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骗局何时了?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8023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妻子患糖尿病多年,因此我比较留意各种有关治疗糖尿病的信息。一日上网浏览,竟然有不少离奇的发现,有感兴趣者,只要能上网,不妨一试,相信您会有更多发现。
  
  多重身份的“糖尿病专家”
  
  用“百度”搜索tnbjk.net(即糖尿病健康),赫然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糖尿病研究治疗中心”的网页,里面介绍的两位权威专家,一位叫刘某,一位叫罗某,其中刘某是“原解放军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全国著名中医内分泌科糖尿病专家、药学院院士、中国糖尿病协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该广告宣称,刘某经过10年的刻苦攻关,终于成功研制出“胰宝降糖胶囊”系列组方。罗某是“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有一张老军人照片为证。这个中心面向全国出售“胰宝降糖胶囊”,其宣传内容为:“‘胰宝降糖胶囊’改写了国际医学界治疗糖尿病徘徊不前的历史,是世界医学界治疗糖尿病的重要里程碑……”
  笔者想查查究竟,便再用百度搜索刘某、罗某,这一下却搜索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药物医学研究院牛皮癣研究治疗中心”的网站的信息,正在向全国销售“复方克癣丸”。这里面的权威专家依旧是刘某、罗某,名字相同,照片却换了人,也都穿着军装,其中的刘某是一位中年军人,罗某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军人。而在这里,这两位糖尿病权威专家又变成了皮肤病专家,刘某是“原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专科主任,全国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药学院院士,中国皮肤病协会秘书长”等等,看来这个刘某、罗某都是“万能医学专家”,而且兼工“变脸”绝技。
  
  雷同的拙劣伎倆
  
  究竟有多少这样的造假者在发布虚假信息,笔者无法细究,但用“铺天盖地”来形容绝不为过。凡是较大的门户网站,都会链接几个热门的糖尿病中药治疗信息。甚至连标有“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活动信息征集启示”的某著名媒体,在其首页上,也能找到这样的链接……
  搜索到这里,恐怕最粗心的人也能看出门道了,也许还能得出些带有启示性的结论。这些网上销售药品的宣传中,有一些共同之处,万变不离其宗:
  1.经营地址:几乎都是在北京。
  2.机构名称:几乎都是标有“八一”军徽的解放军某某研究中心、研究院。
  3.专家学者:几乎都是解放军某某权威医院的“教授”、 “专家”。
  4.所售药品:几乎都是具有世界水平的中药新突破,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
  5.信誉证明:几乎都有什么专利证书、 “权威机构”许可,或一大堆奖章、奖杯。
  6.购买方式:几乎都可以24小时电话订购,甚至还可以货到付款,地址、银行账号一应俱全,如果找他们的“临床基地”,几乎都是“军队把守”,需要“经哨兵登记方可入内”。
  
