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诱导骨髓移植后患者B淋巴细胞生成IgG抗破伤风类毒素抗体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fing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EB病毒在体外诱导骨髓移植后患者及正常人的B淋巴细胞,并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gG抗破伤风类毒素抗体(IgGaTT)的生成。8例正常人的B细胞均能生成IgGaTT,6例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有5例的B细胞生成IgGaTT,而在15例伴慢性GVDH的患者中只有4例的B细胞生成IgGaTT。因此在慢性GVHD组能生成IgGaTT的阳性例数明显低于无慢性GVHD组及正常组(P<0.001)。同时慢性GVHD组的平均IgGaTT产量超过总的中位数值(0.7ng/ml)的例数也明显少于无慢性GVHD组及正常人组(P<0.03)。结果说明抗原特异性免疫可以从骨髓供体转移到骨髓受体,慢性GVHD患者的B细胞在体外生成抗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有部分缺陷。

其他文献
本文对6个抗人IgE单克隆抗体及其不同组合方式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确定了将其用于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中测定血清总IgE的最适条件。发现某些单克隆抗体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活性变化很大;认为在本系统中不同单克隆抗体混合应用的效果并不比单独应用更好,因而决定采用两个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McAb分别做为固相抗体和结合物的方案。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对单克隆抗体的某些特点及用于免疫测定系统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实验表明,单核细胞对anti-μ诱导的人B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随加入的单核细胞数增多而加强,且此作用可被消炎痛所对抗。一般消炎痛浓度为1或5μg/ml时,对抗作用最强。消炎痛的对抗作用不是由于它对B细胞的直接影响。PGE1和E2对anti-μ诱导的B细胞增殖反应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在生理剂量时(10-8M),PGE1和E2的抑制作用程度相似(抑制率分别为45.
期刊
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主要障碍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供体骨髓中的T细胞是引起GVHD的主要原因,去除供体骨髓中的T细胞有可能预防或减轻GVHD。在磁性胶AcA44上直接连接抗T细胞McAb,然后与待处理的骨髓细胞孵育,当这样的细胞悬液通过磁场时,吸附在磁性胶上的T细胞被磁场滞留,其余细胞很容易被回收,用这种直接法可将骨髓中90.5%T细胞去除,非T细胞回收率达90.5%。也可在磁性胶AcA44
本文报道用吖啶染料着染Cowan I菌体和抗IgG致敏的Cowan I菌体检测SmIG+B细胞的花环法。结果表明该花环法均较DIF法敏感并优于FITC标记的Cowan I菌体花环法,因不受外源性IgG和Fc受体的影响,易区别吞噬细胞造成的假阳性。试剂制备简单、经济和稳定,是一值得推广的检测B细胞SmIgG的有效方法。
从污水中分离得到35株产气气杆菌噬菌体,根据细菌裂解谱结果选出6株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按在电镜下噬菌体形态观察,血清中和试验以及一级生长试验,热失活试验,pH稳定性试验,柠檬酸钠试验和蚀斑形态观察,可将这6株噬菌体分为三类五个血清型:第一类4株,具有长轴六角形头部和复杂尾,属于肌病毒科。血清学分属1,2和3型,血清1型和2型血清学相关度较高。第二类1株,具有等轴六角形头部和短尾,属于短尾病毒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改良法(改良IIF—第一抗体作用后洗涤,再加一次第一抗体)检测细胞内巨细胞病毒(CMV)抗原。结果表明,改良IIF检出CMV抗原的时间比IIF早,且在病毒感染量较低时,也能查到。文中讨论了改良IIF提高敏感性的可能原因是患者血清中存在着亲和力高、低两类抗体。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