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源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关于我们现实和未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支撑条件之一是能源需求的巨幅增长,这对于我们这个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可承受之重。所以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在设计工作中认真考虑节能问题,并把节约电能放在首位。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气节能设计;能设计;明节能设计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已经深切认识到节能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筑节能技术不断进步,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众节能的意识不断增强,节能的理念也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建筑节能实际上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它甚至比某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更为困难。因此,要想在建筑节能方面有所收获的话就要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和综合的分析、研究、实践。在此,笔者将就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原则及措施加以简要论述。
  1.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原则
  1.1适用性原则
  所谓的适用性原则就是在满足为建筑物内的良好的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为建筑设备提供必须的动力,为用电设施提供可靠的负荷容量等条件的情况下,优化供配电设计,从而促进电能的合理化运用。也就是说不能因为节能而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功能。要保证建筑物照明的照度、色度及显色指数;要满足建筑物舒适卫生的良好环境;满足各处运输通道的畅通无阻等等。
  1.2节约性原则
  所謂的节约性原则就是指在电气节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的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的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要科学合理的选用节能设备和材料,争取实现用较低的投资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使因节能而增加的投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收回。
  1.3节能性原则
  所谓节能性原则就是要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要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的功能无关的,在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约能源。如着眼于电气设备自身的电能消耗、变压器的功能损耗、传输线上的电能损耗等方面,节能设计应该把握“满足功能、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2.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2.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做到系统尽量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变配电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半径减少线路损耗。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型号、容量和台数,以适应由于季节性和工作时间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够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
  当线路上有电流流过时,由于线路上电阻的存在,势必会产生有功功率的损耗。因此,线路传输上的损耗是电能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减少此类损耗主要着眼于四个方面。第一、选用电导率较小的材料做导线。通常选用铜芯线缆,但考虑到要节约用铜,也可以改为采用新型的铜铝复合材料线缆。第二、减少配线的长度。因此在布线时尽量使线路走直线,低压线路要不走或者少走回头线,变压器要尽量接近负荷中心,减少供电距离,且低压配电的供电半径不要超过规定。第三、增大导线截面。对于比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动热稳定、保护配合、电压损失等条件下,可根据情况加大一级线缆的截面。第四、合理调剂季节性负荷。也就是要使供电线路得到充分的利用。如将空调风机、风机盘管与一般照明、电开水器等计费相同的负荷集中。
  2.2变压器的节能设计
  2.2.1变压器的损耗主要分为两部分
  a.与负载无关的空载损失。b与负载成平方比的负载损失。变压器有载时,除了固定铁损外,还存在由于电流通过一次、二次线圈的电阻损耗,即铜耗P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变压器的总损耗为与P之和。
  2.2.2变压器的效率
  变压器的效率为输出功率P2与输入功率P之比,变压器的最高效率点是由变压器固有结构的特性、空载损耗P0、短路损耗P决定的。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考虑,对于季节性变化较大的负荷,宜装设两台变压器,当负荷长时间较低时可停用1台,以保持经济运行。转贴于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3电动机节能设计
  降低电动机电能损耗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负荷特性考虑选择更为节电的电动机,其关键在于明确负荷是连续的还是断续的。若为连续负荷,要了解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否与各种负荷相匹配,如果是风机和泵等平方递减负荷特性,在轻载时打开风门和阀门,采用调速电动机在低速运行可以节约电能。断续负荷时,如果轻负荷时不能停止电动机的工作,则应考虑采用调速装置,即在额定负荷下运行时采用常用电源,使电动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而需要低速运行时,考虑采用逆变器变频装置或其他方式调速。
  3.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3.1充分利用天然光源
  照明节能工程中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内容是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建筑物中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来节约照明用电已引起广泛重视。天然光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照明节能的实施工程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制定建筑物的采光标准,确定采光方式,将采光方式,将采光和照明有机地结合起来。白天尽可能地利用天然光源,使建筑物内获得稳定的光照条件。同时,室内引入阳光,既能大大节约照明能耗,亦有助于提高室内温度,对于降低建筑能耗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采用高效节能光源
  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对灯具悬挂位置较高的场所的一般照明,宜采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或镇流高压荧光汞灯,其综合费用低、视觉质量高,同时也节约能源。除特殊情况外,不宜采用管形卤钨灯及大功率普通白炽灯,灯具悬挂位置较低的场所照明宜采用荧光灯。
  3.3根据照明部位的灯光布置形式和环境条件
  选择合适的照明控制方式房间有多列灯具时,按与侧窗平行控制;生产场所按车间、工段、工序分组控制;电化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场所,按靠近或远离讲台分组控制。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让灯具的控制方式更加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例如,人体感应或动静感应开关,智能化面板开关等新的控制方式逐步进入到我们的身边。
  4.结束语
  近年来,为了解决能源浪费问题,新一代建筑电气技术正在试图采用各种先进的控制方式对传统建筑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说建筑电气的节能在技术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的。(作者单位:南京新智劳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高晋峰.论民用建筑工程照明设计中的节能;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0(4).
  [2] 张军.关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07(6).
  [3] 齐雪艳.现代住宅电气设计节能技术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0).
  [4] 朱林根.21世纪建筑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970-985.
其他文献
本文从我国FDI的现状出发,对其给国际收支各个组成部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对我国FDI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剧增,导致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紧张,因此,城市居民对高层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住房的迫切需要,高层建筑的重要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高,在设计高层建筑时首要考虑到的就是安全问题,以及高层建筑的围护、管理、服务等问题,高层建筑随着发展历程在不断的变化,高层建筑有其自身的风格,高层建筑考虑到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消防通道问题、装修及配套设施的問题、安全疏散问题等
利乐包是瑞典利乐公司的研发产品,因其使用方便,造型新颖,印刷精美,保质期长达8个月,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等行业.利乐包使用纸铝塑复合材料,从内到外共有6层结构,基材相互
摘 要:目的:研究实现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和优化方法。方法:分析比较建筑物内部主要耗能单元的节能措施。结果实现了对BA控制系统(主要是暖通空调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网络等若干环节分级优化,从系统的各种可能结构和参数中找到最佳匹配,使整体效能最佳,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结论:确立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优化的基本出发点、优化原则及技术措施对于智能建筑节能实现具有重
下文笔者介绍了电气设备中的柴油发电机组的一些特点,就其的监控系统设计进行了解析.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现代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是实现投资建设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长期盈利能力构建的关键。针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以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指导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此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的。现就现代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与分析,以此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目前,大多数医院对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视,一些基层医院也加紧了步伐,但就现在而言,基层医院在绩效考核中还存在很多难题,只有将这些难题逐一攻破,企业才
有关人类的遗传现象与某些社会行为相关联的研究,吴军等[1]曾提出性犯罪与血型MN系统的MN型和P系统的P1型有非常显著相关,而MN型、P1型均为杂合子遗传型,从而提示血型与个体的某些社会
本文主要依据作者设计、施工经验,阐述了某单位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基本架构、功能以及施工完成后对设计理论的验证.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及产业投向自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是“先东后西”,东部地区吸引了绝大部分的外来投资。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地区差距,从1983年以来呈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