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感受公共管理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秋,笔者随同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建设培训团一行25人,赴美国培训学习21天,实地感受美国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先进经验,收获良多。
  
  美国官员的“抠门”
  
  美国官员给我们的印象各异,有一点大家却深有同感,那就是“抠门”。
  以旧金山为例,该市政府官员在办公期间一律直接饮用自来水,而不得购买瓶装矿泉水或者桶装纯净水,否则就会被视为乱花纳税人的钱而遭到谴责。
  


  旧金山市长办公室国际商贸处的陈德立主任在介绍情况时向我们调侃说:自己曾经16次访问中国,每次看到中国政府机构会议室有年轻漂亮的姑娘端水倒茶,就羡慕不已。回到旧金山后请示市长能否学学中国,也安排几个漂亮姑娘提供类似服务。市长很“抠门”地答复说没有钱。
  培训团在拜访旧金山市政厅期间,我们没有喝到一杯茶水,没有见到一瓶矿泉水,当然更见不到端水倒茶的服务员。不少在国内习惯了热情款待外宾(包括美国官员)来访的地方政府培训学员,深感反差太大。
  联想起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几年前赴美国培训,在美国纽海文市实习当市长助理,任期结束前,该市市长想按照中国的礼仪习惯为中国助理饯行。但是政府规定市长请客的标准是:在外边用公款吃饭不得超过9美元——只够到快餐店吃一个汉堡什么的。结果呢,市长只好自掏腰包请李群到自个儿家里,吃了一顿西式晚餐。
  华盛顿州前州长骆家辉在竞选州长成功后,为了答谢那些替他助选慷慨解囊的华人朋友,专门举办了一场答谢宴会。但是做东的骆家辉只发请柬,不掏钱,所有参加宴会的朋友,一律交上一份餐费之后,方可入席。他解释说:作为州长,自己所掌握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州长无权为私事而动用1美元。
  美国官员的“抠门”不限于一时一地一人,这当然有其深层的制度原因。
  首先,从财政来源看,政府的经费,包括所有政府雇员的薪金,主要靠向当地市民征税获得。目前,美国平均110个公民养1个政府人员。给我们授课的几位老师都提到,几乎每一个有固定职业的普通美国公民1年约有5个月工作收入要全部用来纳税。
  在美国人心目中,政府仅仅是一个由纳税人供养的服务机关;因此,政府官员不但要全力为民众服务,而且每花1分钱都要给纳税人一个说法。纳税人在政府的运作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
  其次,美国政府资金的使用都有很规范的程序,各级政府对官员们花钱的限度均有严格规定,其规定甚至具体到一杯咖啡、一瓶矿泉水。给我们上课的华人教授吴量福所在的丹尼森市就规定:部长级购物审批权限为500美元,市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购物审批权为1.5万美元。无论购买何物,金额超过500美元的项目,购买部门必须挑选3个不同的有竞争力的厂家的报价。而超出1.5万美元的项目则要经市议会集体讨论批准,而且所有文件档案都将公布于众。如此严格透明的运作方式使得官员很少有机会营私舞弊。政府官员如果不“抠门”而出手大方,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切身感受应急管理
  
  “非典”、禽流感、“9·11”、飓风、海啸、矿难……接连不断的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使得“应急管理”越来越受人关注。
  在芝加哥培训期间,培训团系统地学习了解了美国政府应急管理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美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指导原则和实施情况,应急计划的制定、执行等内容。
  在被问及“一旦大的紧急状况发生时,谁来启动应急措施”时,中国学员的第一反应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比如市长、县长等。而在美国,授课老师介绍,应急管理已经实现程序化。各地方政府都有经议会批准、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书记员签字的应急计划。一旦紧急情况发生,应急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职业判断直接启动应急计划。
  美国完善的危机处理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值得全球效法。不过,即便如此,也有新奥尔良市应急管理在飓风袭击面前“马失前蹄”的案例发生。美国公共管理学会主席怀特谦虚地承认,美国在应付恐怖袭击方面的应急管理不如欧洲经验丰富,美国也在向欧洲学习。
  10月3日清晨5点多,培训团下榻的纽约城外假日酒店,被突如其来的警报惊醒。楼道播音器连续不断地通知房客通过紧急出口撤离房间。一时间,紧张不安的空气笼罩大楼。很多人睡眼惺忪、慌慌张张地跑到楼外。
  不到两分钟,两辆消防车从大楼的不同方向悄然而至,紧随其后的是一辆警车。人高马大的消防队员头戴安全帽,肩背氧气瓶、手拿镐头,全副武装,有条不紊下车与警员一起将酒店一楼大厅通向电梯入口封锁,一丝不苟,开始排查原因。数分钟之后,查清火警是由酒店7层两个房间的人抽烟(美国酒店房间通常禁止抽烟)引发烟雾报警器而引起的。紧急情况解除,消防车和警车悄然离去。
  在处理这起突发事件过程中,我们没有听到警车和消防车鸣笛的呼啸声,美国消防、警察部门的快捷反应以及沉着冷静的职业形象,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让人终生难忘。据介绍,美国专业的消防队员,一般连续工作24小时,吃住都在消防站里,然后休息36小时。消防员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职业,“9·11”世贸大楼坍塌顷刻之间就有300多名消防员同时献出生命,由于工作特殊,消防员可以比一般政府雇员提前15年,即50岁就可退休,领取退休金。
  一场虚惊,大楼前聚集的几十号人陆续回到房间,但是睡意全无。大家忽然觉悟:一堂活生生的应急管理课,有惊无险地在数分钟内不期而遇。它不仅给我们带来美国应急管理的真实体验,也引发了对如何提高国内应急管理水平的深度讨论与思考。
  
