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设计常见问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u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设计对于教学有效和成功无疑十分重要。策略与设计的背后是教学目标,优质的教学策略与设计可顺利充分地完成教学目标。按听、说、读、写或者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划分的话,英语课堂教学有多种策略和设计。大的策略与设计运用得当与否,肯定影响教学的成败。另一方面,中小层面的策略设计,包括微策略微设计,也会影响甚至左右大局,因为,有时候 “ 细节决定成败 ”。
  关键词:教学策略;问题实例 英语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教学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什么是教学策略呢?狭义讲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运用某些谋略的技巧或艺术,主要表现于教师策划、组织教学活动以及教师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活动中。
  广义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而制定的教学活动的总体计划或方案,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师生行为的基本程序等。前者(狭义)对教师课堂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后者(广义)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要求教师在认识教学过程机理的基础上,从活动整体出发筹划策略。后者的主要代表:“认知发展策略(皮亚杰)”“信息加工策略”“掌握学习策略(布鲁姆)”
  二、教学策略的运用
  1.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北京等地课改方案,为体现“以学生为本”,课标和方案都提出 “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出发”。英语课标在培养目标、语言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多方面,都体现开放性、层次性,提出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面向全体、尊重个体”等口号。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接下来将分析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正方法.
  听力训练
  案例1: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老师听到了学生未学到的生词,老师不考虑该单词是否影响学生的理解,突然按下暂停键,对此单词进行解释。如此做法干扰了学生的听的注意力,破坏了听力的整体性。建议听前或听后进行处理。
  案例2:老师担心学生无法听懂快速的语音,在学生听第一遍时采用了播放一句暂停一句的方式,希望能降低听力难度。此做法不但不能降低难度,反而破坏了听力材料的完整性,割裂了文章上下文的联系,向学生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要求每个句子都听懂。针对语速太快的实际,建议先完整听完两遍,然后再采取分句听的方式,注意在听前做好对学生听力技巧的指导——即听整体,听关键词(时间、人名、地点、动词或形容词等),无需每个单词都听懂,缓解学生听的压力。
  语言操练技巧
  案例:老师要求学生口头展示自己缩编对话。老师站到展示学生旁边,眼睛注视着他们,欣赏着他们的对话。其它学生部分在听,部分在想其他事情。这是他们两的对话,和我无关。对话结束,老师说:“Excellent!”,并带领学生鼓掌。然后是另外一组学生展示,然后…。建议老师在学生展示对话前,布置学生认真听,在展示结束后,老师根据对话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来回答;另外,老师切忌站到展示对话学生的旁边,或者眼神完全放到他们的身上,造成其他学生被忽略的感受。同时,根据学生展示对话所提出的问题,也让学生认真聆听对话而非做其他事情。同时,老师不可让超过三组学生进行口头展示,让其它学生失去了操练的机会和时间。
  步骤环节的合理安排
  案例1:导入到新课后,老师匆匆结束巩固操练阶段,直接过渡到交际运用阶段。这样导致了铺垫不足,拔苗助长。学生在输出环节中出现冷场或者搞错误率的情况。建议由浅入深,打好基础,逐步提高。
  案例2:操练巩固阶段过长,迟迟甚至始终不转入交际 性运用阶段,常见的有将复述定为课文教学的最高 要求。如:“问路、指路”
  结果:知识掌握很好,甚至滚瓜烂熟,但离开课文,在新的语境里(包括模拟和真实交际情景),仍不能有效使用语言功能。建议:理解和贯彻课标要求:“ 注意将文本学习内容和語言交际功能相结合”,突出“学用结合”。
  4.课外作业
  案例:教学内容为四季,当天教了 “Summer” ,最后布置课外作业:“Talk about 4 Seasons”。质疑:作业范围超过教学内容,且要求不明确,如字数多少?可以参考(抄)课文内容吗?…性质:教学内容和要求暴露出随意性,超前,不合理。以后教师讲评也难。
  建议:提高对课外作业性质和功能的认识,重视设计,把它作为教学内容要求的有机组成部分看待,认真设计要求。
  5.小组活动(合作学习)
  案例:(1)课文教学,要求复述,先小组准备,接着点2组学生, 依次轮流复述。(2)健康饮食讨论,话题为 “What did you have yesterday?”分组准备后, 抽几组,学生轮流汇报。效果:小组活动,坐在一起,实际上各管各。分析:(1)并非什么项目都要用小组形式进行,否则会“合而不作”,流于形式。(2)小组活动要体现 “不可替代性 ”,发挥优越性。建议:上面的 (1)可删;(2)可改为小组交流,推代表汇报,或归纳、对比。
  6.提问的窍门
  案例1:提问练习,教师先点人,后出问题。效果:被点到的如果基础好,问题不大,反之可能很紧 张,对薄弱学生不利;其次,也不利于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议:显然,非特殊需要,一般宜先提问,让学生主动 举手更好,促使人人积极思考、踊跃投入。
  案例2:提问后,教师走到学生跟前,凑近耳旁,倾听回答   分析:与回答问题的学生距离拉近了,但疏远了其他学生。建议:除特殊情况外,还是保持一定距离为妥(立足个体、面向全体)
  7.工作语言
  案例:把教学项目名称和指令等工作语言打在多媒体或投影的屏幕上;话语 ,不必要的重复;口禅,常见的有 “ OK, now ” 等 影响:会分散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利于教学节奏的明快性。
  8.英語释义的适切性
  案例1:教师用英语讲解新单词: Here,‘obvious’means ‘apparent’.效果:学生听不懂,目的没达,反加重了负担。问题和对策:原则上不宜以生词来解释生词(何况‘apparent’本身是更难的、分级词汇表中级别较高的词,更加不妥)。
  案例2释义简单化处理:“state 作动词,同义词是 say” 分析:不严密。
  9.时间分配(预设和应变)
  案例1:时间紧,完不成。 遇上公开课,更着急、更紧张
  案例2:或是时间多余,看着手表等铃响, 更急人!
