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视域下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心声观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俄罗斯形式主义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个学派,以中欧为主要中心,属于语言学和童话理论化。其中,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汉斯立克,他认为美的事物始终是美好的,即使没有人观看它也是同样的美。他的这一观点启发了笔者,站在形式主义的角度,来对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心声观点,对其进行研究,在音乐鉴赏中的心声关系进行反思,并将心从声的制约中释放出来,从而在音乐鉴赏中获得主导地位。嵇康运用自己的观点来对音乐本质进行研究,强调《声论》中心声的音乐表现形式,心声最终都保持在自然之和。
  【关键词】 嵇康;《声无哀乐论》;形式主义;心声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91-02
  以嵇康的观点为论据展开,从《声无哀乐论》中心、声、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与此同时也用了西方的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汉斯利克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两位伟大人物:汉斯利克、嵇康。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心声在音乐艺术中作为独立性而存在的,心声最终的方向是和。汉斯利克指出人们忽视创造音乐美中人的主观为客观,并认为是美的事物始终是美好的,甚至在没有人观看它时也是这样。关于音乐之美的欣赏,主要不是在于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那些都是主观上表面的东西,他所提倡的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以及音乐的本质。并强调“探讨事物不变的客观事实,审美探讨的研究对象,首先是美的物体,而不是感受着的主体。” ①也就是说,作曲家对这首音乐作品进行改造,转化成另一种的音乐艺术时,对于欣赏者主观角度来看,这首原先作品的本质,还是一种客观存在。两位的观点都认为音乐是客观的具体存在,无论这个艺术作品有没有被二度创作,他都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一点正好符合了心与声中声的观点:声音的本质就是声音,它是客观存在的。
  一、平和之声
  声音有大自然风声,雨声,雷电声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人类通过振动发出带有节奏的歌声乐、器中筝、笛、琵琶的声音以及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让人产生不舒适的噪音。
  而嵇康在《声论》所提到的声,有自然的声音、动物牛羊的声音、婴儿的啼哭声、以及乐器中筝、笛、琵琶的声音、美丽的歌声与动听的乐器声。其中除自然的声音外,声乐与器乐的声音,其中器乐的声音,是没有歌词言语、舞蹈行为的纯器乐的声音,声乐的声音,是人声带发生震动等一系列所产生的,通常用文字为主体,其他为客体表达出来。这是嵇康以声乐与器乐的音声为切入点,从音乐的特殊性来论述心声关系的明证。
  《声无哀乐论》中声音更多的是指声音的善恶,“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即声音自然应当以好、坏的客观观点来区分,那就与哀乐没有关系。哀乐是指人受到事物触动后情感的抒发,是被情感所支配,也就和声音没有关系。也就是说给予声的形式以及独立的地位,音乐是单独的一个体系,既声与哀乐没有关联但只有善恶的区别。嵇康所提到声音以善恶为主,以及倡导最终的平和,说明不是所有声音都值得认可,主要以善为主,最终达到平和。
  其中《声论》中讲道:“声音以平和为体,而感物无常;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音乐的本体就是平和,音乐本身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声音所感染的对象人,以及所感染的对象是没有常规的,而心是受前心理所影响,被情绪所感染,情感围绕着心理,所以内心产生激荡有感而发。声音当中可以感受到,《声无哀乐论》提道:“若言平和,哀乐正等,则无所先发,故终得躁静;若有所发,则是有主于内,不为平和也。”这个观点是说倾听者的主观心境决定着自己听完声音后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心境平和的人只能听到音乐中的急躁和平静;而听出悲哀与欢乐的人则是由于他们心境不平和而造成的。音乐作为美的主体,自己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的,只有好坏之分,听出音乐中的快和慢,音乐本体的内容,其他情感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心里没有平静。所谓平和之声,讲究声音自身就是本体,是不变的,与哀乐没有联系,从声音的起源至《声论》中声音的善恶,急躁与平静,最后都终于到平和。
  音樂自身是很单调的,没有丰富的情感,然而出现的很多种不同的音乐,是在听者心情不平和的情况中,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情感,从而导致音乐影响到了人的情绪。声音的本质是平和的,给听者引入平和的内心,但由于外界环境,等一系列干扰,使得内心环境丰富,听到的声音,也随着情感跟着改变,这让音乐本体,缺失了它自身的平和。声音的本体也是非常重要,首先本体的音质一定是平和的,这样才能让听者感受到音乐内在的美,音乐的好与坏的观点,最终都会归于平和。