  骗局引发的血泪教训
  
  在现实中,吃中药就能治好糖尿病的,可能根本就没有,吃坏的却不少,吃死的也不罕见。笔者就曾见过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因服用吉林的“糖乐胶囊”导致病情恶化而死亡,其子女通过消协找到销售该药的药店要求赔偿,却因举证困难而最终放弃了诉讼。还是通过消协的调解,药店才赔偿了4000元——治死了人,竟然只赔偿区区4000元!
  有关糖尿病专家指出,现阶段大量虚假广告中宣称“能彻底治愈”糖尿病的“灵丹妙药”都是骗人的,许多造假产品打着“纯中药根治糖尿病”的旗号,往往添加了西药成分,其价格却比纯西药高出许多倍。如果吃了不对症的西药,轻则影响糖尿病病情的稳定,重则危及性命。
  然而,面对这样铺天盖地般的广告和经营活动,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媒体该作何感想?为何这些虚假广告、造假贩假的行为屡禁不止呢?这绝不仅仅是深思就能解决的问题。
  (编辑/王臻)
其他文献
病例    厨师刘师傅,40岁,身高170厘米,体重85公斤。平时食欲很好,食量很大。2年前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他的空腹胰岛素为28mU/L(正常值为5~20mU/L),明显高于正常值,而空腹血糖达到了9.6mmoL/L,证明刘师傅存在胰岛素抵抗。在医生的指导下,刘师傅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并给予口服胰岛素增敏剂太罗(罗格列酮钠)4毫克,每日1次,二甲双胍500毫克,每日3次。经过一年多的
期刊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  邹大进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作用。对于存在高血压和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儿童、妊娠和哺乳妇女禁用。  使用中应注意:  ①可有轻微而短暂。的头晕,剂量相关性体位性低血压。②罕见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包括面、唇或舌肿胀)、腹泻及偏头痛。③
期刊
一些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心中会存在这样的疑问:我为什么会患上糖尿病?经过治疗后糖尿病能治好、胰岛B细胞功能(即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能恢复吗?  患上2型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体的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另一方面是身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以致体内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又称为胰岛素抵抗。但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状况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不同病
期刊
使用胰岛素泵的两个小窍门  王新捷    (1)避免导管折裂的经验:  由于导管靠近胰岛素泵的一端,是软管和拧紧柄的软硬连接,可能会随着使用者的活动产生折裂。简单的方法是从拧紧柄开始向软管缠绕透明胶带,这样,可以避免戴泵者在活动时导致软管开裂或折断。    (2)更换针头的技巧:  戴泵者将针头拔出,针孔用消毒棉棒按压片刻后,涂抹一点红霉素眼药膏(既消炎又可密闭针孔),然后用一次性纸胶布黏贴即可,
期刊
赞《糖尿病之友》  罗瑜贵    《糖尿病之友》是先锋,  国内国外互沟通。  新药新械及时报,  新老病友皆受教。    《糖尿病之友》是良师,  爱岗敬业教新知。  天天学习不生厌,  五驾马车并肩驰。    《糖尿病之友》是益友,  肝胆相照携手走。  相互交流多沟通,  共战病魔乐悠悠。    《糖尿病之友》是号角,  吹醒神州众病友。  病魔发展速度快,  积极预防不可怠。    《糖尿
期刊
人进入老年期,活动量自然而然减少,机体的代谢率降低。这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使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也随之相应地变化。及时考虑到特殊性,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对策一    调整热能供给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膳食中的热能供给应适当减少。老年人活动量减少,如果热能供应过多,容易引起肥胖,带来一系列的慢性病。据调查,人在22~39岁期间每日需要摄入的热量为:男性(体重65公斤)
期刊
《把健康送给你》是我国第一部以健康为题材的电视栏目剧。剧中人物相对固定,通过一對老年男女和一对青年男女的日常生活,展现草根人物生动有趣的生活状态,在生活趣事的铺陈中,普及健康理念和保健知识,寓教于乐。    本剧从观众收视兴趣入手,用主持人、主创人员和观众同时收看本剧的形式,不断插播主持人和主创人员观看本剧的花絮;同时有杨文英、李小鹰、洪昭光等数十位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防治的专家为演员讲解知识点的片段
期刊
“晨晨,你醒醒!”一声声焦急的呼唤中晨晨慢慢睁开了眼睛。“爸爸,我要爸爸!”  晚上,我偶然走过病房楼安全梯拐角,楼道平台处,铺着一张草席。一小堆皱巴巴的钱币摊在草席上,2元、5元、10元,还有不少钢蹦儿,一个瘦弱的中年汉子坐在草席上清点着。昏黄的楼道灯照着他乱蓬蓬的头。这不是11床女孩晨晨的父亲吗?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冲我一笑:“我没租陪护床,在这歇会儿。顺便理理平时攒的零钱。”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期刊
在《糖尿病之友》创刊5周年之际,我这个受益无穷的读者衷心祝愿她越办越好。  我是在2001年查出患2型糖尿病的,空腹血糖为12.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6.5mmol/L。经过一个阶段的药物治疗,血糖仍未达标。由于我当时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再加上医生说像我这样体重达100公斤的人,每天只能吃250克主食,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我从报纸上得知有一本叫《糖尿病之友》的雜志对病友帮
期刊
降糖不是一“降”了事  1.唐阿姨一周后业复查,血液已经基本平稳。  2.唐阿姨发现血糖平稳了,向医生咨询是否可以停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