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如现实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循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一样,网络中也有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中已有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是一种新型的道德。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及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将就现阶段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谈一下现阶段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道德 中学生
正如现实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循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一样,网络中也有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中已有道德既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是一种新型的道德。
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中的已有道德的联系具体表现在:网络道德不可能是无根的道德,它的形成是以现实社会之中的已有道德为根基。网络道德建构显然必须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加以进行。
而与现实社会中已有道德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它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不同。现实社会中已有道德的基础是我们熟悉的并生活于其中的实在,它的运行主要依靠人们的是非观念和社会评价,而网络道德的基础是电子空间。这是由于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并日渐重要的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情感的另一种生存环境。它有以下特征:首先,从信息传播的方式看,具有“数码化”的特点。其次,从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看,具有“时空压缩化”的特点。再次,从取得信息的模式看,具有“互动化”和“全面化”的特点。
基于以上所述,结合实际调查,浅谈一下我对现阶段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及如何正确引导的看法。
一、网络条件下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
总的看来,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参与意识加强,但存在盲从现象;独立意识增强,但道德自律意识有待提高;道德认识过于敏感化,而理性道德经验不足;开放意识增强,但缺乏选择和辨别能力。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在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0.1%的人关注影视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5.7%的人关注卫生信息。”可见中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聊天。另外,中学生利用网络犯罪的趋势也在上升,有的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欺诈、剽窃、在网上散布有害信息、破坏公共信息、网络恐吓、网络黑客等。网络文化中不乏许多不良文化因素诱导中学生“反社会化”,从而形成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相违背的世界观、人生观、婚恋观、伦理观等,这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腐蚀作用。因此,网络对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和造就一种“理想人格”。而网络道德不能以培养“网络理想人格”为目的,它的目的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帮助和指导,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即: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自主的选择、辨别信息真伪、以及信息价值的能力,使他们能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工作;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自我约束力,还应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敢于指出不文明的网络现象。有了这种网络道德,就会使广大中学生在网上冲浪时,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使他们健康成长。
而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包括:法律教育、普遍适用的基础道德教育、网络特殊道德规范教育,其具体体现在:⑴在我国主要有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例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⑵对普遍适用的基础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在上网交流、发布信息、浏览网页等时候应遵循诚实、守信、正义,勿偷窃勿剽窃等基础道德;⑶对网络特殊道德规范教育主要包括: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智慧,注意网络语言美,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等。
三、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当前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在明确了网络道德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之后。现就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如下阐述:
1.对中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实施过程要靠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首先,设置专职部门;其次,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加强网络文明的建设,积极开展“网络文明”等社会活动,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通过正面引导开展各种网上教育活动。大众传播媒体一定要坚持正确导向作用,为广大中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网上生活方式。
2.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加大教育网络的建设工作。面对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通过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控制不良信息的源头。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中学生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的软件和监控系统。
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中学教育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许多中学教育网站提供的内容明显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开发缺乏趣味性且信息量远远不够。所以,一方面,对尚未建立教育网站的地方,我们要加快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有必要对已有教育网络进行改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访问,使之成为中学生喜爱的网站。同时,开展网络德育课,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3.研究道德教育的特点,抓住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个体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逐渐确定和完善的过程。道德认识是先导和基础;道德情感是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产生道德行为的杠杆,是个体具有更大自觉性的标志;道德行为和习惯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受教育者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根本标志。
在道德教育中,道德认识被普遍认为是道德教育的重点,而道德情感、意志因其教育的复杂性而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大多数教育者总是希望通过道德知识的灌输去获得所希望的道德品质,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更应避免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4.研究上网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中学生的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研究中学生的行为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熟悉他们的表达方式,如:许多中学生把自由、平等作为他们上网交流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也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交流氛围,而非单向的灌输,不也为教育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吗?
