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打造“寿牌”大豆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onglia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广东省农业厅公布了通过评审和复审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全省共有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70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梅州市的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多达65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570家的近12%。据悉,去年一年梅州市新增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为历年最多;实现农业增加值179亿元,比增4.3%,增速居全省第一。近年来,梅州市农业发展可谓“重拳出击”,打着“长寿”牌,将生态、品牌农业不断向外推出,成为广东省品牌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等发展的领头羊。近日,梅州市又掀起一股“豆”文化热,同样是种大豆卖大豆,看看梅州市如何做足“豆”文化,亮剑生态农业。
  6月27日,“中国客家豆制品文化节”在“中国长寿之乡”——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举行。活动以“长寿之乡、最美小城、素食文化”为主题,依托长寿梅州“大文化旅游”优势,广度整合客家地区豆制品资源和平台,深度挖掘千年客家特色豆制品文化、素食文化,“接二连三”打造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全链条产业,将梅州打造成为客属地区集素食文化与保健功能于一体的豆制品餐饮文化中心。此次活动是客属地区举办的首届豆制品文化节,吸引了全国东北区、西北区、黄淮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6大区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经营主体以及梅州市本地600余家庭、在梅外籍专家参加。现场有近150种豆制品展示、品鉴、体验。借此良机,中国豆制品线上线下(华南区)商务平台启动运营,得到省级、国家级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并吸引了省内外多地企业前来洽谈“B2B+O2O”跨区域合作事宜。
  载誉千年的客家豆品
  大豆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已有5000年左右的种植历史。其营养价值丰富,是著名的“营养冠军”,有“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牛乳”等称号。就国内而言,经过长期的自然筛选与衍化,南方大豆与北方大豆的本土品种在营养成分上出现分离:北方大豆属高油大豆,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南方则因靠近低纬度地区,所产大豆含油率相对较低,蛋白含量相对较高。从该角度而言,南方大豆,更适宜于食品加工,例如酱油、腐竹、豆腐等日常食品以及蛋白粉等保健品。
  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是有名的“世界客都”。因其极好地继承了正统中原文化,被称为中原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数千年来,客家民系辗转五次,从中原地区迁徙到山灵水秀的梅州,迁徙过程历尽艰辛。此中,大豆作为主要的蛋白供应作物,它的种子被客家人视为珍宝,随身携带、一路播种,兼容并蓄形成了独特的客家豆制品文化。千余年来,客家人无论贫穷富贵,都酷爱豆制品,乃至延创“客家酿豆腐”作为北方饺子文化的延伸,更把豆腐(谐音:“都富”、“都福”)文化延伸成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升华成为家族成员团聚祈福的重要“精神食品”,客家酿豆腐、古法腐竹、酿造酱油、客家豆豉、香干等豆制品已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共同的“小时候的回忆”。时至今日,豆制品更是公认的长寿食品,这也许就是整个梅州8个县有4个县是“长寿之乡”的最好解释。
  外患内忧的大豆产业
  外患上,我国的大豆产业长期被进口大豆冲击。自2003年起,我国80-85%的大豆依赖进口,“洋大豆”长期把持我国大豆市场,挑战着我国本土大豆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振兴我国本土大豆产业已成为一项难题。
  内忧上,我国本土大豆的科研、生产、加工全链条体系都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排挤,自给率很低。单以南方大豆来讲,多以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的大豆为主,因南方多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条件限制农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机械化生产难度较大,大豆生产存在种植面积小、科技含量低、规模效益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致使南方大豆市场竞争力相对更弱,产业发展遭遇多重困难。
  就梅州本地大豆产业而言,在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上述问题。生产上,梅州现有农业经营主体4000余家,9成以上为手工作坊,小、杂、散、乱问题突出,生产能力受限。加工上,梅州本地豆制品多以古法腐竹、客家豆干、豆豉等传统工艺产品为主,多为初加工,品种开发、产品设计、品牌包装等相对简单。销售上,作为梅州农业中流砥柱的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中存在思路受限、人才紧缺、管理乏力等问题,致使自身规模不大、标准不高、品牌不响、市场不稳,难以做大做强,销售多局限于本地市场,难以对接外地大市场,而且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带动力不足。
  如何发挥华南区光、温、水自然优势开展大豆轮、间、套种?如何盘活梅州富硒长寿资源激活大豆产业?如何整合资源“接二连三”延伸大豆产业链条?如何把大豆实体经济平台与梅州客家素食文化有机融合?如何用好互联网+大平台重塑“客家豆制品”大品牌?如何把客属地区“小时候的回忆”变成豆制品商品直供体系?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靠一场文化节能够一蹴而就的。
  拓展市场 探寻出路
