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level CO2 fluxes over Beijing megacity with the eddy covariance method

来源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北京325米气象塔在47,140,和280米三层高度的5年涡动相关观测资料,研究了城市下垫面与大气间的CO2交换过程.由于北京市2011年开始实行工作日汽车尾号限行,140米高度CO2通量的年增长率由2008-2010年的7.8%降低到2010-2012年的2.3%.140米高度通量源区内植被比例最小且人口密度最大,因此140米高度的5年平均CO2通量年总量)6.41 kg C m-2 yr-1(大于47米)5.78 kg C m-2 yr-1(和280米)3.99 kg C m-2 yr-1(.在年尺度上,北京汽车总保有量和总人口是最重要的CO2通量控制因子.CO2通量随风向的变化主要与风向对应的通量源区内下垫面土地利用方式有关.三层高度的夏季CO2通量均与道路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47,140,和280米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69,0.57,和0.54(P<0.05).植被比例的下降,会导致CO2年总量上升,两者存在近似于指数的关系.城市人口密度的上升会引起CO2年总量上升.“,”Based on five years of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s at multiple levels(47,140,and 280 m)of Beijing\'s 325-m meteorological tower,the exchange process of CO2 fluxes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urban surface were investigated.As a result of the total vehicle control policy from 2011 in Beijing,the growth rate of annual total CO2 flux at 140 m is 7.8%from 2008-2010 but 2.3%from 2010-2012.With the minimum vegetation cover and largest population density,the 5-yr average annual total CO2 flux at 140 m is largest(6.41 kg C m-2 yr-1),compared with that at 47 m(5.78 kg C m-2 yr-1)and 280 m(3.99 kg C m-2 yr-1).With regards to annual total CO2 fluxes in Beijing,vehicle numbers and population a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The measured CO2 fluxes were highly dependent on land cover/use in the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The CO2 fluxes at three layers all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road fraction,with the R2 values being 0.69,0.57,and 0.54(P<0.05),respectively.The decreasing fraction of vegetation caused an increasing of the annual total CO2 flux,and there was an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e annual total CO2 fluxes were larger with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
其他文献
建立了四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土壤中Cu、Pb、Zn、Cr、Mn、Ni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6种重金属元素的特征分析谱线,同时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为:高频发生器射频功率1 300 W,等离子体气流速15 L/min,辅助气流速0.3 L/min,雾化器流量0.55 L/min,泵流速1.5 L/min,观测方式为水平观测.根据仪器参数,方法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0.25~1.00 μg/g,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选取土壤标准物