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地疏导。首先防患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向学生宣传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网成瘾。其次,对已患上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正。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让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其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应致力于通过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广大中学生理解、掌握、认同网络道德规范,更加理性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从而正确地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体现中学生在网络条件下的主体性,建立起一种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网络道德新局面。
參考文献:
[1] 刘守旗,《网络社会的儿童道德教育》,《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9期
[2] 肖宜,《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百度搜索网站,2004年7月8日
[3] 仇春霖,《德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7月
[4] 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5] 仇春霖,《德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7月
[6]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7] 杨连山,《天津教育》,《也谈网络德育》,2002年第1期
[8] 张志刚、刘连锋,《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的若干对策》,《教育探索》,2002年第2期
[9] 评论员文章,《教育导报》,2004年9月4日第3版
[10] 蔡伟、陆津津,《网络德育的促进功能》,《人民教育》,2002年第2期
[11] [西班牙] 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网络道德 中学生
正如现实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循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一样,网络中也有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中已有道德既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是一种新型的道德。
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中的已有道德的联系具体表现在:网络道德不可能是无根的道德,它的形成是以现实社会之中的已有道德为根基。网络道德建构显然必须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加以进行。
而与现实社会中已有道德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它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不同。现实社会中已有道德的基础是我们熟悉的并生活于其中的实在,它的运行主要依靠人们的是非观念和社会评价,而网络道德的基础是电子空间。这是由于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并日渐重要的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情感的另一种生存环境。它有以下特征:首先,从信息传播的方式看,具有“数码化”的特点。其次,从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看,具有“时空压缩化”的特点。再次,从取得信息的模式看,具有“互动化”和“全面化”的特点。
基于以上所述,结合实际调查,浅谈一下我对现阶段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及如何正确引导的看法。
一、网络条件下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
总的看来,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参与意识加强,但存在盲从现象;独立意识增强,但道德自律意识有待提高;道德认识过于敏感化,而理性道德经验不足;开放意识增强,但缺乏选择和辨别能力。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在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0.1%的人关注影视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5.7%的人关注卫生信息。”可见中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聊天。另外,中学生利用网络犯罪的趋势也在上升,有的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欺诈、剽窃、在网上散布有害信息、破坏公共信息、网络恐吓、网络黑客等。网络文化中不乏许多不良文化因素诱导中学生“反社会化”,从而形成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相违背的世界观、人生观、婚恋观、伦理观等,这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腐蚀作用。因此,网络对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和造就一种“理想人格”。而网络道德不能以培养“网络理想人格”为目的,它的目的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帮助和指导,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即: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自主的选择、辨别信息真伪、以及信息价值的能力,使他们能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工作;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自我约束力,还应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敢于指出不文明的网络现象。有了这种网络道德,就会使广大中学生在网上冲浪时,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使他们健康成长。
而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包括:法律教育、普遍适用的基础道德教育、网络特殊道德规范教育,其具体体现在:⑴在我国主要有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例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⑵对普遍适用的基础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在上网交流、发布信息、浏览网页等时候应遵循诚实、守信、正义,勿偷窃勿剽窃等基础道德;⑶对网络特殊道德规范教育主要包括: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智慧,注意网络语言美,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等。
三、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当前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在明确了网络道德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之后。现就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如下阐述:
1.对中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实施过程要靠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首先,设置专职部门;其次,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加强网络文明的建设,积极开展“网络文明”等社会活动,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通过正面引导开展各种网上教育活动。大众传播媒体一定要坚持正确导向作用,为广大中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网上生活方式。
2.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加大教育网络的建设工作。面对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通过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控制不良信息的源头。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中学生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的软件和监控系统。
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中学教育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许多中学教育网站提供的内容明显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开发缺乏趣味性且信息量远远不够。所以,一方面,对尚未建立教育网站的地方,我们要加快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有必要对已有教育网络进行改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访问,使之成为中学生喜爱的网站。同时,开展网络德育课,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3.研究道德教育的特点,抓住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个体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逐渐确定和完善的过程。道德认识是先导和基础;道德情感是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产生道德行为的杠杆,是个体具有更大自觉性的标志;道德行为和习惯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受教育者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根本标志。
在道德教育中,道德认识被普遍认为是道德教育的重点,而道德情感、意志因其教育的复杂性而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大多数教育者总是希望通过道德知识的灌输去获得所希望的道德品质,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更应避免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4.研究上网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中学生的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研究中学生的行为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熟悉他们的表达方式,如:许多中学生把自由、平等作为他们上网交流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也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交流氛围,而非单向的灌输,不也为教育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吗?
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地疏导。首先防患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向学生宣传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网成瘾。其次,对已患上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正。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让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其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应致力于通过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广大中学生理解、掌握、认同网络道德规范,更加理性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从而正确地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体现中学生在网络条件下的主体性,建立起一种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网络道德新局面。
參考文献:
[1] 刘守旗,《网络社会的儿童道德教育》,《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9期
[2] 肖宜,《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百度搜索网站,2004年7月8日
[3] 仇春霖,《德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7月
[4] 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5] 仇春霖,《德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7月
[6]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7] 杨连山,《天津教育》,《也谈网络德育》,2002年第1期
[8] 张志刚、刘连锋,《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的若干对策》,《教育探索》,2002年第2期
[9] 评论员文章,《教育导报》,2004年9月4日第3版
[10] 蔡伟、陆津津,《网络德育的促进功能》,《人民教育》,2002年第2期
[11] [西班牙] 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