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法制文明的古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沧桑巨变,但始终保持着国家发展的稳定性、连续性,并且不断地走向文明与进步,以至于中华法系成为世界法系中的一个重要代表,这不是偶然的,是和治国理政丰富经验的总结,以及古圣先贤政治与法律智慧的贡献分不开的。
  在古人的观念中,良法与善法是同一语
  中国自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法律便与国家相伴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疆域的扩大、国家事务的冗繁,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纷至沓来,不断凸显出法律的治国价值。历史的经验证明,无法律无以维持日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无法律将失去调整上下尊卑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依据;无法律国家无纲纪,难以行使治国理政的功能;无法律不能推动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外无以御强敌,内无以抚寰中;无法律还不能发挥对道德规范的支撑,难以实现德法共治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历代思想家、政治家不厌其烦地论证治国不可一日无法。如商鞅变法时强调,“国皆有法”“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古代思想家在论及治国不可无法的同时,也分析了法有良法与恶法之分,在实践中的效果也有显著区别。在古人的观念中,良法与善法是同一语。宋人王安石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其所谓善法,即良法也。近人梁启超还论证了立法之善与不善所得到的不同效果,他说:“立法善者,中人之性可以贤,中人之才可以智,不善者反是。”其实,恶法之弊远甚于此。如商之亡,便亡于重刑辟;秦之亡,也亡于“偶语诗书者弃市”“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可见,行恶法失德失民,不亡何待。
  “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善法定是利民、惠民之法
  西周灭商以后,周公深切感到殷之所以“坠厥命”,就在于“失民”。因此他叮嘱周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大变动、兼并战争的连年不绝进一步凸显了民的作用。诸子百家纷纷倡导利民、惠民之说,以期得到民的拥护。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商鞅说:“法者,所以爱民也。”“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商鞅变法之所以获得成功,就在于他所推行的“开阡陌封疆”的土地立法、重农抑商的经济立法、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的军事立法、推行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社会立法等,得到了民的支持。慎到也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明中期以后,具有作为的首辅张居正说,“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
  总之,体现民情、洽于民心之法一定是利民、惠民之法,既有利于民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自然空间,也为民的再生产甚至是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
  “法与时转则治”,法律循变协时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
  早在《尚书·吕刑》中便有“刑罚世轻世重”的记载。《周礼·秋官·司寇》进一步提出根据不同的形势制定和适用不同的法律:“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主张变法改制的法家更强调法因时势而变的可变性。慎到说:“守法而不变则衰。”商鞅说:“礼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韩非在传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概括:“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治之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法家的观点反映了进化的历史观和以经验为基础的实证精神。
  可见,法因实际需要而制定,又根据实际的变动而删修,这就是法律循变协时的发展轨迹。法须循变协时的观点影响深远。晚清国势衰微,民族危机深重,变法之声遂日隆,论者皆带有新的时代烙印。如魏源在论证“天下无数百年不敝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的同时,提出了前人所从未提及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康有为为变法维新而大声疾呼:“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梁启超也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循变协时就是中国四千多年法律运行的轨迹。但是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在指出法的可变性的同时,也注意保持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反对“数变”。韩非说:“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他甚至尖锐地指出:“法禁易变,号令数下者,可亡也。”唐太宗说:“法令不可数变,数变则烦。”宋人欧阳修说:“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
  法的可变性要在“协时”,法的相对稳定性要在维护法律的“权威”,变中求稳,二者兼顾,不可偏于一端。
  法学逐渐成为显学,强调法平如水,“法简而易行,刑审而不犯”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大变动、大转型的历史潮流,法家学说逐渐成为显学,法家提出“以法为治”的主张,反对垄断国家权力的世卿制度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旧体制,强调法平如水,公正无私。为了表达法律的公平公正,管仲借用度量衡器以相比拟。他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又说:“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为了表述执法无私,管仲提出“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
  春秋时期,管仲在回答桓公问如何仿效圣王之所为时说:“法简而易行,刑审而不犯。”商鞅曾明白表述:“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唐贞观初年,太宗鉴于隋末法令滋彰、人难尽悉,提出以“简约易知”为立法原则,并且敕令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修律官,“斟酌今古,除烦去弊”。根据太宗所定的立法原则修订的律、令、格确实较为简约。明朝吴元年十月,李善长等拟议律令时,朱元璋便严肃指出:“法贵简当,使人知晓,若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可轻可重,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
  道德入律、改恶劝善彰显了中华法系的价值
  中国是沿着由家而国的路径进入文明社会的,氏族社会末期因血缘纽带而形成的宗法伦常关系,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在儒家势盛的汉代,通过说经解律和引经注律,使得三纲五常之类的道德规范入律。
  一方面,道德的法律化,多少改变了法律凛然而不可近的威严,使百姓由畏法而敬法而守法,提升了人们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也提高了法律的权威性。另一方面,法律的道德化、法由劝善而兼止恶使遵守道德的义务与遵守法律的义务相统一,违背了法律化的道德,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就是为什么早在夏朝便出现了“不孝罪”,汉以后的刑法典中将不忠、不孝、不悌、不敬长、不睦、不义、不廉、不信等道德规范都列为法律规范,甚至成为十恶重罪。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也起了某种强制的作用,明刑弼教的价值就在于此。道德入律,改恶劝善也彰显了中华法律文化的特殊性、典型性和中华法系的价值。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在论及治国须有法的同时,又不厌其详地阐述只有良法,才能治国。然而,中国古代即使是良法也旨在维护上下尊卑不平等的法定权利,即使是良法也是“生于君”,而非“生于民”,如同黄宗羲所说,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以致皇帝颁发的敕、令、诏、谕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在肯定古代良法积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活断层是发生构造地震和引起相关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其中受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的活断层相对于地表出露的断层更具隐蔽性和危险性。因此,活断层破裂及其在沉积层中的扩展研
近年以来,我国在对南非进行投资时,不时发生因为遭遇环境法律上的风险而导致投资受损甚至是项目“流产”的情况。2016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对南非的投资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或将面临更多维度、更深层次的环境法律风险。故而,研究我国在南非投资的环境法律风险相关问题是迫切和必要的。梳理国内外法律及规范性文件可以发现,我国对南非投资所受的环保法律规制来源是多方面的。国内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问题日渐突出。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不同程度影响着公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态度和信任度。如何将医患关系的报道做好,成为媒体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一
地理科学作为最贴近自然和社会的学科,来源于自然反馈于社会,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特征,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专业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结合多年野外实习指导经验
针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财会人员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降低的现象,从三个主要方面剖析了原因,并提出建立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高校财会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创新高校财会人员激励机制
管治是探索政府、市场、公众等多元力量协调整合的理念与过程。在中国城市发展面临巨大转型的背景下引入、借鉴管治的思维,对促进城市规划健康发展与决策民主化都具有重要的
由于形成性评估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发展和成绩进步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故在教学评估领域的地位日渐突出,受到越来越多教
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主宰着企业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无正确管理目的、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落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
目的:研究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对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77例慢性疼痛的住院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疼痛科护理常规和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疗
无线移动通信是通信事业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仪器设备,它的运行能够推动移动通信保持健康运营的状态,因而从移动通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无线移动通信基站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