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的昌艳军刚刚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对于外面的世界还有些茫然,在北京文化人组织的聚会上,她根本插不上话。谁能想到,今天的她,国内外的舞蹈专场演出不断,发行专辑,出版专著,作为国内舞蹈界的大师,昌艳军诠释了其作为“率先文化起来的中国人”在文化实践中,积淀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她不满足于在象牙之塔构建自己的“文化事业”,而是正在以自己的努力,试图将文化给予其的厚重“文化自信”传递给更多的人。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所做的所有尝试的最终目的,都是在试图将年轻人从电视机、视频网站前拉回剧场,让人们通过近距离感受真实的舞蹈之美,从文化中汲取超越我们这个浮躁年代的安宁和温暖。”
近日,记者对话昌艳军,分享一位年轻艺术家的成长历程。
记者:我们都知道,每一位舞者都是从小习舞。您是舞蹈大师,跳了多少年舞您还记得吗?
昌艳军:有三十多年了吧。舞蹈对于我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是一种戒不掉的习惯了。
记者:从一名舞者成长成为舞蹈家,再到今天的创作型舞蹈编导,您是如何在一个这样竞争激烈的行业走到今天的?
昌艳军:三个词:坚持,坚韧,坚守!舞蹈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新人层出不穷,作为一名三十多年的老舞者,除了要保持自身每天的基本训练,更多的是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抛开手和脚,用感悟和智慧去跳舞,“有血有肉”的跳出舞蹈背后更深刻的故事,做一个有经历,有魅力的舞者!
记者:很巧,2013年的时候我就去看过您的演出,是“舞艺花城”民族舞蹈精品专场,其中的《扎花女》改编的很不一样,我至今都印象深刻,那段舞蹈的创意来自于哪里?是您亲自改编的吗?
昌艳军:是的,那是我最初尝试在中国传统民族舞的基础上,加入西方现代舞的元素和技巧,挖掘民族舞更多的可能。《扎花女》这个题材就来自湘西,所以当我们前往湘西采风的时候,面对着湘西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等很多方面,都会给我创作的冲动和灵感。原本《扎花女》是一个极富特色的小舞蹈,因为湘西扎染工艺流程中的劳作很有可舞性。但艺术的直觉告诉我,如果仅仅只将它创作成小舞蹈,虽然优美漂亮,但只停留在悦目的艺术层次上,还不够,它应该有更深层一点的,撼人心灵的东西。于是,为了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我们就真的在苗族自治区生活了一段时间,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看扎染,听苗歌,学跳苗族舞,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当你对这个民族、这种生活真的产生感情的时候,你的创作才有憾人心灵的力量,才能摆脱隔靴搔痒的尴尬。
记者:您的这次专场表演真的给舞蹈界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很多舞者都将您喻为中国现代民族舞的拓荒者。加入西方现代舞的元素对中国民族舞进行改编成了您的标签。对于这一点,您会介意吗?
昌艳军:完全不会,只要能够为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烙印,将中国的民族舞传递给更多的人,做什么我都愿意。不过我要澄清一点,我的改编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传递、为了迎合而加入西方现代舞的元素,而是结合具体所处的环境、接触到的演员对于作品的再创作。可能同样一个作品,你每次看起来的形式上大体一样,但实际上中间是有非常多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一种又固定又即兴又有新灵感挥发的这样一个创作过程,是比较灵活,比较灵动的一种感觉,跟现代都市人的那种生活方式的感觉是比较贴切的,我想很多年轻人应该会比较喜欢这样的作品。
记者:您算是借着那次的表演成功转型为创作型舞者了吧?在生活上与原本单纯做舞者有什么变化?
昌艳军:其实变化也不是很大,很多时候是自己边跳边改编,大部分时间还是耗在练功房里。不过在舞台上表演时就会更紧张一些,心态上也会有些变化。比如以前,大家都说我的舞跳得好,其实那只是说我跳舞的技术很好,但是现在我会更多从内心的情感以及思想的深处对舞蹈有全新的理解,跳出“纯粹的手舞足蹈”的范畴,把我对舞蹈、对角色的感情融入进去。
记者:很多舞者转型为创作型舞者后会慢慢淡出舞台,您会有这方面打算吗?
昌艳军:我没想过。就像很多人说我是中国现代民族舞蹈家的代表,其实我从来没有给自己的舞蹈风格限定一个具象的标签,也没有想过给自己的舞蹈人生加上一个年限。我享受舞蹈带来的精神世界的富足和肉体的苦痛。就如同生活的惯性,跳舞已然成为我生命里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真的跳不动了,我想,舞蹈仍会是我生活的全部!