  在嵇康的观点看来,心声的关系是先有声后有心,不同的声音就会产生不同的心境,声音影响着内心,声音的平和,影响着听众的内心,所以平和之声很重要,具备平和的声音,才能给聆听的观众带来平和的内心,声音的不平和,也会影响着人内心的变化,本来内心就没有哀乐,内心是没有任何情感的,跟悲伤欢乐没有关系,是听到悲伤的音乐才会激发出悲伤的情绪,听到带有情绪的音乐,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情感,而音乐具有善恶,急促和缓慢。可以看出,嵇康主要提倡平和之声,通过听音乐来达到内心的和谐。
  二、平和之心
  早在《论语》中孔子就提出:诗歌舞乐足以传扬仁义道德,来感发人内心中仁的情感。《左传召公二十一年》中有讲述到:“故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心亿则乐。”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内心因受到了平和安宁声音的感染所感到和谐安定,从而使得内心感到快乐。儒家曾指出:聆听雅乐可以使人感到快乐,从而进化人的心性,使人的内心感到平和。人在聆听音乐时,心在衡量音乐与判断音乐好坏中具有关键作用。《乐记·乐论篇》中说:“乐由中出,故静。” ③可以看出,音乐的本质是静,内心平静才能感受到音乐的各种变化,用平和的心去体会,感受音乐。   如若在不平和的心境下欣赏音乐,往往会与作者创作的内涵截然相反,会误导人们对音乐本身的理解。每首作品作曲家创作时都是有内心情感的投入,然而演奏者对其作品进行音乐表演,演奏出来也是对作曲者思想的升华和细化。所以当观众欣赏音乐时,应该消除内心其他情绪,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强加于音乐作品上,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倾听音乐。人的内心应该是平和的,而不是悲伤,平和的心态可以养生,不平和的内心,时常郁郁寡欢对自身有着极大的伤害。平和之心,是非常重要的。音乐的本体也是具有悲伤、欢乐、急促等一系列的情感,悲伤时,听着缓慢,忧伤的音乐,可以将内心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在颁奖典礼时,播放端庄优雅的音乐时,给观众们的内心推向高潮;平和之心,它的定义一定是明确的,平和的精神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只有用平和的心态,才能体会到音乐自身的内在。
  音乐是具有平和的精神,可以使人消除杂念,让人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态。这就是嵇康也提到至和之声无所不感的道理。嵇康在《声论》中提出音乐的本质是自然之和以及声音以平和为体,也许这就是其辩论的中心。也是一种欣赏音乐的崇高境界,用平和之心来欣赏平和之乐。
  三、心声之和
  心与声的相互联系,声感染着心,什么样的声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态。但前提是必须以平和之心态去欣赏平和之声。音乐本身没有哀乐,人用悲伤的心情去听音乐,就会借音乐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悲伤的情感,如果内心平和,没有哀乐之情,那么听音乐就只有静躁的生理反应。平和之心对人有着养生的作用,对社会,更是要有着平和的心态,音乐的本质就是和,指和谐,这种和谐是来源于自然本身,嵇康认为,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和心发和气,其中和心就是作曲者保持内心平和,这种平和表现出来,也就产生了艺术作品和气。和表明了音乐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的属性,如同天地万物一般,音乐也是由天地的元气所产生,是客观存在的,声音的本质就是声音,其本身是跟情感没有关系的。嵇康提出顺天和以自然的观点。他的观点是大和的境界只能在音乐和山水中得到实现,只有当人自己抛出心中杂念,全身心投入在山水和音乐之中,聆听大自然的音乐,感受大自然独特的自然风采,人的自由与音乐艺术的高尚境界在通过这样自然的环境就可以更好的结合。若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独特的气质渲染可以使琴声与人的内心合二为一,在这审美的自由境界中使人体会到人生解脱以及人格解放的这种崇高的意境,这种意境是嵇康人格境界與艺术境界的天合,正是嵇康所追求的至和之境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是精神境界与自我完成,达到一种平和的精神境界。
  从此可以得出,嵇康倡导平和之声,平和之心影响着平和之声,心声相互协调,来达到和的统一,始终以事物的本质去分析,主客的关系,达到最终的平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声无哀乐论》的核心命题是艺术的本体。用形式主义的角度来对心与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探讨。嵇康主要倡导平和之声,声音来感染人的内心,音乐作为是客观存在的,而人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受到声音的感染所变现出来的,但是音乐不能表达作为主体人的内心情感,因为音乐本身是没有像人一样的思想及情感的;人的内心情感也影响着声音,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去聆听声音,拥有平和的心态对自身,对社会有着重大作用。平和之心与平和之声相互融合,运用二者从而来发挥音乐本体的平和。
  注释:
  ①爱德华·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③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382页。
  参考文献: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蔡仲德.音乐之道的探求: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4]修海林.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2):46-54.
