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铁路线土地复垦技术方法及流程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基于逼着多年从事铁路用地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铁路工程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技术流程为研究对象,论文以某新建铁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了铁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多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铁路工程 临时用地 复垦 环境效应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06-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得以全面发展。从蒸汽机车到现在的电气化高速铁路,中国的铁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铁路临时工程对生态、土地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等问题,恢复土地原有生态功能的重要性也就突显出来。据估算,目前我国因建设工程等各种人为因素破坏的土地约1333万hm2左右,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其中仅铁路临时工程破坏的土地面积就达约8.5万hm2。随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和铁路首份土地复垦方案通过评审,中国铁路建设工程土地复垦掀开了序幕。然而,由于铁路工程土地复垦刚刚起步,尚无经验可循,这使得复垦方案常常不能因地制宜地与区域地理条件相结合,复垦措施往往达不到土地复垦预期效果。
  1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综述
  1.1 铁路建设工程产生的环境效应
  铁路建设工程对沿线环境将产生较大影响,其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的施工扰动都将引起沿线土壤结构、地形地貌、水文、局部气候及生物多样性等区域性生态发生变化。铁路建设工程产生的具体环境效应如图1所示。
  1.2 土地复垦的概念和复垦用途的确定原则
  土地复垦,是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而被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原有生态功能及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既属国土综合整治利用范畴,又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而随着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达在确定土地复垦目标时越强调其恢复生态环境的内容。根据中国的国情,在确定复垦后的土地用途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经济合理;(2)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可持续性发展;(3)体现生态效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4)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1.3 铁路临时工程用地土地复垦的特殊性及复垦潜力分析
  铁路建设属大型临时工程,永久占地及临时工程都将使沿线土地原有性质及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以某新建铁路线为例,全线建设工程总占地为1460.92 hm2,其中永久用地606.73 hm2,临时用地854.19 hm2,临时用地占总占地的58.4%。铁路建设中临时工程包括弃渣场、取土场、材料厂、运输便道、施工营地等,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铁路建设临时工程占地常常较永久占地更多,这也是铁路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对于不同地形地理条件,铁路建设工程土地复垦所具备的复垦潜力不尽相同,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及地形地质分析。
  2 铁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
  2.1 预防控制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
  铁路建设工程临时占地较大,如该铁路桥梁、隧道、路基、站场等主体工程工点较多,且受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的限制,临时性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应严格执行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的土地复垦原则。
  对于占用土地的选择、土石方的优化调配及取弃土场的优化等控制措施应与沿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结合地方环境特点优化占地地类及减少土石方弃量,将弃渣尽量用作地方城市城镇、交通等设施的建设用渣,减少弃渣场破坏土地的面积。取土场尽量选择植被稀疏的丘陵、山包等裸地且不得在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取土,减少工程建设对区域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2.2 工程技术方法措施及生态环境效应
  铁路建设过程中对土壤原有生态功能破坏前所应采取的工程技术保护措施及各个工艺流程体现出铁路建设过程应结合建设后期的土地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由图2可以看出,表土剥离是工程建设初期非常关键的一环,这将为后续的土地原有生态功能恢复提供良好的熟土基础保障,同时也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土质基础。
  2.2.1 表土剥离及临时挡护措施
  工程施工时,应先剥离表层熟土,清除树根及杂草根系后再进行主体工程建设。表土剥离厚度应根据当地土质实际情况,一般为0.3~0.5 m左右,对于耕地等土质较好的可达到0.5 m。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采取土袋挡护坡脚的临时防护措施。其余裸露面应撒草籽覆盖,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效应。弃渣场应根据原来土地类型进行复垦,如受堆高等地形限制宜多复垦为林业用地,弃渣场坡面采用撒草籽或植灌木复垦成林业用地。
  施工结束后及时把剥离的表层熟土回填至周围的临时用地复垦区内,或用作路基边坡和护坡网格内以及线路两侧绿化带的覆土改造。这样将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减少铁路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2.2.2 土地复垦区的排灌系统
  根据铁路现场调查,既有农田排灌工程多采用“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复垦区的排灌工程可结合弃渣场的截、排水沟系统布设复垦区内支渠及农渠,并衔接周边农渠或斗渠等农灌系统,保证弃渣场土地复垦区的排水和灌溉,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维系和改善。
  2.2.3 土地复垦区的道路系统
  可结合进场道路及周边既有农村道路,布设田间道,宽度一般为3.0~4.0 m,并与周边原有村组道路相连或相交,形成交通网络,尽量减少便道对农田的占用,从而减少铁路建设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
  2.3 生态工程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
  铁路施工建设与土地复垦应联系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达到土地复垦前后的土地开发利用及生产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形成土地复垦的规模效益和良性循环机制。同时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称为土壤物理改良。对于复垦后的土地,要采取一定量的生态工程措施,生态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恢复植被和环境优化等工程,这对区域环境也将产生积极的生态效应(如图1)。   2.3.1 水土保持措施及环境效应