  大学造就“硅谷”
  
  10月10日,培训团考察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及硅谷著名企业Google 、Intel公司,探寻教育以及相关管理推动科技经济发展的奥秘。
  斯坦福影响并造就了硅谷,这在世界早有定论。被称为“硅谷之父”的特尔曼从小在斯坦福校园长大,曾经担任斯坦福电子工程系主任。他为自己的两个学生出谋划策在一间车库中创办了惠普公司(如今已被认定为硅谷的诞生地)。1951年,在他的推动下,当时的校长华莱士决定划出655英亩校园土地建立斯坦福研究园区,这一园区便成了硅谷发展的早期雏形。
  “教师鼓动学生创业,学校支持师生创业”,伴随着这样的教育管理理念一路前行,斯坦福大学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硅谷创业人才的摇篮。据粗略估计,在过去的50年中,硅谷之中由斯坦福的教师、学生和毕业生创办的公司达1200多家,目前50%以上的硅谷产品来自斯坦福校友开办的公司。如果算上惠普公司的收入,1988年和1996年斯坦福创业企业的收入占到硅谷总收入的60%。
  除了惠普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微软公司CEO斯蒂夫·鲍默、思科公司主席约翰·蒙格利奇、耐克公司主席兼CEO菲利甫·耐特都毕业于斯坦福。驰名世界的苹果公司,也是由两位年轻的斯坦福大学毕业生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创办的。Yahoo的创始人杨致远和大卫·费罗是斯坦福大学电机系博士生,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也是斯坦福计算机系的博士生。
  斯坦福对硅谷的贡献,追根穷源,源于管理。当然,硅谷的崛起同样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有效管理。这里面的奥妙吸引着世界各地各界人士不断深入探寻。
  
  “重拳出击”保护环境
  
  在美国,最吸引大家的还有那里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纯净的水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跑,随处可见茂密的灌木丛林,漫漫草地以及原始的湖泊。在宾馆附近,校园深处,树上地下小动物们旁若无人地跳来跑去。在旧金山十七英里海滩,学员们还看到野生小鹿在高尔夫球场悠然走动,高尔夫球手经常为了不惊动它们而不得不中止击球。
  如此优良的生态环境,当然与环保管理措施得力密切相关。在美国,对于损害环境者,处罚力度之大令人咂舌。10月8日,培训团在美培训期间获知,美国电力公司因为没有按照《洁净空气法》的要求安装污染控制设备,致使其排放物形成酸雨,被告上法庭,最后与美国司法部门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接受46亿美元罚金。据说这是美国政府在环境问题上作出的最为严厉的处罚。在此之前的1989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曾因污染环境被处罚35亿美元。如此天价罚款,足以震慑任何损害环境的企业和个人。
  长期以来,中国的很多地方,因为过于关注经济增长,决策过程出现短期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等急剧恶化。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表示要“建设生态文明”。从中不难体会,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借鉴吸收美国生态环境管理经验,变得更加必要和可行。
  
  自由民主的限度
  
  美国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自由社会。在斯坦福大学参观考察时,我们听到,小布什在竞选总统前、就任总统后,曾经有三度计划到这所名校发表演讲,但是每一次都遭到该校师生的拦阻反对而不能如愿,成为这所不设校门和围墙的大学演绎美国式自由民主的美谈。
  在此前的培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美国是一个法治社会,联邦、州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没有上下行政关系,完全依靠法律关系维持正常秩序。在这样的框架下,地方政府包括大学的行政长官,对总统、州长等的到访置之不理,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如此,我们也发现,美国的自由民主远没有想象的多。美国各种法律、法令对百姓的各种行为都有严格规定。比如,在吴量福教授所在城市丹尼森市,法律规定:公共场所严禁饮酒,市民在马路上、公园里和所有公共机构里喝酒就算是违法,即便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开了盖的啤酒瓶子,也属于非法行为。未成年人不许抽烟,周日晚上10点以后,年龄不满17岁的青少年不许独自在大街上出现。
  