结语:
深入对话昌艳军,她天赋的舞蹈感觉自不必说,她浪漫的现实主义自不必说。而她对于梦想的态度,对于人生的豁达坦荡却是让人激动不已。我几乎是同时和她说出这么一句:既然生和死这生命的两端都是上天定好的,那就要好好享受过程,莫问前路荆棘,莫言红尘坎坷。因为这个共鸣,让我更加欣赏昌艳军。也正因为这种超然和坦荡,让她生命中的一切选择、尝试与成就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自然。谈到舞蹈、创作、收获等很多方面,她都有自己的思考,字字珠玑、精彩毕现。我想,只有这样一位认真生活、感悟生命的舞者,才会带给我们温暖、安宁的力量。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所做的所有尝试的最终目的,都是在试图将年轻人从电视机、视频网站前拉回剧场,让人们通过近距离感受真实的舞蹈之美,从文化中汲取超越我们这个浮躁年代的安宁和温暖。”
近日,记者对话昌艳军,分享一位年轻艺术家的成长历程。
记者:我们都知道,每一位舞者都是从小习舞。您是舞蹈大师,跳了多少年舞您还记得吗?
昌艳军:有三十多年了吧。舞蹈对于我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是一种戒不掉的习惯了。
记者:从一名舞者成长成为舞蹈家,再到今天的创作型舞蹈编导,您是如何在一个这样竞争激烈的行业走到今天的?
昌艳军:三个词:坚持,坚韧,坚守!舞蹈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新人层出不穷,作为一名三十多年的老舞者,除了要保持自身每天的基本训练,更多的是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抛开手和脚,用感悟和智慧去跳舞,“有血有肉”的跳出舞蹈背后更深刻的故事,做一个有经历,有魅力的舞者!
记者:很巧,2013年的时候我就去看过您的演出,是“舞艺花城”民族舞蹈精品专场,其中的《扎花女》改编的很不一样,我至今都印象深刻,那段舞蹈的创意来自于哪里?是您亲自改编的吗?
昌艳军:是的,那是我最初尝试在中国传统民族舞的基础上,加入西方现代舞的元素和技巧,挖掘民族舞更多的可能。《扎花女》这个题材就来自湘西,所以当我们前往湘西采风的时候,面对着湘西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等很多方面,都会给我创作的冲动和灵感。原本《扎花女》是一个极富特色的小舞蹈,因为湘西扎染工艺流程中的劳作很有可舞性。但艺术的直觉告诉我,如果仅仅只将它创作成小舞蹈,虽然优美漂亮,但只停留在悦目的艺术层次上,还不够,它应该有更深层一点的,撼人心灵的东西。于是,为了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我们就真的在苗族自治区生活了一段时间,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看扎染,听苗歌,学跳苗族舞,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当你对这个民族、这种生活真的产生感情的时候,你的创作才有憾人心灵的力量,才能摆脱隔靴搔痒的尴尬。
记者:您的这次专场表演真的给舞蹈界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很多舞者都将您喻为中国现代民族舞的拓荒者。加入西方现代舞的元素对中国民族舞进行改编成了您的标签。对于这一点,您会介意吗?
昌艳军:完全不会,只要能够为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烙印,将中国的民族舞传递给更多的人,做什么我都愿意。不过我要澄清一点,我的改编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传递、为了迎合而加入西方现代舞的元素,而是结合具体所处的环境、接触到的演员对于作品的再创作。可能同样一个作品,你每次看起来的形式上大体一样,但实际上中间是有非常多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一种又固定又即兴又有新灵感挥发的这样一个创作过程,是比较灵活,比较灵动的一种感觉,跟现代都市人的那种生活方式的感觉是比较贴切的,我想很多年轻人应该会比较喜欢这样的作品。
记者:您算是借着那次的表演成功转型为创作型舞者了吧?在生活上与原本单纯做舞者有什么变化?
昌艳军:其实变化也不是很大,很多时候是自己边跳边改编,大部分时间还是耗在练功房里。不过在舞台上表演时就会更紧张一些,心态上也会有些变化。比如以前,大家都说我的舞跳得好,其实那只是说我跳舞的技术很好,但是现在我会更多从内心的情感以及思想的深处对舞蹈有全新的理解,跳出“纯粹的手舞足蹈”的范畴,把我对舞蹈、对角色的感情融入进去。
记者:很多舞者转型为创作型舞者后会慢慢淡出舞台,您会有这方面打算吗?
昌艳军:我没想过。就像很多人说我是中国现代民族舞蹈家的代表,其实我从来没有给自己的舞蹈风格限定一个具象的标签,也没有想过给自己的舞蹈人生加上一个年限。我享受舞蹈带来的精神世界的富足和肉体的苦痛。就如同生活的惯性,跳舞已然成为我生命里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真的跳不动了,我想,舞蹈仍会是我生活的全部!
结语:
深入对话昌艳军,她天赋的舞蹈感觉自不必说,她浪漫的现实主义自不必说。而她对于梦想的态度,对于人生的豁达坦荡却是让人激动不已。我几乎是同时和她说出这么一句:既然生和死这生命的两端都是上天定好的,那就要好好享受过程,莫问前路荆棘,莫言红尘坎坷。因为这个共鸣,让我更加欣赏昌艳军。也正因为这种超然和坦荡,让她生命中的一切选择、尝试与成就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自然。谈到舞蹈、创作、收获等很多方面,她都有自己的思考,字字珠玑、精彩毕现。我想,只有这样一位认真生活、感悟生命的舞者,才会带给我们温暖、安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