基于多孔生物质合成的阴极催化材料呈现丰富的介孔和微孔结构,能为催化氧还原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和传质通道,通过旋转圆盘和环盘电极测试,确定Fe3C/WC/GC能以接近四电子的方式催化氧还原反应,产生H2O2中间产物的量较低(<5%),催化活性与传统Pt/C相当。在单室MFC中可获得1997±13mW/m2的功率输出,较传统Pt/C提高67.82%(1190±37mW/m2),且能维持较高电压(550±11mV)稳定运行33个周期。
  另一方面,直接利用从食品垃圾中回收的鸡蛋壳膜,将其放置在单室空气阴极内侧用作分隔膜使用,与未加分隔膜阴极相比,功率密度没有明显下降(1415±10mW/m2vs.1441±15mW/m2),但库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电流密度为0.82-5.15A/m2时,库伦效率高达67.2-95.3%,未加分隔膜反应器仅为22.1-38.2%,其高效的功率输出及电子利用效率归功于较弱的离子传输阻碍和较低的氧传递系数(kO=2.3×10-7cm/s),且与其它已报到的分隔膜相比,具有一定经济和性能优势。对于它长期运行的生物淤积和放大问题,提出负载纳米银杀菌剂和利用仿生合成技术将膜进行放大可持续性研究。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单室MFC阴极界面的性能,本文将Fe3C/WC/GC阴极和鸡蛋壳膜进行联合构建,组成Fe3C/WC/GC?ESM阴极组件,结果得到627±20mV,1553±21mW/m2的电能输出,其库伦效率在0.73-5.36A/m2时可达72.11-98.21%,与传统PEM?Pt/C阴极组件相比(40-55%),性能具有极大提升,且能够有效降低阴极造价。
  此外,针对传统碳布(CC)阳极附着细菌数量有限、稳定性差、价格昂贵等问题,分别构建了具有三维大孔结构的富含氮石墨碳(NGC)海绵阳极和Magnéli相亚氧化钛(MTiSOs)块体阳极,利用它们分散的大孔结构、较粗的骨架以及特殊的化学组成,提高产电菌附着量并强化阳极界面反应的传质过程,增强阳极与产电菌间的胞外电子传递(EET)效率。首先,利用富含氮元素的商业三聚氰胺海绵(MF)作为碳源和氮源的共前驱体,直接将MF热解形成NGC海绵。其中氮的引入使整个碳骨架的态密度下降,更容易吸附一些反应物质,例如O2、卟啉铁、核黄素等,提高阳极电子交换反应活性。在单室MFC中接种纯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可获得508±12mV的最大输出电压与750±18mW/m2的功率密度,比传统CC阳极(395±18mV、362±22mW/m2)分别高出28.6%和107.2%,这主要归功于氮掺杂的引入提高了阳极材料与产电菌之间通过细胞色素进行的直接电子传递效率,并刺激产电菌产生更多的丝状胞外聚合物进行电子传递,DFT计算表明其中吡咯氮型碳对EET贡献更大。
  除了对碳材料进行杂原子掺杂,本文还利用商业TiO2为原料合成MTiSOs,并将其热压成三维大孔的块体阳极。利用MTiSOs良好的导电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反应活性,在单室MFC中接种混合菌群,可获得581±20mV与1541±18mW/m2的电能输出,且运行一周期的时间与CC(48h)相比延长到70h,在促进EET过程中主要呈现由细胞色素诱导的直接电子传递,与CC相比具有更高的异相电子传递系数。这两种一体式材料,均能省略一般粉体阳极制作过程中粘结剂的使用,减少电极活性面积的损失。其中,NGC海绵阳极机械强度受限,更适用于固体杂质较少的纯溶液体系中应用,坚硬的MTiSOs块体阳极可以保护生物膜免受尖锐物质入侵造成的破坏,更适合应用在较为复杂的废水体系。
  通过提高电极界面反应,增强单室MFC的产电性能,利用新开发的阴极、分隔膜、阳极材料构建Fe3C/WC/GC?ESM?NGC和Fe3C/WC/GC?ESM?MTiSOs电池,结果均获得较高的电压及功率输出,其电压输出时间最长可达200h/周期,远大于传统的Pt/C?CC电池(48h),且材料大多来源于废弃生物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材料,为进一步从废水中提取能量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输电塔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向高度更高、跨度更长的方向发展,使得大跨越输电塔及塔线体系对风荷载更加敏感,所以准确获得输电塔及塔线体系的气动力及风荷载参数是输电塔结构设计的重要保障。大跨越钢管塔与常规塔相比高度更高,跨度更长,且圆钢塔的风荷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难以计算。因此,针对输电塔结构及塔线体系开展全面的风荷载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及经济价值。本文以380m高的舟山大跨越输电塔及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
学位
为了实现稀土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高矫顽力Nd-Fe-B永磁体对重稀土元素的过度依赖,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无重稀土Nd-Fe-B材料。由于热变形工艺流程短,热变形磁体的晶粒细小(约300 nm)、温度稳定性优异、耐腐蚀性强,有望替代烧结磁体。然而目前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未达预期,尽管通过晶界扩散技术实现热变形磁体矫顽力大幅提升,但同时磁体的剩磁大幅降低,制约磁体的应用。并且晶界扩散会使快淬磁