2014年夏季长江流域(YRV)发生的多次阶段性强降水事件显著地受10-20天准双周振荡所调控.代表性振荡过程与合成分析表明,准双周湿位相主要取决于对流层高层南侵的高位势涡度(PV)与低纬度向西南平流的高PV导致南亚高压形态改变而产生的YRV高空辐散.高空向南的正PV平流与低层南风输送的负PV平流在YRV上空形成正的PV平流垂直梯度,激发出等熵面位移的上升运动分量;高空的高PV同时向中低层伸展,导致等熵面坡度增大从而增强气块沿等熵面上滑的上升运动分量,由此产生更强的非绝热有关的上升运动分量.干位相情况则相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现代主义思潮切入现实政治的思想路径与四十年代平津地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建国方案在理论层面具有相似性,《好望角》作为该思潮后期代表性刊物,延续了昆南、马朗等人以现代主义重构民族文化的意图与策略,尤具典型意义,其核心人物李英豪与九叶诗人袁可嘉在理论上师出同源,这使得他们在面对何为现代与何为现实等理论问题时,逻辑相似,且建构出相近的“民主诗学”体系,而现代主义理论的高度抽象性也为其设置了相同的障碍,即无法将这一民主体系化为实践.七十年代中后期叶维廉关于“中国诗学”的持续思考,既是这两
《粤东小说林》《中外小说林》《绘图中外小说林》的编排结构相仿,具有显而易见的连贯性.三种刊物的编者均系晚清革命派黄伯耀、黄世仲,办刊旨在借助小说实现社会教化,面向中下层群体开展政治宣传.《中外小说林》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香港文艺期刊.在黄氏昆仲看来,说部翻译意义重大,中国的自著小说须“乞灵”于小说译本.以此为逻辑起点,三刊登载了大量小说译本,译者多选择归化的翻译策略,使用符合刊物目标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述形式.三刊的翻译实践,涉及“侦探”“离奇”“艳情”等多种小说类型,体现出向市井阅读趣味的贴近,以刊物所刊载的
基于1979年到2016年多种再分析资料,本文分析了El Ni?o衰减年热带北大西洋的海温异常.结果表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在此期间呈显著变暖趋势.10次El Ni?o事件的合成结果表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在El Ni?o事件峰值之后的春季达到最大值,并持续到夏季.一般而言,这种异常与三个因子有关,即El Nino,北大西洋涛动和长期趋势,能分别导致局地海温上升0.4℃,0.3℃和0.35℃.1983年和2005年的对比分析表明,尽管El Ni?o强度对春季北大西洋海温起到决定性作用,与长期趋势密切相关的前
随着留学生群体日益低龄化,小留学生们成为加拿大新移民作家关注的对象.这一独特群体受年龄和族裔双重影响,处于模糊不定的阈限阶段.孙博的长篇小说《小留学生泪洒异国》详细描写了六名就读于多伦多枫城学院的小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文中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院长陈德康绑架案聚焦受金钱诱惑走上犯罪道路的小留学生,记述了他们如何在步入迷途之后,经由悔过与宽恕实现社会规训和道德重塑,建立起新的价值认同,回归主流秩序结构之中.小说对小留学生问题的观察和反思折射出对教育背后社会经济因素的思考和批判.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汇合了文武古今诸多文化元素,形成了金庸小说特有的“文化配方”.他摒弃了旧式武侠小说中“嗜血”气,塑造了大量具有文侠气质的武侠形象,他将武功的一招一式与士大夫阶层的雅文化相融相通,运用文化的加法和乘法,使得金庸武侠拥有有增无减的文化艺术魅力.而这种写作策略背后所投射的,是金庸对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思考,同时也是他自身文武兼备的复合境界的体现.
对于污染源源项特征(数量,位置及排放强度)的快速且精确估计是污染事件应急响应的关键.与单点源估计相比,多点源的重建更具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于多点源污染事件的两步反演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大气化学模式与有限的浓度观测数据以实现对于未知数量的多点源的准确估计.在其计算过程中,无需任何未知量的先验信息,且可以自动识别污染源的数量,并确定每一个污染源的位置及强度.本文通过使用若干组理想试验验证了算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准确估计单点源,两点源和三点源的个数及位置,强度的估计误差可基本忽略.且该算
金庸武侠小说面世以来,风靡东南亚数十载,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华文文学重镇,与金庸渊源颇深,在其传播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报人身份,金庸曾与新加坡报纸合办《东南亚周刊》,连载《素心剑》(后更名《连城诀》),又在当地创办《新明 日报》,并早于《明报》连载《笑傲江湖》,是金庸唯一率先在海外连载的小说.金庸武侠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还有赖于多种媒介的改编,其中,新加坡版剧集《神雕侠侣》得到广泛认可,漫画家黄展鸣所绘漫画被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各地.金庸在新加坡产生广泛影响,究其原因,除了小说具有娱乐性和思想性之外,更因蕴含广博的
继《太阳鸟》之后,郁秀继续创作美华新移民题材小说逾十年之久,着力描写未成年即随父母赴美的华人“小留学生”的成长故事,然而,这些作品既未作为大众文学赢得市场成功,也无法作为合格的美华移民文学,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探究郁秀近年来创作无法成功的多重原因,可以进一步明辨移民题材书写的现实意义与丰富素材的“诱惑”,以及“人性论”书写的“陷阱”,从而对当代移民文学的创作及批评理念有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