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卫星重力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和芬诺斯堪底亚的质量迁移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p9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认识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演化趋势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地球系统的质量迁移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直观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质量迁移来分析地球表面及内部的动力过程,并推演其变化趋势。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重力计划的实施为大尺度的质量迁移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联合GRACE卫星重力数据与其它空间大地测量及水文观测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和芬诺斯堪底亚的质量迁移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青藏高原周缘的冰川质量变化
  我们利用2003?2016年间的卫星重力数据评估了青藏高原周缘的冰川质量变化。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周缘冰川总的质量变化速率为?23.5±1.8Gt/yr,印度北部地下水的亏损速率为?19.8±1.4Gt/yr。我们发现青藏高原周缘冰川的融化速率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沿念青唐古拉-喜马拉雅-帕米尔,由东到西融化速率逐渐变缓。昆仑山的冰川甚至呈微弱的增长趋势。天山冰川的质量变化速率也不均匀,东天山的融化速率约为西天山的5倍。我们还发现不同冰川的年际波动有显著差异。在冰川融化最快的两个区域,即东天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冰川的年际波动却最弱。
  2.青藏高原内陆的质量变化
  我们联合2003?2009年间的卫星大地测量资料与水文模型数据对青藏高原内陆的质量变化信号进行了分解,提取出了可能的构造质量迁移信号。我们发现青藏高原内陆有三个构造质量变化的显著区域,分别位于西部(1.47±0.43cmw.e./yr)、中部(?0.85±0.53cmw.e./yr)和东部(1.51±0.56cmw.e./yr)。其中,由地表变形引起的质量变化速率分别为0.33±0.15、0.30±0.10和0.14±0.24cmw.e./yr,不能完全解释构造质量变化信号,表明青藏高原的莫霍面可能正在发生变形。我们估计了青藏高原内部的莫霍面变形速率,发现整个莫霍面呈不均匀变化。西部和东部的莫霍面分别以18.1±7.2mm/yr和21.7±9.7mm/yr的速率上升,而中部则以?18.3±8.6mm/yr的速率下降。
  3.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与湖泊的质量变化
  我们研究了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与湖泊的年际质量变化。结果显示斯堪的纳维亚冰川在2003?2016年间的整体消融速率为?1.0±1.1Gt/yr。我们发现冰川的积累机制在斯堪的纳维亚山的不同区域表现出差异性,中部山区的冰川质量变化主要受降水驱动。多种观测数据共同识别出了发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湖泊区的干-湿(2005/2006)和湿-干(2012/2013)转换事件。我们发现冰川区由北风和南风控制,而湖泊区则主要由南风控制。这种驱动因素的差异直接造成了冰川和湖泊质量积累机制的不同。本研究证实了卫星重力观测具备监测小尺度冰川变化的潜力。
  4.芬兰的陆地水储量变化
  我们利用卫星重力和水文气象数据研究了2003?2016年间芬兰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为了削弱泄漏效应以精确地反演出芬兰各流域的水储量变化,我们同时考虑了反演方法的适用性与流域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组合的质量反演策略。我们发现芬兰境内的不同流域质量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质量趋势波动范围为?0.44cmw.e./yr至0.53cmw.e./yr。在芬兰南部,卫星重力观测与绝对重力观测有很好的一致性,两者之间不存在时间延滞。芬兰境内流域的年周期质量变化由积雪主导,同时,积雪造成了陆地水储量与降水之间的显著相位差。
其他文献
我国的城镇化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发展的新阶段。过去几十年间,城市道路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给城市街区活力、历史人文传承、城市安全出行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城市道路主要关注系统性的交通功能,对以服务街区为主的慢行交通以及沿街功能和活动关注不足。由城市道路、附属设施和沿线建筑等诸多元素共同构成的街道空间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亟需满足更多“人性化”需求。因
近年来,人们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的需求越来越大,室内外定位技术在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中显得格外重要。在室外定位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可以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但是在室内环境中卫星信号受建筑物遮挡严重,到达室内时信号较弱,使其在室内环境无法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目前室内定位技术
学位
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卫星任务,为研究全球地表物质迁移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该卫星任务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水循环、陆地水文和固体地球物理等方面的发展,为地球科学的相关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GRACE卫星是精确估算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唯一手段,然而GRACE卫星已于2017年10月结束运行,其后续任务GRACEFollow-
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为基础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各行业领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以及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兴起,用户对GNSS定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获得高精度、高时效性、统一性、高并发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而用户在进行实时精密定位时,一般需要卫星
网络实时动态定位技术(NetworkReal Time Kinematic,NRTK)可以提供厘米级的实时定位结果,是应用最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手段。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网络RTK技术从仅支持GPS定位逐渐走向多模多频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更多的星座和更多频率的信号为高精度定位提供了更多的观测数据和更高的可靠性,同时也为数据处理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长期以来,高精度定位服务主要服务于勘探,测绘,
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如海啸,滑坡等)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在认识到构造地震是发生在地壳断层面上的一种岩石摩擦失稳现象后,研究岩石摩擦性质成为现代地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量岩石摩擦实验的基础上,能够精确描述岩石摩擦性质的速率状态摩擦准则被提了出来。本文用单自由度弹簧滑块模型分析了速率状态摩擦准则下弹簧滑块系统发生粘滑失稳的条件,结果表明:当弹簧滑块系统中的弹簧刚度小于临界刚度(kcr
在沿海地区,海潮负荷引起的形变可达数厘米。在利用GNSS、卫星激光测距(SLR)、甚长基线干涉(VLBI)、星基多普勒轨道和无线电定位组合系统(DORIS)进行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研究时,都必须消除海潮负荷位移的影响。目前海潮负荷位移模型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海潮模型的精度。而由于浅水效应的存在以及验潮资料的缺失,海潮模型在浅水区域的精度不高,导致沿海地区海潮负荷位移模型的精度还不能满足IER
在充分考虑电离层变化受太阳活动和地磁变化的影响下,通过附加Kp指数、Dst指数和F10.7P、R太阳黑子数等地磁和太阳变化指数,构建附加物理参量约束的高精度电离层预报模型(Physical constrained polynomial model,PCPM)。基于中国区域CORS站数据,对PCPM模型与目前广泛用且公认效果良好的不附加物理参数的季节性增强乘积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
卫星导航系统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发生战争以及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等特殊的情况下,敌方很容易使用导弹等高精度远程武器对地面的控制系统(OCS)进行军事打击。一旦OCS被摧毁,整个卫星导航系统将很快陷入瘫痪。为保证卫星导航系统在缺少地面站的情况下正常运行,美国GPS在建立之初便提出了自主导航的概念。自主导航可在卫星导航系统长期得不到地面运控支持情况下,基于星间链路的
电离层作为一种弥散介质,可对穿越其中的的无线电波产生反射、散射、吸收以及折射等多种电离层效应,不仅是影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定位、导航和授时(position, navigation and time,PNT)服务的重要误差源,也可能造成无线电通讯中断、航天器表面充电、电力系统崩溃等空间天气灾害,从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