学位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容量、高功率、循环性能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产品、动力电池等领域。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化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类碳材料,存在理论比容量低,安全性能差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研究者们不断研究开发新型高性能负极材料。二氧化钛(TiO_2)由于具有高工作电压及较小体积效应,具有优异循环稳定性及高安全性,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
学位
超级电容器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和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多孔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比表面积,能够以离子吸附的形式构筑电化学双电层,是超级电容器最常用的电极材料。但是,能量密度低一直是制约它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短板。因此,如何基于多孔炭材料实现兼具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材料和结构设计,仍然是一个急需解决并富有挑战性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分别从材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日渐消耗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探究和研发高容量、高能量、长寿命、安全无污染的新型电化学储能体系以及有效地利用自然界中自然资源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锂离子电池由于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空间卫星和大规模储能装置的有前景的候选者。但是当前具有高容量、高倍率性能的
SA508 Gr.3钢目前广泛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核岛容器大型锻件的制造。随着核电站单堆功率不断提升,核岛容器尺寸和重量不断增加,厚壁大锻件成为未来发展趋势,CAP1400和华龙一号核岛容器锻件最大壁厚处甚至超过500mm,这些锻件在调质处理时呈现出显著的尺寸效应,主要表现为心部冷速不足导致低温韧性降低,表面到心部低温韧性波动大、均质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SA508 Gr
学位
设计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仍是当前的研发热点。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因其高比容量的优势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候选材料,但其仍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大、慢速动力学、电压迟滞以及严重的电压衰降等缺陷,导致能量效率、功率密度以及循环性能的恶化,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设计并优化Li1.2Ni0.13Co0.13Mn0.54O2材料结构,通过双离子掺杂限制循环过
学位
火电厂既是工业用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自2015年起,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要求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火电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火电厂与所在地区分抢淡水资源,以水限电、以水定电日益严重。水资源紧张已凸显为我国火电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以开辟水源,并通过优化厂内用水以节约用水,形成经济实用的火电厂工业用水技术体系,系统解决火电厂面临
学位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电站燃煤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严峻。CO2和NO作为燃煤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急需得到有效控制。对于CO2减排,近些年提出的Oxy-steam燃烧技术是极具潜力的高效率低成本CO2捕集方式,但是由于焦炭Oxy-steam燃烧(焦炭-O2/H2O燃烧)过程的复杂性,目前鲜有学者对焦炭-O2/H2O燃烧过程中的焦炭氮转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NO减排,已有多种手段来控
学位
核电站中各构件与主管道之间大多采用金属异种焊相连接,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异种金属焊接件的应力腐蚀开裂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挑战。因此,对异种金属焊接件的显微组织及腐蚀行为展开系统研究,可以加深对异种金属焊接件的认识、对焊接件的性能改善提供参考以及对焊接件的抗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能力提供数据支持。本文以核电站压力容器安全端异种金属焊接件低合金钢侧的A508Ⅲ低合金钢-82合金接头熔合线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