  通过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剥离土壤得到有效防护,工程建设中破坏的地貌、植被得到有效治理和恢复,减少项目区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铁路建设、生态环境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2.3.2 环境优化工程设计
  铁路项目环境优化应与项目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协调,在环境优化中以绿化美化为主。工程设计应能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3.3 土地复垦时机
  根据铁路沿线不同降水量区域选择较好的复垦时机。如该铁路沿线区域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较为适宜耕种种植草木。而影响苗木成活的主要不利因素为11月~次年4月干旱少雨,该期间应加强浇水灌溉等管理工作,保证苗木成活率。保证沿线环境绿化的顺利开展。
  2.3.4 抚育管理及环境持续性效应
  土地复垦后通过加强苗木管理,采取松土、灌溉、施肥、除蘖、修枝等措施进行管护;对于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坏应采取一定的补植措施,确保植苗当年成活率,提高土地复垦的实际成效,为铁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提供良好的正态效应。
  植被恢复后能迅速固定疏松土层,大大减少降水对土壤的溅蚀和径流的冲刷作用,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基地的水土流失,是最根本的治理方法。水土保持林草的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根据当地自然状况选择合适的乡土植物种类。
  2.3.5 生态植被恢复
  科学合理的植被工艺可有效提高植物对铁路沿线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1)植被密度
  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植被恢复目的、不同植被品种的种植密度是不同的。即速生喜光植物宜稀一些,耐阴且初期生长慢的植物宜密一些;树冠宽阔、根系庞大的宜稀一些,树冠狭窄、根系紧凑的宜密一些;高海拔、高纬度、低温、土壤瘠薄地区的植被密度应大一些,在栽植技术精细、水分供应良好、管理好的地区,密度宜稀一些;水土保持林可密一些,农田防护林、用材林则宜稀一些。
  (2)植被格局
  在废弃地上普遍种植植物,无疑是一种快速恢复植被的良好方法。但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不足的情况下,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最优的植被格局应由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板块组成本底,并由周围分散的小板块及其中的小廊道所补充、连接。这样既节约了人工和经费,又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了空间。
  2.4 土地复垦的生态补偿措施
  临时占地土地复垦的生态补偿措施是在经济措施与社会措施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技术补偿为指导,为生态补偿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使得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土地复垦生态补偿得以实施。
  通过经济、社会及技术等生态补偿措施的实施将使工程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得到全面保障,使铁路沿线区域恢复原有临时占用土地的生态功能,在经济技术可行性上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性创造了条件。
  2.5 土地复垦措施成效
  通过对铁路土地复垦技术及措施的研究并结合铁路实际案例可看出,通过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采取相应的土地复垦技术方案可以基本达到土地复垦的预期目标,能较好地达到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3 结语
  本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通过土地复垦设计和相关生态效应研究并结合对铁路实际案例应用分析,铁路建设临时工程用地土复垦通过结合不同地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技术、经济可行的复垦技术措施,既满足土地复垦的具体要求,又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恢复和改善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以后的铁路建设临时工程土地复垦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案思路,推动我国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建造中国的绿色铁路交通。
  参考文献
  [1] 潘海啸.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8(S1).
  [2] 姜玉梅,郭怀成,黄凯,等.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7(6).
  [3] 朱彦东,李旭宏,吴炼,等.城市核心区火车站改造及对地域再开发的影响:以郑州火车站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10).
其他文献
自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1986年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我国金融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新型金融体系的建立,到宏观经济运行货币
高速铁路隧道病害给高铁运营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分析和总结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阐述了水害对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影响及造成的危害,分别对填方路段、挖方路段、填挖交界处、软土地基段的水害控制方法作了探析,以减少水进入路基范围内,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
通过3个BFRP(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筋混凝土简支梁和3个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配筋率下受弯性能的差异,得到了BFRP筋混凝土梁的裂
关于艺术创作与心理意识的关系问题,著名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的创造物--艺术作品--梦一般,是无意识愿望在想象中的满足",他还说:艺术作为"富于想象的创造,正如
期刊
外框柱与梁的对接焊缝是于家堡某地块钢结构中主要的现场焊接工程内容,通过对整个工程现场焊缝的检测,总结和归纳实际工程出现的焊接缺陷,及时提出合理建议,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应用一种边界元方法来研究内部压力作用下矩形板中源于椭圆孔的分支裂纹.该边界元方法由Crouch 与 Starfied 建立的常位移不连续单元和笔者最近提出的裂尖位移不连续单元构成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系到农业产业升级调整,更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农村金融市场发
长江河口地区的潮滩芦苇沼泽湿地是水体和陆地间的重要生态通道,不仅具有减少潮滩冲刷和保护临近堤防以及陆域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淡水、向河口和近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