  原因:各异,主客观两方面都可能有,有时也无法预计或避免。
  对策:治本之举:积累经验,提高控课水平(非一日之功)。治标之举:做好预设。可用 “K + 5”的公式,大致划分教学时间,准备相应的内容模块。K指原定的课时分钟数,+ 5则是一旦时间有多,可以临时拉上来填补的约5分钟内容。K 又可再分解为X+ 5 两部分,X为必须完成, + 5是来不及完成,可以删去的。假定课长40分,备课内容应该设定为35 + 5(+ 5)。
  10.教学民主
  案例 1:屏幕上打出重点句型 It is +adj. +to do/to be…,并举数例,有一例为:Easter is in spring. It is nice to celebrate Easter by giving each other chocolate eggs. (书上句子) 然后让学生操练。有一男生说: It is nice to give each other chocolate eggs. 教师说,“书上不是这样的!”于是男生无言,坐下了。分析:教师自己样句不典型,不妥当,而学生回答完全正确,而且有创意。
  案例 2:主题是Jobs
  T: Would you like to be …? Why?(操练了几句后,教师满怀希望地问:)T: Would you like to be a dustman?(没人应)
  T: Nobody?(教师正很失望,一男孩举手)
  S: I would like to be a dustman.(师喜出望外)
  T: Good! He would like to be a dustman! because he wants to make the city clean and beautiful.”分析:包办代替,不民主,不热情,应变也不好。其实完全可以先问问学生的想法和理由。
  11.多媒体、投影、录音机等应用中的细节
  字体小,看不清,伤视力;选色不妥,对比不明显(深底浓字,或浅底淡字,如:兰底绿字、棕底兰字;黄底白字、白底淡黄淡红等);
  随文字而出的效果声,经放大,“咔嚓…”;文字色彩随意,如生词句型等要点不加红,其他反倒加红;为求美观, 采用美术字, 效果适得其反(如:叠影式)。
  适度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气氛、优化氛围。太响,化愉悦为干扰、变高雅为难堪;长尾,已经转到下一环节,音乐还在放;选声乐而不是器乐,容易干扰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而照片的选择也必须要使用清晰的图片,注意人物或动物等动漫形象在屏幕上始终闪烁或跳跃不停,分散学生注意力。
  部分老师为了多媒体的效果,将所有的窗帘拉上,所有的灯关掉,结果学生看不清书本、笔记,搞得昏昏欲睡。至少留一块窗帘别拉上(靠后墙);至少留后排的灯光。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运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独特的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学的关键用一句话总结为:得法在课堂、得益在课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
  [3] 杨心德.《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心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4] 娄底师专学报.《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建设论》;2004
其他文献
期刊
这个题目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众所周知,关于宫颈癌的筛查到目前为止已有定论,这里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宫颈癌的筛查是癌症筛查中的一个典范,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癌症是可以预
期刊
摘要:受到西方影响的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体系西化特征已成学界共识。具体表现有:教育理念上的“欧洲文化中心论”、课程体系上的“全盘西化”和教学实践中的“工业化流水作业”。文中提出的对策是转变音乐教育观念,解构欧洲音乐中心论,树立“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观”,重构具有“母语基础-世界视野-文化精神”三维特点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母语传统;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3.71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013.9]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后,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中的体育教学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对从事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者来说,责任更为重大。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如何上好小学生体育课成了一个关键。目前多数少年儿童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造成的心理脆弱和怕苦怕累的思想,又会使部分学生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笔者从事小学体育
期刊
提要:音乐能使人直接感觉到在时间中的运动和发展,但没有视觉形象。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积极主动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呢。人的思维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但从人类的思维系统看,形象思维是根本的,因为人的认识总是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所以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形象思维;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71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少先队活动课,作为加强课内外联系的一种桥梁课程,对于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其它任何一门课程都无可比拟的独特作用。作为施教者的我们,在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周三下午,两节课后,中队长邓立芳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投篮”游戏——《向空帽射击》。在这场旨在训练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且对如何在高中音乐中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进行探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培养策略,旨在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激发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高中音乐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音乐;审美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创造教育”就是“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登攀”是海南小学特有的一种“信”与“行”的文化现象。海南小学携手“创造教育”,建设“登攀”文化,其主要路径与举措有:创生“办学思想”,启建“登攀”文化;创立“校本共识”,奠基“登攀”文化;创设“给力机制”,夯实“登攀”文化;创优“教育行动”,丰厚“登攀”文化;创新“建设举措”,彰显“登攀”文化;创积“学校成果”,增亮“登攀”文化。  关键词:创造
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心.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