  作者简介:宋泽斌,男,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短视频作为一种高效的内容传播方式,以其便捷、时效、大流量等特点迅速获得粉丝和平台的青睐,同时短视频也成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新兴途径。李子柒作为短视频文化传播中的佼佼者,凭借其优质的内容和独特风格,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和关注。对李子柒式短视频进行分析,总结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启示,进而提出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对策。  【关键词】 李子柒;短视频;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角度出发,分析《我的姐姐》的电影叙事,导演准确地将社会现实中“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姐如母”的传统道德观念以及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家庭责任的冲突展现在观众眼前,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女性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 女性主义伦理思想;《我的姐姐》;电影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
期刊
【摘要】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既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倡导正确的理念,也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新媒体以其新、快、全等独特优势迅速超越传统媒体,一跃成为信息传播的热门工具。在如今万物皆媒体的环境下,传播者要有力借助新媒体技术,萃取国学精华,研发媒介技术,让“国学”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国学;新媒体;活力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民族音乐无论是在音乐的音色音调,还是节奏旋律,都具有其独特性,体现了民族音乐特色和文化特色。本文从民族音乐的音乐特色出发,去分析这种风格背后蕴含的文化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留和加强这种文化特色和气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音乐;音乐特色;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82-02  民族
期刊
【摘要】 书法美感的产生需要审美距离,审美距离的创造意味着需要将文字进行陌生化处理。虚实的运用是文字陌生化的最佳手段。虚实的美感作用通过审美意象进行透射;它同时营造书法的审美意境,促成书法的审美心理空间。  【关键词】 虚实;书法;审美心理空间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8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科技师范
期刊
【摘要】 吴青峰词作在形式上常具有文学的美感,其词作《你心里最后一个》的遣词造句值得品赏。以俄国形式主义与新批评视角,探讨该作品的语言陌生化、客观对应物与有机整体等特性,为歌词创作分析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吴青峰;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陌生化;有机整体论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95-02  20世
期刊
【摘要】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受到了新文化潮流的显著冲击,导致这些传统音乐文化在当前复杂社会环境中可以实现较好的发展。本文先阐述了新形势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基本現状,接着探索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在当今时代环境中存在的各类困境,最后还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优化思路与策略,有利于
期刊
【摘要】 中国武侠文化在20世纪初,借助影像传播媒介迅速在中国萌生、发展,而真正使中國功夫在海外发扬光大的是在李小龙时代。彼时李小龙在美国好莱坞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片种——功夫电影,他那头乌黑的头发、小麦色的皮肤、刚健紧实的肌肉、犀利的眼神、上扬微蹙的浓眉以及灵活机动的搏击姿态,与他背后飞舞在天的黄龙总是浑然一体——这几乎是世人怀念起他时最先浮现于脑海中的永久形象。他以自己强健的体魄和精神,形成了“
期刊
【摘要】 16世纪,随着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促成了早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明人物画从中获取了一定的养分,为后世的人物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灵感和构建基础,本文以明末“西画东渐”这一文化交流现象进行论证,分析在“西画东渐”语境下晚明的人物画造型的特色与转变内因,梳理晚明人物画代表画家,以此考察其影响,以点见面,研究探讨晚明的西画东渐以及画家对西方绘画因素作出的回应。 
期刊
【摘要】 杜米埃是个坚定勇敢的民主战士,他是19世纪最具有鲜明特征的讽刺现实主义画家,他是以勇于揭露社会黑暗和制度腐败而闻名。《三等车厢》是于1862年创作的社会风俗性题材的写实作品,在这幅作品中能看到的是一个去形式化,去教条主义,有感情深度和生活广度的现实主义画家。他所处的复杂的社会,早年生活的艰辛,使其对底层平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感悟,对于人间的辛酸疾苦更是切身体会,这对之后杜米埃绘画作品中的社
期刊