  为破解困境、探寻改革与发展之路,梅州市农业部门从培育与整顿经营主体入手,花费2年多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遴选、组建了梅州金柚、茶叶、慈橙、稻米、水产、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特产、花卉、蔬菜、南药、养猪12个市级农业协会,为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与广州共建全国首个跨区域涉农“协会联盟”,共吸引了市内921家企业、珠三角400多家企业和200多名专家顾问加盟,成为广东省最大的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组织。初步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六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管理体系。
  以此为抓手,梅州农业得以快速发展,仅2014年一年便取得多项“第一”:2014年农业增加值179.46亿元,比增4.3%,增速全省第一;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累计65家,占全省比例超11%,位居全省第一;新增省级名牌产品(农业类)14个,增数历年第一,累计70个,占全省近1/10;在省农业厅评选的首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市县名单中,梅州成功入选且名列第一。   市场拓展上,梅州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竭力搭建“大宗供销+超市专柜+社区直供+电子商务”四位一体、互为补充的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产销市场体系。相继开通了梅州-珠海-澳门、梅州-汕头、梅州-广州安全食品产供销一体化市场通道;在卜蜂莲花等超市全国连锁店建立梅州特色农产品专柜;并建立起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海珠、增城等区社区直供店20多个。尤为重要的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全省率先发展农电商:2014年9月28日,率先建立首期12000多平方米的区域农电商产业园,为经营主体搭建“线下展销+线上远销”为一体的农产品长效展示与流通平台;2015年1月8日,率先启动“一站购”安全餐桌连锁服务平台,打造线上下单、线下直供、个性定制、冷链配送、产销一体、全程可溯的“一站购”平台,首批启动25个服务点。
  这些组织化、品牌化、市场化基础平台的搭建为大豆产业的整顿、提升、延伸奠定了“大环境”基础。
  除了这些“外源动力”大平台的构建,大豆产业链条内部的“内功提振”同时进行,优化品种是第一道坎。自2008年起,梅州市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博士团合作,利用梅州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大豆文化,在保留种植当地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大豆课题组选育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先后在蕉岭、大埔、梅县、兴宁、五华等县(市、区)建立大豆种植基地,以“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促进了新品种的快速更替和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梅州全年种植大豆近30万亩。除了上游的“良种”工程外,中游的腐竹、豆豉、酱油、豆干等传统工艺提升工作也如火如荼进行,其中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香港有机认证中心等单位给予了全程、全链条的技术支撑。在下游,大豆产业向三产的延伸也因为梅州全市“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大文化旅游平台而提振,越来越多的豆制品不但成为了客家人的送礼佳品,也成为外地游客的“手信”(粤方言“礼物”之意)选择。随着“互联网+”软件平台的对接,以及梅州市航空、铁路等硬件的不断升级,拥有着浓郁客家文化特色的“客家豆制品”经过跨境电商平台漂洋过海,供上了海外客家乡贤的餐桌。
  全产业链铸“寿牌”大豆
  为凸显客家豆制品客家文化、长寿文化、素食文化特质,此次活动特意选在“中国长寿之乡”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千年古寺万福寺大广场启动。活动分别为中国客家豆制品研发中心、大埔县大豆协会授牌,标志着客家豆制品的研发和推广平台正式启动。随后“中国豆制品线上线下(华南区)商务平台”正式启动。中国大豆协会、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与中国客家豆制品研发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淘宝网、卜蜂莲花连锁超市与大埔县大豆协会,大埔县当地豆制品企业签署供销合作协议,为客家豆制品产、学、研、供、销搭建起长效合作平台。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客家豆制品展示与品鉴区、豆制品DIY体验区、天伦之乐亲子活动区等,让参会家庭、游客通过参观豆文化历史长廊、奇观大豆、豆腐塑形、豆画展、亲手体验石磨豆腐、手工腐竹,品尝传统豆制品等多项活动,收获多种乐趣。
  6月27日,中国客家豆制品论坛在大埔县举行。一开篇,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就用1000余张生态、山水、基地、产业等照片向来宾们直观地演绎了梅州的山水、人文、长寿、旅游、农业等信息资源,让大家对“富硒之地,长寿梅州”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的“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大豆文化”PPT汇报更让大家对裹有浓郁客家文化气息的“客家豆制品”全链条有了深入了解。论坛上,来自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五岳华夏有机认证中心的专家、学者就传统豆制品加工现状及展望、南方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及加工潜力、全养生健康与大豆饮食、有机食品与大豆产业等问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豆制品企业代表也纷纷利用此次机会,推介分享各自的优势资源。
  家住梅州市梅江区的李女士专程和家人一起报名参加此次活动。“当知道我们被抽中为15组VIP体验家庭后我和先生都很激动。我儿子从小生活在城市,对我和先生口头描述的‘童年回忆’毫无经验和情感共鸣,这次体验活动,我们一家仅仅豆画、豆制品雕刻、DIY体验就照了600余张照片,录了几十个视频,不但让我和先生重拾童趣,而且也体验了传统产业向艺术、文化延伸的魅力,对现代农业有了一个‘质’的观念转变。而且活动现场的免费wifi更让我们及时的与场外亲朋好友互动,我们转发的豆画、雕刻艺术品照片已经在微信群里被转发了几百次!”