  授课老师们数次提示,美国各级政府的行政官员,在具体工作中,更是不能掺杂任何政治倾向和个人意志,只能完全听从上司的指挥,纪律严明,很有些像军队的长官负责制。相比起来,中国在众多方面反而要比美国自由民主很多。
  
  成熟的商业运营管理
  
  美国是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竞争激烈,不免给人一种全社会“金钱至上”的感觉。但是,培训团所到之处,不论是纽约繁华地段,还是其他城市,处处能够感受到美国人民乐于助人的“非金钱文化”。
  美国的商业广告管理规范。首都华盛顿大街上甚至不允许出现商业广告,市容市貌整洁优美,很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
  培训团到美国第二大啤酒企业Miller啤酒厂参观,发现那里来访者络绎不绝。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分批接待,带领大家观看企业历史及文化的介绍片,然后参观各个车间以及早期储存啤酒的地窖,最后就是免费品尝啤酒。在品尝啤酒时,游客可以随意填写印有Miller啤酒厂介绍的明信片寄往任何国家。公司将这种宣传企业文化、推广企业品牌的做法纳入到整个现代管理战略之中。
  在美国,商业巨头比比皆是,但是其国内的就业却主要靠员工数量只有1-5人的小企业,这些企业解决了全国75%的人口就业。因此,一些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门十分注重小工商业的培育,不断加强职工队伍的培训,以便于小企业能顺利雇到具有业务开拓能力的职工,最终帮助企业走向成功。小企业因为对拉动地区经济作用不明显,而往往容易被管理当局忽视,但是它对解决就业、社会稳定等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大企业,更何况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一步步发展成长起来的。美国政府管理者重视“小企业”现象引起了部分来自地方政府的学员的极大兴趣。
  美国政府的科学行政、依法行政等现代公共管理经验,制度化廉政、以民为本的执政方式,成熟的商业运营管理模式,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均有值得我国各级政府认真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是学员们也看到,美国并非什么都好。政府因为各自为政,各种势力对行政管理的制约而经常出现决策缓慢甚至扯皮现象;税制因为过于繁杂而导致学者与市民的抱怨;美国对外实施强权政治,国内则枪支泛滥,中产阶层日益减缩、穷人与富人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凡此种种为社会安全带来各种隐患;美国政府雇员的工资收入不能与业绩挂钩,工资水平远远不及私营企业,在吸引优秀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直接导致政府执政能力下降;美国一人一车或一家多车等造成的高能源消耗尤其不值得其他国家效法。
其他文献
近日,随着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正式获批,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市信息法律协会受原市信息委(机构改革后为市经济信
城市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需要构建一个人人积极参与的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
摘要: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生词往往是影响顺利阅读的主要障碍。很多高职学生在阅读英语时存在译读、逐字读、频频查字典等不良习惯,严重地影响着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因此,在阅读中处理好生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对捕捉关键词,忽略不重要的词及如何猜测生词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能,提高学生
184天会期、30多块活动场地、2万多场演艺活动、每天演出节目100场以上……这一组令人咋舌的数据,足以显示上海世博会另一重头戏——文化演艺活动的宏大与多元。然而在观众大
提及上海,人们往往联想到高楼耸立的大都市建筑群、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国际化的合作交流。实际上,这些只是600多平方公里的上海城区,更广袤的6000多平方公里的“大上海”,还包括
2008年,江苏省将全面实施“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组团赴美洲招聘高层次人才,举办“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对留学回国人员服务的意见,落实留学回国人员各项扶持政策,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绿色通道”;完善全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成立全省留学回国人员联谊会。  同时,继续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以引进紧缺急需的外国专家为重点,组织实施200项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
“第八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在北京举办。全国各相关政府高层官员、著名院士、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等1000多名代表前来参加。本届论坛以“空间信息
有多远走多远,这是文化、地域上的概念,也是科研上的概念。对于吴柯而言。不论是哪方面,都是如此,因为行者无疆。
候选理由:  ——作为中国男女佩剑队总教练,鲍埃尔给中国带来了快乐击剑训练理念;他与队员同甘共苦,带领他们不断夺冠。在北京奥运期间,指导自己的中國弟子打败了自己的法国同胞,夺得中国男子击剑选手第一枚奥运金牌;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得到了中国人民的一致肯定和称赞。    2008年8月12日,北京奥运会赛场杀出了一匹黑马:在男子佩剑个人赛上,赛前并不被人看好的中国小将仲满一路过关斩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外国专家在中国》一书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以纪念外国专家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该书由《国际人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