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价值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ru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报纸
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要从文化根源上确证文化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可以源源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资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中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在和平发展的首要前提、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则、共同富裕的宗旨取向、和谐共生的自然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独特禀赋和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前途是在中
期刊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范式。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自觉中彰显了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深刻发掘和剖析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既有利于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意蕴,助力民族复兴。
期刊
从精神气质和价值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中国式的,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同传统文化基本观念的契合。根深方能叶茂,固本方能培元。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特色,应当深刻认识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根;继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有效激活传统文化这一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之源;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必须促进文化自信自强,在传
期刊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种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上。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逻辑,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意境,接续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政治品格,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
期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本质予以阐发,并给出明确界定,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力诠释。文化逻辑,即马克思笔下的文明要素的生产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可被划归为三条逻辑主线,即文化线索逻辑、文明线索逻辑、意识形态线索逻辑。文化逻辑演进的前提是文化创新,即“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而文化创新的内在本质
期刊
“两个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确立”坚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两个确立”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
期刊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热点词汇。本文首先从历史维度回顾了中西现代化路径,从中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西方现代化的批判和超越之处,再从文化的维度来解读中西现代化路径差异之深层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批判和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深层文化逻辑是其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时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期刊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美好休闲生活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义。红色文化传播对休闲生活具有政治引领、文化熏陶、社会导向等价值功能。当前,红色文化传播对休闲生活的价值引领存在泛化、虚化、弱化等困境。为此,应更新传播理念,优化传播主题,关注传播受众,创新传播话语,促进美好休闲生活与红色文化传播的双向建构,不断满足人民
期刊
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思想引领和根本遵循,其提出确立、贯彻践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化。作为新发展理念的构成,坚持共享发展彰显了以马克思主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理论精髓和实践要旨,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