  卜蜂莲花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宇作为签约方代表,高度评价此次活动。他说,此次活动亮点纷呈,给视觉带来最大冲击的就是主办方用不同颜色大豆粘贴的豆画和用豆干、豆腐等豆制品制作的雕刻品,不但把整个大豆产业链条的生产、加工等环节惟妙惟肖的向大家作了展示,而且还把当地的柚子、茶叶等主导农产品,以及年画、制粄、挂灯笼等客家传统文化用豆画予以演绎,让人耳目一新。除了表现形式外,卜蜂莲花对梅州的富硒长寿资源非常看中,将在未来一年内在梅州开辟第二个分店。同时,他们会积极与梅州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开展合作,将梅州更多的高端优质农副产品,通过卜蜂莲花超市,输送到珠三角乃至全国。双方已经议定在今年中秋前后,把这种展示产品、品尝美食、体验文化,以及集线上线下一体的“客家豆制品”演绎平台搬到广州,让更多的市民多角度体验客家豆制品文化。
  中国大豆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登高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在国外转基因大豆严重威胁我国大豆产业生存的背景下,梅州能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是非常难得的举动。而且整个活动有点有面、节奏紧凑、体系复合,不但借机整合资源搭建了客家豆制品产业链条“纵向”合作平台,而且还主动创新向二三产“横向”延伸,难能可贵。他希望以此为契机,梅州能“以豆为媒”,发挥富硒资源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力推长寿大品牌,加快南方大豆产业发展,为保卫发展我国大豆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也将发挥行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以及富硒长寿品牌打造等方面,全力支持和帮助梅州。同时,他呼吁更多的大豆经营主体加入大豆产业协会,共同推动我国大豆产业复兴。
  据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介绍,梅州的富硒、长寿资源是打造客家“寿牌”大豆全产业链的独特优势。为此,梅州市农业部门将着力搭建4个平台:一是培育以万福天集团为龙头的产业主体平台,整顿全市豆制品主体、提升运营水平,逐步改变当前小规模、小生产、小作坊的局面;二是促进豆制品产业向二、三产业深度和广度延伸,以延伸链条和提高全链条附加值;三是搭建与淘宝网、京东商城、卜蜂莲花、本来生活网等的市场合作平台,拓展客家豆制品的销售渠道,解决大豆企业“后顾之忧”;四是嫁接、承接全国科研院所的资源平台,以新成立的中国客家豆制品研发中心、大埔县大豆协会为核心的产品研发、工艺创新平台,为客家大豆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除此之外,刘玉涛还透露,梅州市农业部门正在发挥穂梅对口帮扶政策优势,以广州为首个试点市谋划客家豆制品以及其他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的B2B+O2O模式,以及外地游客走进梅州的“长寿体验之旅”系列活动。据悉,中国客家豆制品文化节活动将持续一个月,还将举办客家豆制品知识竞赛、厨艺大比拼、美食节等系列活动,以期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推介客家豆制品和素食文化。
  寓教于乐中,梅州“寿牌”大豆品牌已响。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在素有“中国枸杞之乡”称号的宁夏中宁县走访时发现,从这里外销全国和出口的枸杞拥有了全新的二维码追溯“身份证”,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企业,只要通过扫描枸杞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迅速获取枸杞产地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期刊
宁夏回族自治区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光照,多年来一直是国内重要优质的供港蔬菜基地,每年向香港供应广东菜心、小白菜等20多个品种的蔬菜。目前在宁夏各地分布着供港蔬菜种植合作社30多家,种植面积10万多亩,已有10家种植基地被香港特区授予“信誉市场”称号。 每年夏季都是供港蔬菜采摘的高峰季节,而采收这些蔬菜的大都是来自云南、贵州等地的打工者,他们携家带口,头顶烈日,进入一个个供港蔬菜基地,弯腰采菜
期刊
安徽省淮北市李氏皇家宝贝孕婴生活馆,从2012年初第一家门店韩村店开业,到现在仅3年的时间,在淮北地区已发展直营店十多家、加盟店40多家。  记者:是什么机缘促使你投入到母婴产品服务这项事业的?  李玉舟:与孕婴事业结缘于我家宝宝的诞生,孩子生下来就吃奶粉,初为人父母,吃的穿的用的总想给孩子选最好的和最放心的。在给孩子选购消费品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孕婴店,偶尔一次机会我参加了三元奶粉妈妈孕婴知识课
