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往往都不太好,个别学生甚至在班级耍横,一言不合就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甚至拳脚相加。每每遇此情形,我总是这样来处理:
一、及时介入,保持冷静
如果当时教师正好在现场,要及时制止学生,让他们保持冷静。同时教师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着走。这时候学生正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表现为面红耳赤、呼吸急促。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的话,无异于给他们“火上浇油”。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当事学生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 ,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等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来处理此事也为时不晚。
二、多方了解,弄清原委
在处理打架事件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学生为何打架,这样才能及时对症下药。此时学生已冷静了,可以较平和地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当然也可以采取让他们写“情况说明书”的方式说明事情经过。
三、换位思考,认识错误
现在不少孩子在家里养尊处优,吃不得半点儿亏,没有宽容之心,不懂谦让。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可以让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力求让他们认识到双方所犯的错误。然后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并告诫他们吸取教训,遇事冷静对待,适当克制自己的冲动情绪,有话好说,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四、分清责任,适当惩戒
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要邀请双方家长到校沟通,共同處理孩子的过错行为。给对方造成伤害的一定要给予补偿。
另外,爱打架的学生多半是经常滋生事端的。为分散他们的这些“精力”,可以分配给他们一些任务,如搬作业本、放饮水桶、打扫卫生等。请他们多为班级、为同学做好事,使他们充沛的精力得以释放。同时也借此机会多鼓励、多表扬,对他们的行为有一个正面引导,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
当然,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学生,需要教师因人、因时、因地、因事予以灵活处理,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心服口服,逐步建立起一个班风良好的集体。
(本栏责编 再 澜)
2017年第4期讨论的话题是:课堂提问往往体现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您如何看待这些因素,又该如何去提问?
截稿时间:2017年2月10日
来稿要求:1.文章立意新颖、观点鲜明、语句通顺,篇幅以1000字左右为宜。2.请在文稿标题下方写清作者的工作单位、姓名、邮编及联系电话。3.来稿尽量用电子邮件发送,也可使用打印稿。
投稿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河南教育》编辑部 刘 波(450004)
投稿邮箱:lbxw666@163.com,也可登录树人网(www.shuren100.com)在线投稿
联系电话:0371-66365831 13838078922
欢迎各位老师参与话题讨论,欢迎提供讨论话题。
一、及时介入,保持冷静
如果当时教师正好在现场,要及时制止学生,让他们保持冷静。同时教师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着走。这时候学生正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表现为面红耳赤、呼吸急促。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的话,无异于给他们“火上浇油”。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当事学生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 ,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等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来处理此事也为时不晚。
二、多方了解,弄清原委
在处理打架事件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学生为何打架,这样才能及时对症下药。此时学生已冷静了,可以较平和地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当然也可以采取让他们写“情况说明书”的方式说明事情经过。
三、换位思考,认识错误
现在不少孩子在家里养尊处优,吃不得半点儿亏,没有宽容之心,不懂谦让。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可以让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力求让他们认识到双方所犯的错误。然后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并告诫他们吸取教训,遇事冷静对待,适当克制自己的冲动情绪,有话好说,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四、分清责任,适当惩戒
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要邀请双方家长到校沟通,共同處理孩子的过错行为。给对方造成伤害的一定要给予补偿。
另外,爱打架的学生多半是经常滋生事端的。为分散他们的这些“精力”,可以分配给他们一些任务,如搬作业本、放饮水桶、打扫卫生等。请他们多为班级、为同学做好事,使他们充沛的精力得以释放。同时也借此机会多鼓励、多表扬,对他们的行为有一个正面引导,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
当然,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学生,需要教师因人、因时、因地、因事予以灵活处理,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心服口服,逐步建立起一个班风良好的集体。
(本栏责编 再 澜)
2017年第4期讨论的话题是:课堂提问往往体现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您如何看待这些因素,又该如何去提问?
截稿时间:2017年2月10日
来稿要求:1.文章立意新颖、观点鲜明、语句通顺,篇幅以1000字左右为宜。2.请在文稿标题下方写清作者的工作单位、姓名、邮编及联系电话。3.来稿尽量用电子邮件发送,也可使用打印稿。
投稿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河南教育》编辑部 刘 波(450004)
投稿邮箱:lbxw666@163.com,也可登录树人网(www.shuren100.com)在线投稿
联系电话:0371-66365831 13838078922
欢迎各位老师参与话题讨论,欢迎提供讨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