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奶牛场不同影响因素与奶牛跛行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奶牛体况、飞节损伤程度、后肢清洁度、年龄、胎次和泌乳时期等8个因素与跛行程度的关系,在2018年8月至11月调查了黑龙江省南部某奶牛养殖场的奶牛跛行情况,并进行跛行程度评分,同时对调查的奶牛进行体况评分、飞节损伤程度评分、后肢清洁度评分,并通过养殖场管理软件,收集泌乳牛的年龄、胎次、泌乳时期、日泌乳量和日步履数的数据,应用统计学分析8个因素与跛行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调查的奶牛养殖场奶牛跛行情况较为严重,奶牛体况、飞节损伤程度、年龄、胎次、泌乳时期与奶牛的跛行程度呈现正相关性,而奶牛日泌乳量和日步履数与奶牛跛行程度呈现负相关性,奶牛肥胖或者偏瘦都可能造成奶牛跛行程度增加,但不同后肢清洁度评分间的跛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为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联合多杀性巴氏杆菌(Pm)、产气荚膜梭菌(Cp)的免疫效果,将3种抗原与铝胶佐剂混合制成三联灭活疫苗,进行安全检验、最小免疫剂量测定及免疫持续期研究。结果表明,3批疫苗以4.0 mL/只免疫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对兔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 mL/只,免疫后14日,血清RHDV HI效价为1∶16~1∶64,攻毒后免疫兔均健活(5/5);免疫后21 d,用Pm和Cp分别攻毒,免疫兔80%以上(4/5~5/5)保护;免疫持续期可达210 d。RHDV V
机器学习是指计算机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及分析来模拟人类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近年来,机器学习在奶牛疾病预测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论文介绍了利用奶牛机体生理指标和生产数据建立奶牛疾病预测模型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筛选奶牛疾病风险因子、预测疾病和疾病分类。同时,综述了机器学习预测代谢性疾病、跛行、乳房炎、热应激和传染性疾病的进展。
犬病毒性乳头瘤(Canine viral papillomatosis)是由犬乳头瘤病毒(Canine papillomavirus,CPV)引起的一种犬传染病,主要感染犬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如口腔、唇周、生殖器及皮肤),表现为疣或“花椰菜样”的乳头状瘤,恶化时可转化为鳞状细胞癌。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病毒的基础、预防及临床研究甚少,对该病毒及所致疾病的认识不足,因此,对CPV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现有报道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检测方法以及目前预防性疫苗研发状况进行综述,为未来深入研究CPV理论基础、临床检测和疫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在卵母细胞成熟和卵丘细胞(CCs)扩增中起关键作用,其中研究确认比较早的有卵母细胞分泌的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成蛋白15(BMP15)等。而TGF-β超家族的新成员生长分化因子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GDF8),又称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最早是作为肌肉生长调控因子被认识与研究的。但近年来该因子作为旁分泌因子在卵泡壁颗粒细胞中表达,并可以在血液内检测到。新的研究证实它影响着卵泡的发育,并参与
随着我国宠物医疗的发展,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高级成像技术,对犬猫解剖结构复杂的头颈部具有重要的影像学价值。CT和MRI成像原理不同,对检测不同病变的灵敏度也不同,二者选取得当是准确高效评估疾病的前提。论文综述了CT和MRI对犬猫头颈部疾病的评估,包括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和颈部脊椎疾病,并比较了它们在诊断这些疾病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望为CT和MRI在评估头颈部疾病或在动物病理模型中测试
为探讨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FE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采用不同剂量的FEA作用于LPS刺激诱导的RAW264.7炎症反应体外模型,测定细胞内iNOS、COX-2的表达水平和AMPK、ERK、P38、JNK、c-Jun及其相应蛋白磷酸化的水平。结果表明,80μg/mL的FEA预处理LPS诱导的RAW264.74 h可显著抑制细胞内iNOS和COX-2水平,并显著提高p-AMPKα/AMPKα水平;40、80μg/mL的FEA预处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2
以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vine rumen epithelial cells,ORECs)为试验模型,旨在探究灭活枯草芽孢杆菌对ORECs绵羊β-防御素-1(sheepβ-defesin-1,SBD-1)表达的影响。首先用不同浓度的灭活枯草芽孢杆菌(107、108、109、1010、1011CFU/mL)诱导ORECs 8 h,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的方法检测OREC
为了解豫南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情况及毒株的分子变异特征,采用PCR技术,对2015年—2018年豫南地区157份疑似PCV2感染的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并对部分PCV2阳性样品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尿液检验结果解释性报告系统。方法收集2008—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患者2 899 917份、体检710 971份尿检数据,统计每个项目不同结果的频数分布建立大人群分布,再根据数据分布、项目重要性和结果异常程度,建立每个样本的健康指数和各项目的异常等级。收集糖尿病、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数据,按性别、年龄匹配同数量的健康对照组。基于AdaBo
为了解弯曲菌在肉鸡养殖场中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从广东省某肉鸡养殖场随机采集泄殖腔拭子140份,进行弯曲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共分离到75株弯曲菌,分离率为53.6%,其中结肠弯曲菌的分离率为30%,空肠弯曲菌的分离率为23.6%,结肠弯曲菌为优势弯曲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萘啶酸的耐药性最高(88.0%)。庆大霉素和红霉素作为治疗弯曲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其耐药率分别为68.0%和73.3%。75株弯曲菌对12种抗生素产生了47种耐药模式,多重耐药率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