期刊
多年以来,“中国七万茶企竟敌不过一家立顿”一直被用来评价中国茶业“惨状”,“立顿”也因此一度成为许多茶企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茶业品牌与文创高峰论坛上,众多茶专家、茶人、茶企提出:就茶产业的条件和特色以及多元消费的内在需求而言,中国茶业更应走以“个性化、小产区”为特征的“小而美”道路。  中国茶叶有60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品质特点、历史文化,但随着英国“立顿”进入
期刊
市场上有些黄瓜“顶花带刺”,有些猕猴桃“又甜又大”,是否真的使用过植物激素?使用过植物激素的农产品到底安全不安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成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主任王强,针对黄瓜、香蕉、葡萄、草莓等农产品的植物激素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记者:“激素黄瓜”引起儿童性早熟,这是真的吗?  王强:这完全是一种误会,是把植物激素与动物
期刊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哈尔滨)揭牌仪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食品工业园区举行。该院是中国农科院与素有我国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合作建立的首个研究院,对全面提升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食加工发展与技术水平、推进粮食主产省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意义重大,也是中国农科院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加速推进“顶天立地”发展,实施创新工程的新举措。  木兰县委书记张国文表示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是
期刊
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幅为9.58%。虽然这一增幅仍比较可观,但与往年同期20%左右的增幅相比,明显放缓。一方面是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所致,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体量和质量都有了长足进步,同时也陷入了发展困境。在市场疲软、融资困难、负担过重等重重压力下,是升级提档华丽转身,还是被市场淘汰出局?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面临生死抉择。  
期刊
“喂,你们在哪呢?已经到了是吧?那你们先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开车过来。”  “不好意思,动物检疫局的同志今天来送检疫报告,我得过去一趟,你们先等我一会。”  说话的人叫刘秋红,今年50岁,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人,天津市宏陞元肉牛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位在肉牛养殖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女性,多年的历练让她在举手投足间有着男人般的干练。据她的外甥大伟介绍,刘秋红每天都很忙,甚至过年都是在公司和员
期刊
2015年6月20日,北京展览馆。  人头攒动的“2015北京国际茶业展”迎来了一支特殊队伍——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的梵净山茶团队队员排列有序,手举15片2米多高的贵州茶产业宣传牌进行全馆巡场,此举引来了各参展商和观众的争相追看与拍照。手举奖杯和证书带队巡馆的是一位容貌秀丽的土家族女子,是铜仁市德江县鸿泰茶业北方区销售总经理令狐昌睿。在本次茶展评比中,鸿泰公司选送的德江白茶荣获特别金奖,这也是贵州省参
期刊
北京时间7月1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两份重磅报告,即季度库存和种植面积报告。报告意外大幅下调美国陈豆和玉米库存,由此吸引投机基金大举做多。报告当日美豆玉米大涨,创2010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美豆飚升至近一年高点,玉米大涨至半年高点。小麦数据利空,但大豆、玉米走强带动小麦跟涨创半年高点。7月份后农产品市场进入天气炒作高峰期,行情振荡将更为剧烈。后期应密切关注天气对亩产和最终面积的影响。  大豆  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